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毛笔书法中的轻重急缓

如题所述

说到毛笔书法中的用笔,前辈和书友们都能说出各种各样的用笔。但我在这里只谈谈中锋、正锋和偏锋用笔。其实,它们都是用锋使锋过程中,由于腕力的控制作用笔尖所呈现出的运行行状,当然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鲜明特征。
书法之妙,主在用笔,用笔之贵,又在用锋;用锋之要,不能不说是中锋。请笪重光《书筏》中说的:“能运中锋虽败笔亦圆,不会中锋,即佳颖亦劣,优劣之根,断在于此。”沈尹默先生把笔法归结为“无非笔笔中锋而已”。白蕉先生更是大张旗鼓,他说:“用笔讲用中锋,是书学的宪法,是用笔的根本大法”。看来用笔是以中锋为主要表现方法和准则了。那么什么是中锋呢?用东汉末蔡邕在《九势》中说的“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的名言去解释什么是中锋,好像还没有争议。再就是形象的说法“如锥画沙”,意思是圆而尖的笔尖,其主毫在克服阻力运行时于点画的中线因注墨多而留下一缕深深的墨痕,副毫则在主毫的两侧相对地注墨少而墨色淡,由于墨色深淡不同,笔道自然地出现一种圆满浑厚的立体感,这就是中锋。其实,瞬息万变的笔心当然不能死板如一地运行在笔画的中分线上,相反,它是在笔画的两边线的中间,也即是围绕中分线不停地如“跳丸舞器”似地进行。只有这样,才如米芾在《群玉堂法贴》中说的:“得笔,则虽细如髭发亦圆;不得笔,虽粗好椽亦扁”。
什么是正锋呢?正锋就是柳公权说的“心正则笔正”的笔正,只有笔正,锋才能正。这就是笔管既不下偃,也不上仰,而是笔锋直下,尽量使锋下杀,让毫毛平铺在纸上,目的是为了笔锋竖直在纸上的行走。只有笔锋正了,笔的“四德”之一的“圆”,才能在纸上出现。试想一个圆的东西要是滚动了,它留下的轨迹,能不是中间深两边浅成不光而毛的线条吗?也许是这个缘故,有人才把正锋归入中锋的范畴,甚至,有人直接叫正锋为中锋。然而,如何才能保持毛锋直立运行呢?我以为这只有在轻虚灵活的腕力驱使下,靠毛锋的顺、逆、藏、侧、起、倒、提、按、蹲、驻、挫过程的中心环节,所以,有志学书者一定要掌握它,但非花费一番苦功不可。
所谓偏锋,它是运笔时,笔尖自始至终在一个点画的一边,而笔腹则在点画的另一边,即陈樽所说的“斜拂”,它在纸上呈现的形状是一边光滑,一边如锯齿形;从墨色上说,它是一边着墨多,一边着墨少。整个线条形象扁薄怯力,不能使人产生圆浑的美感,所以人称“败笔”,也就是中锋的败笔,即作为中锋表现手法的对高面而言的,当然是个带有贬义的审美准则,然而败笔虽是书家的大忌,但毛笔中锋着实是高难的技法,因此,偶尔出现偏锋也是在所难免,就像人们进餐时遗落一两颗饭粒一样。好在偏锋用笔只是个技法问题,技法最终是不能代替光辉的艺术,偶尔出现也就成了所谓的“无伤大雅”。好了!笔者不惴冒昧提出自己的看法,请前辈和书友们指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