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冻了怎么办

如题所述

到了冬季很多人容易冻手、脚和耳朵,形成冻疮又疼又痒,有的甚至溃烂感染。生冻疮的原因除了天气冷的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和血液循环有密切的关系。冬季人的活动量少,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减缓,特别是手背、耳朵、脚容易产生瘀血引起局部组织坏死,造成冻疮。为了预防冻疮的发生,除注意保暖外,最好的办法是经常揉搓按摩手、脚和耳朵,坚持用冷水洗手、洗脸或适当的体育活动,加快血液流动。\x0d\x0a在冻疮初期可采用新鲜的辣椒、茄子的根茎各两棵,新鲜橘皮三枚,生姜八片,玫瑰花十五枚。首先将辣椒、茄子的根茎和生姜煎开十五分钟后,放入玫瑰花,橘皮煎八分钟,取汁泡手和脚,每日一次。若已溃烂待伤口愈合后方可使用。\x0d\x0a\x0d\x0a冻疮的预防和治疗\x0d\x0a\x0d\x0a冻疮是冬季最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主要发生在身体的外露部位和离心脏较远的肢体末端,如耳朵、鼻类、手、脚等。\x0d\x0a①身体锻炼法:这是预防冻疮的最佳办法,通过身体锻炼而提高肌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x0d\x0a\x0d\x0a②御寒准备法:冬季在户外工作时,一定要吃饱、穿暖,做好各种御寒准备。如戴手套、帽子、穿棉鞋。体内衣物要保持干燥。易受冻的耳、脸、手、脚等部位要经常擦些油脂保护皮肤。\x0d\x0a\x0d\x0a③冷、温水法:为了预防冻疮,平时可用冷水摩擦易冻部位,擦到发红为止,每晚临睡前用温水洗易冻患处。均可增加这些部位的耐寒力。\x0d\x0a\x0d\x0a④独头蒜法:对每年易发冻疮的部位,在冬季来临前可采用此法。取独头蒜一个,捣烂后放在太阳下面晒热,在易发冻疮部位反复轻轻磨擦至局部出现一个小泡,然后用消毒针把水泡挑破。此法可使局部气血畅通,以减少冻疮的发生。\x0d\x0a\x0d\x0a⑤生萝卜法;取萝卜或青萝卜切成大块(片),放在火上烤热后轻擦易患冻疮部位,冷后再烤热再擦至萝卜水分完为止。此法可预防冻疮也可治疗冻疮。\x0d\x0a\x0d\x0a⑥生姜(片)法:用生姜片轻擦冻疮处,待有发热时止,或用鲜生姜一块,在炉旁煨热后切成片,涂擦患处。或将生姜50克捣烂后,放入白酒一两浸泡,搅匀后外涂患处,一日三次。\x0d\x0a\x0d\x0a⑦食醋疗法:取适量食醋在火上加热,然后取消毒纱布一块蘸醋外敷患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8
1、温差水泡法:取一盆15度的水和一盆45度的水,先把手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水中,每天三次,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 2、生姜切片,磨擦常患冻疮处,每日1-2次,连擦1周。 3、夏天时,取芝麻叶在生过冻疮的皮肤上反复搓擦20分钟,并将叶汁留在皮肤上1小时左右,然后用水洗净,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 4、将新鲜鸡蛋煮熟,取蛋黄放在铁勺上榨出油,去渣后冷却备用。冻疮溃烂处,先用双氧水清洗,然后敷上鸡蛋黄油,外用纱布包扎,三五天即愈。鸡蛋黄油也适用于治疗湿疹、慢性皮肤溃疡、烫伤等。 5、夏秋吃黄瓜时,用瓜蒂反复擦常发生冻疮的部位,只要坚持经常,保证不再复发。 6、取干红辣椒5-7只,加水煮沸成辣椒汤,待水不烫时泡洗易患冻疮处,每日1次,连用五天。 7、选用独头大紫皮大蒜1个(普通的亦也),剥皮捣烂如泥,放在烈日下曝晒至温热,每天在生过冻疮的部位涂抹4-5次,连涂4-5天,可不再有冻疮。(若局部皮肤出现淡红或发痒等症状为正常现象) 告诉你几个治疗冻疮的偏方: 1.用热盐水浸泡患处15分钟,连续1周。 2.“十滴水”外擦冻疮局部,每天6~10次,对于冻疮未溃者疗效较好;若局部皮肤破溃糜烂,可先用红霉素软膏涂擦,待炎症消散后再使用十滴水。 3.冻疮刚刚开始时,每天晚上用电吹风边吹边揉,几天后就没有了。 4.用伤湿止痛膏贴敷局部治疗皮肤红肿、自觉热痒或灼痛的一度冻疮,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先用温水将患处洗净,擦干后将药膏紧贴在患处皮肤上,一般贴24小时可痊愈,如未愈可再换贴几次。