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的环境结构

如题所述

简介
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各组成要素和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之中。譬如,由于气候转暖,第四纪冰川退却,从而引起了各大洋海面的升高和海岸的变化;在陆上引起地面塑造过程、风化方式和成土作用的变化以及植物和动物的向北(在北半球)或向南(在南半球)移动等。南美洲西岸荒漠区的变化则提供了地理环境各部分之间紧密联系的生动实例。在正常情况下,该区无论在气候、地貌、水文性质、土壤、植被的生活型等方面,均体现干旱的特性,这主要导因于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缘的下沉气流和沿海寒流的影响。但遇西太平洋信风气流发生反向转变的年份,一股水面下的暖流沿赤道向东太平洋流动,使南美洲赤道附近西岸海面升高,表层暖水温度上升和厚度增大,于是经厄瓜多尔至秘鲁一带沿岸从赤道方面流来巨股表层暖水,使沿岸气温和降水量显著增加,导致水文、植物、动物等也相应发生变化,区域的综合特性从干旱向湿润转化。这种反常现象,大致每隔二、三年或四、五年左右发生一次。
地球是一个球形,太阳光热在地表的分布随纬度而异;其次,地球表层的组成并非均质,地表结构也不同,如海陆的错综分布、地面的高低起伏等。因此,地理环境的各组成部分又存在着相互差异性。由于前一个原因,表现为地带性的差异,从赤道向两极,各地理要素一般表现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异格局,从而组合成一系列自然地带;由于后一个原因,表现为非地带性差异,地带性规律因此发生偏差,甚至受到掩盖。这两种分异规律相互对立,又相互渗透。全球自然地理环境错综复杂的图景,就是它们对立统一的体现。整个地理环境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差异,在各大洲有着不同程度和不同内容的体现,这是由于各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陆轮廓和面积大小、地形结构、乃至历史发展过程等方面的差异所引起的综合反映,从而赋于了各大洲在自然地理上的独特性。阐明一个洲的独特性,对认识和探讨全球地理环境的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洲区别于其他各洲的独特性,既体现着该洲的整体性,又反映了整个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以下仅从宏观对比的角度,概述地理环境各大组成部分(大洲和大洋)的独特性,旨在揭示全球地理环境结构的分异性。 简介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居亚欧大陆东部,面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跨越从赤道到北极的所有纬度带。因此,亚洲首先以几乎齐全的气候带、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强烈的大陆性和典型的季风性区别于各大洲。除温带西岸海洋性气候和极地冰原气候外,具备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各种气候类型。广大内陆和高纬地区,与其他大洲同纬度地区相比较,普遍表现为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量高度集中夏季的特点。亚洲以兼具世界最冷、最热、最干、最湿的地区之一而著称,气候要素变异的这种极端性,是气候大陆性强的另一重要反映。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气候区,气温、降水、风向等的季节变化特点鲜明,分布范围广,包括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及处于过渡地位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在世界上具有独特意义。北亚的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气候)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针叶林气候)横贯大陆东西,面积广大;中亚和西亚大部分属温带、亚热带、热带干旱气候,干旱区面积之广堪与非洲相比。地形复杂,起伏极端,平均海拔950米,山地和高原约占全洲面积的3/4。
总的来说,亚洲地跨热带.温带,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中西部深居亚洲大陆腹地。受纬度.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地形基本格局
①崇山峻岭多汇集于中南部,与山间高原和盆地紧密结合,构成横亘东西的巨大高耸地带,即青藏高原、帕米尔山结、伊朗高原、亚美尼亚山结、安纳托利亚高原,以及北侧的祁连、昆仑、兴都库什、厄尔布尔士、高加索等山脉,南侧的喜马拉雅、喀喇昆仑、苏来曼、扎格罗斯、托罗斯等山脉;从帕米尔山结向东北,为夹峙于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天山、阿尔泰山,再经蒙古高原南北两侧山地,与西伯利亚东部诸山脉相连。
②地势由中部向四周低降为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原,往西北展现着低平、坦荡的图兰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平原以东为起伏平缓的哈萨克丘陵和深受河流切割的中西伯利亚高原;在南部三大半岛上,久经侵蚀的古老高原与近代大河冲积平原相间分布,自西向东为阿拉伯台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德干高原、印度河-恒河平原、掸邦高原、湄公河平原等;往东,地势呈阶梯状下降,最后降为中国东部低山丘陵和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等冲积平原。
