什么是哲学的群众观点?

如题所述

坚持群众观点,其内涵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其价值观,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其工作态度,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 用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其工作原则和方法,就是“领导者的责任就在于通过有力的宣传、组织工作,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能不能把群众动员起来,使群众活跃起来、积极起来,并把群众科学地组织起来,投入到各项事业中去,最终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是对领导素质的综合考验。群众路线为我们党的事业、为国家的独立富强,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期的中国革命实践证明,如果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用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那么,我们的任何工作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反之则会事倍功半。当前,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而言更是如此。首先,和谐社会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而群众路线则是达成这个目标之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因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动员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去共同努力,否则,单凭小部分社会成员,是难以建成和谐社会的。其次,和谐社会的价值内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幸福,而把人民群众动员起来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建设和谐社会的事业之中,这本身就是“人民幸福”的重要内容。或者说,如果人民群众的能动性被有效地调动起来、发挥出来、并创造出应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这整个过程中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他们的劳动成果固然是他们的幸福,但这个“创造过程”本身———能动本能的发挥和释放过程也是“人民幸福”的题中之义。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用群众路线的视角来考察现实,就会发现很多不“和谐”的地方,例如:一些科学已经证实的重要结论,无法迅速传递给大众,一些半真半假、三真七假甚至全然虚假的说法,却通过某种传播形式塞进了人们的大脑。既然某种传播形式能够灌输“私利”,那么,我们也应当有能力去让这种传播形式去灌输科学。可是,我们为什么没能这样做呢?根本原因也许在于:我们缺乏群众路线的理念,没有切实地、真正地花大力气去动员群众、发动群众,没有把那些有助于人民幸福的科学深入到人民群众的内心深处。以保护环境为例,既然环境是人破坏的,那么,也只能依靠人去保护和修复。如果我们动用各种社会力量,通过广播、电视、立法等各种手段,完全可以使环保意识和观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比单纯地花费很多的金钱、构建专门的组织要有效得多!如城市垃圾,一种解决思路,是把重点放在垃圾的专业化处理上;另一种解决思路则是,在加强垃圾专业化处理的同时,彻底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让他们每个人从自我做起,少“制造”垃圾,按规定处理垃圾。则恐怕效果要好得多。如果我们在工作中能学哲学,用哲学,坚持把群众路线当作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那么,我们的执政思路、执政理念、社会运作等很多方面,必然会有一个焕然一新的面貌,我们的工作就会好做得多;困扰我们的很多不和谐难题,即使不能迎刃而解,也必然会有大的突破。所以说,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14
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反应就是恩斯特 布洛赫的希望哲学。上学期阅读了他的两本著作的希望哲学。上学期阅读了他的两本著作《乌托邦精神》和《希望的原理》,在此真心推荐给哲学爱好者。(虽然我对在知乎上遇见和我有共同爱好的读者不抱什么希望,至少写下来能被人看到也好,或者多年后回头看自己此刻的思想也是很有趣的)我为什么喜欢布洛赫?为什么喜欢希望哲学?布洛赫的希望哲学指向“一种更美好的生活”,他鼓励人们敢于做“白日梦”去重新去发现内心一直蕴含的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我们是谁?我们来自何处?我们走向何处?我们期待什么?什么东西在等待我们?”这是我们人类始终乐于思索的问题,同样也是哲学的思考,我们每一个人,每天每时每刻都在思考,而这种思考不是没有目的和方向的。布洛赫看来,世界是一个未完成的、不完满世界,人却总是在思考和渴望着更美好的世界和生活,而这种渴望的意识恰好蕴藏于造梦者的白日梦之中。《希望的原理》就是以描述小小白日梦的报告作为探索精神世界和哲学真理的开始,我觉得这种观点很吸引人。这和受柏拉图“回忆说”和亚里士多德“观念论”影响的传统的形而上学很不相同。传统的形而上学把万事万物的本质看做是“存在”,并不断追问存在到底是什么,关注的视角都在已经存在的世界。在传统西方哲学中,“逻格斯”和后来的理性精神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哲学往往习惯于回头看过去发生的事,去总结以往的经验,即“回望历史,总结经验”,却往往缺乏整体的视角去展望未发生的事,就中断了展望性、放松了希望的缰绳。记得上课的时候老师评价说“我们需要做梦,需要白日梦,需要一种向前的力量”布洛赫将着眼点放在“未来”和“希望”,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其过去曾经是的东西,也不是其现在所是的东西,而是有着朝前的倾向性的,即将生成的存在。人是尚未完成的人,人不应该只是拥有理性,更应该是拥有激情的人,而这里的“激情”所指的就是拥有“希望”。人作为希主体,希望是人最本质的东西。与此同时,世界也是尚未形成的世界。布洛赫把存在者存在的本质界定为“尚未”,未来是尚未存在的未来,历史是面向未来在发展的进程中呈现出多样性的形式。正是根于尚未实现的未来,在各种可能性中,我们才有了希望。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期望更美好生活是人类永恒之梦。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对更美好生活的梦想,就存在对更美好世界的希望。实际上,人类任何的理想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其本质上都源自现实生活,是对不完满的、匮乏的现实生活的一种超越性的希望。这种理想必然要求落到实处,即现实的人通过劳动和创造来实际地克服幻想的不完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