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寄生植物是什么?

如题所述

(parasitic plants on trees)

(周仲铭)

世界已知寄生性种子植物2500种以上,分属于10余科。

主要种类

为害林木的寄生植物主要是桑寄生科、菟丝子科和列当科。

桑寄生科

约36属1300种,全部为木本植物上的枝干寄生物,大都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中国有11属59种。本科中桑寄生属、槲寄生属和油杉寄生属植物对林木威胁最大。①桑寄生属:约600多种。其中桑寄生为中国南方林木上最常见的寄生植物,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四川、湖南、云南、贵州、陕西。为常绿小灌木,高约1米,小枝粗而脆,直立或斜生。根出条发达,嫩枝顶部约4厘米皆有黄褐色星状毛。叶对生,幼叶两面均被黄褐色星状绒毛,成长叶无毛,全缘。花两性,9~10月开花,花冠筒状,淡红色。浆果椭圆形,次年1~2月成熟。寄主范围广泛,包括杨柳、壳斗、榆、胡桃等数十科植物。②槲寄生属:主要分布于东半球热带至温带,约60种,其中槲寄生最为普遍。中国常见于山东、山西、河北、四川、浙江及东北各省的林木上。为常绿小灌木,高可达1米许。枝圆筒形,呈整齐的二叉分枝,黄绿色,无根出条。叶对生,近无柄,倒卵形。花单性,带黄色,顶生,无柄。浆果球形,白色半透明,着生于叉状小枝之腋部。寄主范围很广,包括杨柳、壳斗、桦木、胡桃、松、柏等科植物。③油杉寄生属:约30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中国有3种,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油杉寄生在美国是森林的大害之一。植株矮小,一般在10厘米以下,故又名矮寄生。沿寄主枝、干丛生,分枝短,茎黄绿色,节明显,柔软,叶退化成鳞片状,鳞片对生,连合成一张开的鞘。花单性,雌雄异株,花小不显著。浆果卵状,具短柄,成熟时基部环裂,强力射出种子。寄主仅限于针叶树种。

菟丝子科

只有一属,即菟丝子属。约170种,均为寄生植物。分布很广,全世界由热带至温带均有生长。中国约有10种,其中为害木本植物的以日本菟丝子和中国菟丝子最为常见。菟丝子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线状,黄白色,缠绕于寄主茎上,以吸器自寄主茎上吸取养分。叶退化。花小,总状、穗状或簇生成头状花序。蒴果,周裂或不规则破裂。

列当科

植株矮小,仅花茎伸出地面;叶退化成鳞片状;花较大,花序总状。约180种,中国有49种,均为植物寄生物。寄主主要是草本植物,其中齿鳞草属寄生于木本植物根部,但对寄主损害不大。中国有金佛山齿鳞草一种,产于贵州及四川。

寄生特性

寄生性种子植物都是活养生物,但对寄主的依赖性和寄生活动却各不同。桑寄生科植物均具有正常的绿色叶片或绿色茎,可自行光合作用制造碳水化合物,但它们缺少正常的根系,不能自土壤中吸取水分和无机盐,必须取自寄主植物,故这类植物称做半寄生植物。本科植物的浆果大多成熟于秋、冬季节,易招引鸟类啄食,其种子即依靠鸟类传播。因此,在鸟类活动频繁的溪边、灌丛和村庄附近的树木受害往往较重。传播种子的鸟类各地不同,常见的有寒雀、画眉、乌鸦、斑鸠等。浆果的内果皮木化,其外被有一层粘稠的白色物质,含槲皮素,味苦涩,鸟类啄食内果皮后,往往将被有苦涩物质的种子吐出。即使种子被鸟吞下,经过消化道亦不丧失萌发能力。被吐出或随粪便排出的种子借其外面的粘稠物质粘固在枝条上,于适宜的温、湿条件下,数日内即可萌发长出胚根。胚根先端与寄主接触处形成吸盘,其下伸出一初生吸根。吸根分泌对树皮有消解作用的酶,并强力钻入皮层,到达木质部,有时还钻入木质部的边材中。第二年自初生吸根分出侧根,并再生次生吸根钻入木质部,与寄主的导管组织相连,从中吸取水分和无机盐,而以自身的叶绿素制造所需的有机物。寄主被害枝条的远端,因水分和无机盐被夺,生长逐渐衰退,直至枯死。寄生物着生处,木质部纹理遭破坏。一株大树之上,寄生物的灌丛有时多达数十个,可造成全株枯死。枝条自受侵染至枯死一般可拖延5~6年。

菟丝子科和列当科植物不具叶绿素和正常的根系,生长发育所需的一切物质均依赖于寄主供给,其寄生性与一般的寄生菌类相同,故称为全寄生性植物。菟丝子种子秋天成熟,落入土中后立即萌发或休眠至次年夏初才萌发。胚根呈圆柱状,不分枝,周生细短绒毛。胚芽伸出地面,迅速伸长成细丝。此丝状茎可稍直立,随风摆动。遇寄主植物茎、叶即攀缠其上,接触处形成长圆形吸根。吸根突破寄主幼嫩枝条皮层,达于输导组织,吸取养分和水分。胚根部分不久即枯死,至此,菟丝子完全与地面脱离。建立寄生关系后,丝状茎反复分枝,缠于寄主茎叶上。寄主受害后,外形不整,生长衰弱,幼苗可被缠致死。

防治方法

防除桑寄生最有效的办法是持续两年彻底砍除被害枝条。砍除时,切口必须位于寄生物着生点下20~50厘米处,以免遗留下皮层内部的吸根和外部的根出条再生成新的寄生物灌丛。冬季寄主植物多已落叶,寄生物灌丛易于发现,是砍除的较好季节。用硫酸铜、氯化苯、氨基醋酸和2,4-D等化学药物进行防治也有一定效果。防治苗圃和幼林地的菟丝子,用人工摘除的办法是可行的,发现其蔓茎,随即连同寄主的被害部分一并摘除,不使蔓延,只要执行彻底、及时,效果极好。造林地如普遍受到感染,可考虑使用化学除莠剂。中国曾使用一种可引起菟丝子病害的胶孢炭疽菌制剂,人工诱发菟丝子的流行性炭疽病,防除效果很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