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传播导致疾病流行,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如题所述

我觉得细菌传播可以导致疾病流行是因为这些细菌可以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从而导致人生病,并且这些细菌会随着空气,唾液,血液甚至是皮肤接触传播到另一个人的身上,如果那个人的免疫系统也不能阻挡这种细菌,那么细菌又成功的感染了一个受害者,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传播下去,疾病就会变得流行起来。这就是流感的科学的解释。

我们人体有三道防线,可以阻止细菌进入到人体。第一层就是我们的皮肤,我们的皮肤可以阻挡很大一部分的细菌进入到我们的体内。如果有一部分细菌进入到了我们的体内,那么我们还会有呼吸道的粘膜和鼻腔粘膜来阻止他们。这些粘膜可以进行第二次的阻止。我们体内最后一道防线就是我们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我们的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还有T细胞和白细胞以及B细胞还有巨噬细胞。


这些细胞分工合作,将进入我们人体的一些细菌,病菌全部杀死并且清除出我们的体外。我们身体的免疫器官还有扁桃体,骨髓以及我们的胸腺,还有肝脏,当有病原体进入我们的身体的时候,并且病原体经过这些器官时就会被这些器官所吞噬掉。

所以其实我们身体当中有很多的细胞会来阻止外界的病原体的入侵。当这些都失去作用的时候,我们就会被外界的病原体所感染,从而生病。所以我们了解清楚了,我们身体的三道防线就可以更加的保护好我们的身体,从而免受细菌的侵害。并且我们还可以通过注射一定量的抗体来阻止一些病原体的入侵。因为一旦我们的身体中产生了抗体,我们杀死这些细菌就会变得事半功倍。


细菌传播也是需要途径的,他们需要经过唾液或者是血液的传播才能进入到人体内。所以当流行性的疾病发生了之后,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切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这样就可以减轻流行性疾病带来的危害,让患病的人数可以有效的减少。

如果我们不这么做,而是一味的去医治患病的患者,那么我们最终还是斗不过流行性疾病的,因为它的源头没有被切断,所以这个问题就会一直存在。所以当我们感染了流行性疾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去切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使自己不会被二次感染。一般的流行性疾病感染了一次以后,我们自身就会产生抗体来应对下一次的病原体入侵。所以有一些人生了一次这样的流行性疾病后就再也不会得第二次这种流行性疾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05
细菌可以寄生在空气中的一些杂质上,传到人的体内,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造成疾病的传播。
第2个回答  2020-01-05
很多疾病的产生都是由细菌引起的,细菌如果具有传染性的话,短时间内可以快速的扩散,自然而然就会导致疾病的流行。
第3个回答  2020-01-05
细菌传播导致疾病,当然有科学依据,细菌入侵了人的身体后,就攻陷了身体里的免疫力,这样一来就促成了疾病的生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