③亚洲东缘为一系列向太平洋凸出的弧形列岛,大部分由年轻褶皱山脉盘踞,外侧邻接深邃的海沟。在地形和气候的综合影响下,河网布局呈现不匀称辐射状特点。受地形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源远而流长。巨川大河多源于高耸的中部,流向四周,除内流河外,分别注入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河网稠密,多属夏汛河流,各大河源远流长,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黑龙江、长江、黄河和湄公河的长度均在4000公里以上,其中长江达6300公里,为世界三大长河之一。它们上游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形成许多幽深峡谷,水流湍急;下游则冲积成广大的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内流区广大,约占全洲总面积的30%,绝对面积居各洲之首,主要分布在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地形比较封闭的中亚和西亚。全洲缺乏大的淡水湖群,但湖泊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并有不少名闻世界,如里海是世界第一大湖(海迹湖),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湖泊,死海是世界含盐量最高的湖泊和陆地的最低点。作为亚洲地理环境重要标志的植被和土壤,不仅在类型组成上同样体现了复杂多样性,它们分布、更替的图式也反映了全洲地理环境的分异格局。北亚的苔原-冰沼土和针叶林-灰化土是北半球同类型地带的一部分,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体现了明显的地带性分异规律。自此向南,受地形与距海远近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干扰,分异为沿海(东亚-东南亚)和内陆(中亚)两个不同的更替序列,前者顺应热量的变化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棕色森林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和黄壤、热带季风林-砖红壤化红壤和热带雨林-砖红壤;后者顺应干湿的变化,主要有温带森林草原-灰色森林土、温带草原-黑钙土和栗钙土、荒漠草原-棕色草原土、干旱荒漠-灰钙土和荒漠土。在高大山脉和高原区,还具有多样化的垂直地带性结构。总之,作为全球最大陆地自然综合体的亚洲,突出表现了各地理要素类型的多样性和极端性,通过地带性差异与非地带性差异的兼收并蓄、错综复杂的交叉关系,构成其特有的地理环境结构图式。 北美洲大陆明显分为三大地形纵列带:
①由一系列山脉和山间高原、盆地组成的科迪勒拉山系纵峙于大陆西部,山系宽广,高度很大,地形复杂;
②久经侵蚀、中等高度、东北—西南走向的阿巴拉契亚高地列于大陆东部;
③介于上述两带之间,展现着起伏平缓的劳伦琴低高原和平衍坦荡的中部平原。纵列的地形结构,对于本大陆气候、水系以及土壤、植被等的分布具有很大影响。
温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广大地区冬季寒冷,夏季暖热,气温的年较差较大;年降水量适中,多以夏雨为主。但是,北美洲无论在气温变化的极端性或是夏雨集中和冬季干旱的程度等方面,均逊于亚洲。北美洲拥有从寒带到热带和从大陆东岸到西岸的各种气候类型,在类型的多样性方面与亚洲不相上下,又具有自己特点。北美洲东部不具备亚洲东部典型的季风气候而代之以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和热带海洋性气候;北美洲拥有亚洲所缺失的极地冰原气候和西海岸温带海洋性气候,但热带气候类型局限,基本上缺失典型的赤道多雨气候,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分布也不如亚洲广泛。从总体来看,北美洲以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分布范围最广,合占全洲总面积一半以上。在地形结构制约和气候影响下,河网分布以及水系发育规模和程度方面所显示的地域分异,也具有鲜明的特色。外流区占绝对优势,与内流区对比悬殊,若不计冰封的格陵兰岛,分别占全洲面积的96.7%和3.3%。 外流区的大河多数发源于大陆的主要分水岭落基山,它与东部阿巴拉契亚高地和中北部冰碛区,共同构成略呈H型的分水岭格局,河流流向“南辕北辙”,“东西扬镳”,各大流域系统对比明显。其中中南部墨西哥湾流域系统是北美洲河网稠密的水文区,拥有以全洲第一长河密西西比河为主体的庞大水系,平原广阔,降水丰富,径流汇聚,发育历史较久,大部分地区未受第四纪冰川侵袭,大冰期后又接纳密苏里河和俄亥俄河汇入,更加强了整个水系的发展。西部的育空河、 哥伦比亚河、科罗拉多河、格兰德河(布拉沃河)等较大水系,大部分流经山间干旱、半干旱地区,多峡谷和激流,水系发育表现一定的年轻性。北冰洋流域系统拥有全洲第二长河马更些河。北美洲淡水湖面积居各洲之首,以多大湖群和属冰川成因著称,北部呈弧状排列的大熊湖、大奴湖、温尼伯湖、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等,构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湖带和淡水湖群。北美洲植被-土壤类型的组成是气候类型多样性的反映,地球上各种植被-土壤类型在本洲几乎无不具备。从全局来看,又以针叶林-灰化土分布面积最广,按其所占全洲面积的比率,则超过世界各洲;其次,冰原和苔原-冰沼土分布之广也突出于世界各洲,前者仅次于南极洲,后者与亚洲相近;而热带类型植被-土壤,无论绝对面积或是占全洲面积的比率均较小,荒漠型植被-土壤也属次要。植被-土壤类型的分布与气候类型的结构格局基本一致,体现了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因素的交互作用。北部高纬度地区,地面起伏不大,水热条件从北向南逐步变异,冰原、苔原-冰沼土、针叶林-灰化土依次更替,它们是北半球相应自然带的组成部分。向南进入中纬度地区,大致以西经98°为界,东部和西部不仅各有其气候和植被-土壤类型,而且它们的排列图式也处于对立的局面。东部地面比较开展,大部为坦荡平原、低缓高原或高地,气温和降水向南递增,依次出现了温带针阔混交林-灰棕壤、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和亚热带常绿林-红壤或黄壤的更替序列。西部居内陆位置,山地南北纵列,大平原适处落基山雨影地带,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落基山以西广大山间高原和盆地属半干旱或干旱气候,所以植被-土壤类型的分布排列图式表现为东西更替、南北延伸的格局,依次是森林草原-淋溶黑土、高草原-黑钙土、短草原-栗钙土、半荒漠或荒漠-灰钙土或漠钙土。太平洋沿岸地带,从北向南气候类型由温带海洋性型经地中海型向热带干旱型过渡,植被-土壤类型相应从北向南更替和南北延伸,这是地带性结构与非地带性结构的综合体现。南部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地处信风带,山脉走向与海岸平行,气候-植被-土壤类型的分异主要导因于向风与背风之别,分属热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常绿林-砖红壤、红壤和热带干湿季气候-热带稀树草原-红褐色土。综上所述,北美洲地理环境各组或要素均以温带类型为主,并突出地体现着温带大陆性的特点;北部、东部地带性分异与西部、南部的非地带性分异,形成对立统一体,构成了北美洲独特的地理环境结构图式。 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增长特别是技术进步,人类对地理环境利用、改造的范围和深度在不断扩大。同时,地理环境也更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活动。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总是在一定的地域上进行的。生产力分布的性质、内容和规模,既受社会经济规律支配,为生产方式所决定,又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面积、人口、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千差万别,社会制度、发展水平等也各不相同,因而生产力分布这一社会经济现象呈现错综复杂的图景。
17世纪后,欧美各国相继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其他一些国家的经济形态中也萌发了资本主义因素。几次大的科技革命带来生产力的大发展,世界人口也迅速增长。1600年世界人口为5.45亿,1700年为6.10亿,1800年为 9.0亿,1900年为16.25亿,每100年增长率分别为11.9%、47.5%和80.6%;到1984年,世界人口已达47.63亿,84年中又增长了193%。人口分布深受自然条件影响,更取决于社会经济条件的作用。世界人口在各大洲之间的分布一直很不平衡,绝大部分集中在亚欧大陆南半部和非洲。虽然由于人口的增长和迁移,特别是近二、三个世纪中通过对美洲和大洋洲的大规模移民,人类在地球上的居住范围比过去广得多了,但世界人口分布的尖锐不平衡性并未有所缓和。总的特点是北半球人口多于南半球,沿海多于内陆,平原低地多于山地高原。北半球中纬度地带,陆地所占比重大,气候条件较好,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带,北纬20°~40°和40°~60°分别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0%和30%。另一方面,世界上尚有35~40%的陆地基本无人居住,平均每平方公里居住不到 2人的地区要占到总面积的一大半。在各大洲中,亚、欧两洲分别占世界总人口58.3%和16.1%,人口密度也最高;非洲占11.3%,拉丁美洲占8.3%,北美洲占5.5%,大洋洲占0.5%。 其中有四大块人口稠密区最引人注目,即东亚、南亚、欧洲和北美洲东部,合计仅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7,却集中了世界总人口的2/3。世界人口分布另一个重要趋势是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镇,促使城市化迅速发展。1900年世界城镇人口比重是13.6%,1984年已上升到41%,而所有城镇居民点的总面积仅5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总面积还不到0.4%。
世界上的人口分属于三大种族,即蒙古利亚人种、尼格罗人种和欧罗巴人种。蒙古利亚人种又称黄种人或亚美人种,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西伯利亚和中亚;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也属黄种人。尼格罗人种也称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南部,美洲的黑人是奴隶贸易时期从非洲贩运去的黑奴的后裔;居住在澳大利亚、太平洋岛屿和亚洲东南部边缘地带的黑人,也称棕色人种或马来-波利尼西亚人种。欧罗巴人种也称白种人或高加索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西亚和南亚,白种人移民的后裔也成为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此外,各大种族之间的交流融合,形成许多混血种人。亚洲中西部和非洲东北部是三大种族的接合部,从古代起就产生一系列过渡性人种类型;在近代,接受大批移民的美洲和大洋洲,人种混杂也很明显,其中拉丁美洲的混血种人约占总人口一半以上。不同地区的人种由于历史发展、经济生活、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又形成许多不同的民族。世界上约有2000多个民族,其中人口超过2500万的大民族有29个,合计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3;人口不足10万的少数民族有1400多个,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重不到0.1%。 有些国家是单一民族(如蒙古、朝鲜等)或两大民族并列(如塞浦路斯、捷克斯洛伐克等),大多数国家是多民族(如中国、苏联等),也有同一民族分布在许多国家(如阿拉伯民族)。
全世界有200多个政区单位,其中独立的国家170个左右。按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分,当今世界一般分为三种国家类型,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它们分别隶属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包括西欧大部分国家,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亚洲的日本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它们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4%,占世界总人口的16.6%,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在世界经济的地区格局中通称为“北方”。经济实力雄厚,合计的国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额的2/3强(1984),其中约4/5以上又集中在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等7个主要国家;多数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0000美元以上,其他国家也在5000美元以上。物质生产部门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工业产值远远高于农业产值;在工业内部结构中,制造业居绝对优势,而制造业中又以重工业为主,矿业和轻纺工业的比重相对较低;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集约化、商品化,劳动生产率较高,畜牧业产值一般高于种植业。在人口的职业构成上,第三产业比重已高达50~60%以上,第一产业多不足10%,第二产业比重约在25~45%,呈现稳定或下降趋势。这些国家中,仅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少数国家经济的发展建立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多数国家资源贫乏,或者虽有较丰富资源,但因长期开发和消费量过大,供不应求,日益依赖国外。
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南太平洋和地中海地区,它们占世界陆地面积的49.9%,占世界总人口的51.1%。这些国家大部分在上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南,在世界经济的地区格局中通称为“南方”。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较低,合计的国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额的1/5左右(1984)。 除部分高收入的石油输出国以及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以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多低于1000美元,许多国家低于400美元或甚至不足200美元。资源丰富,农矿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不少国家尚未根本改变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单一经济局面;制造业薄弱,且以轻纺工业为主;农业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较低,畜牧业粗放,一般以种植业占优势,供出口的热带经济作物所占比重很大,粮食普遍不能自给。在人口的职业构成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一般在35~40%以上,高者甚至超过80%,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很低。在对外经济联系方面,它们一般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矿原料和燃料的供应地,工业品的倾销市场。
世界生产力分布尤其是工业生产的分布,在集中与分散的矛盾对立统一的运动进程中向前发展。生产地域的集中,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结果;生产地域由高度集中转向扩散,也是以生产力的较高发展水平为基础、以原有的生产集中地域为依托的。就世界范围来看,工业主要分布在产业革命较早的西欧(如西德鲁尔区、法国巴黎地区、英国东南部)、 北美(美国东北部)、日本(南中部太平洋沿岸)、苏联欧洲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些地区进一步发展,达到高度集中阶段,厂矿企业生产趋于大型化、联合化,兴起一系列大的经济中心和相应的现代化大城市。与此同时,世界工业分布开始了迅速向外扩展的进程,南欧、东欧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工业有了较快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拉丁美洲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以及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各国,不仅采矿业得到突出发展,制造业也取得长足的进展。就各个国家内部而言,则出现了生产力不断向后进或欠发达地区扩展的趋势。如美国经济向南部和西部“阳光地带”的转移,日本对北海道和日本海沿岸地带的开发,法国把西部沿海地带和中央高原列为国土整治的重点,西德以慕尼黑和斯图加特为代表的南部经济重心正在形成,英国北海油田开发对北部苏格兰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苏联通过大力开发东部地区而出现的生产力东移,印度南部重工业区的兴起,巴西北部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等等。再者,综观太平洋周围的国家和地区,从美国太平洋沿岸各州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苏联生产力的东移,到中国的改革浪潮和对外开放所显示的巨大威力,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连同资源丰富、潜力较大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墨西哥等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这一切预示着环太平洋地区经济的迅速崛起和世界生产力分布格局的新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