皮肤破溃或过敏则不宜贴敷。 5.治冻疮的方法很多,但往往时间长,见效慢,而用云南白药治疗有良效。其方法是:冻疮未溃破者,用白酒将云南白药药粉调成糊状外敷,并注意保温。冻疮已溃破者,将患处洗净后,直接撒云南白药药粉于创面,用消毒纱布包扎,数日内可愈。 6.伤湿止痛膏的妙用治冻疮:伤湿止痛膏可用于未破溃的冻疮引起的皮肤红肿、痒痛,先用热水洗净局部擦干,然后贴上膏药,每天1次,2-3次即奏效。 7.正骨水还有它的新用途,对冻疮有特效,每天擦3-4次,擦了三次能把出现的疱块消除了,半月有余治好了冻疮。冻疮患者不妨一试。 8.风油精治疗冻疮:将患处洗净,取本品少许涂搽患处,接着用手轻轻地揉搓,直至局部发热,每日3次,连续3周,适用于冻疮初起,局部红肿硬痛者,但冻疮破溃者不宜使用。在冬季来临时,每日取本品少许外搽患处,可预防冻疮。此外,用正骨水等亦可。 9.夏秋吃黄瓜时,用瓜蒂反复擦常发生冻疮的部位,只要坚持经常,保证不再复发。 10.香蕉:每晚用热水洗患处后,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涂皲裂处,涂擦后不要洗患处,每日1-2次,数天即愈。 11.冻疮初起时,用热醋涂抹, 醋干后, 再行涂抹, 一日数次, 可见效。 12.冬季如有人生冻疮、可在温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钟,即可马上缓解冻疮带来的痛苦。这是因为啤酒中维生B1、B6有抗神经炎、皮肤炎和促进肌肉生长的功效。冬天坚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疗冻疮、脚气等。 13、冬天地里的辣椒秸、茄子秸适量,煮水烫洗。 14、直接用盐开水烫洗。 15、用老樟树鲜叶和枝条适量,捣烂后入锅加水煎成浓汁,然后将冻疮患处浸泡10-20分钟,1-2次即痊愈。此法也可起到预防作用。 16、将青矾100克溶化于1500毫升水中,先将受冻部位置于热水蒸气上熏,待水温后,再用药液频洗患部。第二次将此药液煎开,同上法治疗,连用2-3天。本方适用于手、脚、耳廓未破之冻疮,已溃烂者忌用。 17、芒硝、黄柏适量(未溃破者芒硝用量多于黄柏1倍,已溃破者黄柏用量多于芒硝1倍)。共研细粉,以冰水或雪水(冷水欠佳)调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局部症状轻微者可按未破者用药比例,将黄柏水煎,溶化芒硝外涂患处。 18、肉桂、冰片、樟脑各2克,炙乳香、炙没药各10克,分别研细后拌匀,配入适量凡士林调成软膏,先以萝卜汤或淡盐水清洗溃烂面,再将此膏涂于患处,2-3天1次。 19、辣椒(色青紫、味辣、去蒂)50克,苯酚2克,甘油50毫升。先将辣椒煎煮半小时,过滤取液50毫升,另将苯酚置于甘油中,两液合并混匀。用时先用30-40摄氏度温水洗净患处,并浸泡10分钟左右,擦干后将上药涂擦于患处。本方适用于早、中期未溃破之冻疮。 20、螳螂子适量。挤出汁液,涂患部。 21、辣椒、生姜各15克,白萝卜30克。水煎沸20分钟,洗患处。 22、冻山楂适量。烧熟后取肉捣泥,敷于患处。 麻雀脑子适量,涂患处。 23、鲜樱桃适量,装瓶密封,埋在地下。入冬取出涂擦患处。 24、甘草20克。水煎,每晚睡前烫洗患处。 25、柿子皮适量。炒炭研末,香油调敷于患处。 26、鸡蛋黄适量。置勺中小为炼油,涂于冻伤溃烂处,用纱布包扎好。 27、荞麦粉、麦粉各15克,硫磺24克。将硫磺研粉,与前2味混匀,撒于患处,纱布包扎。此方用于已溃破的冻疮。 28、茄子根10个,花椒3克。加水煎汤,洗患处,每日数次。 29、活蟹1只,蜂蜜适量。将活蟹烧存性,研为细末,以蜂蜜调匀,涂于患处,纱布固定。每日更换2次。 鲜山药适量,蓖麻仁5粒。洗净,共捣成泥。敷于患部。干后即换,每日数次。 30、老丝瓜、猪油各适量。将老丝瓜烧灰存性,用猪油调和,均匀涂于患处。 31、生肥肉1块,泡于烧酒中。10日后可用,频涂患处。 32、做豆腐用的卤水,加热后浸泡患处。每日2-3次。
麻烦采纳,谢谢!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4-28
冬天又来了,好多人的手脚又会被冻伤了,我这里有一个好用的方法,大家不妨一试哦!非常简单,就是去药店买一盒“十滴水”,一盒里有十小瓶(象眼药水一样的小瓶子),大概1块钱,药水是黄褐色的,用带塑料头的小图钉在瓶口正上方扎一个小眼,将药水涂在被冻伤的地方(洗过手就涂,或者有时间就涂,没有次数限制,当然涂的次数多了会好的快些),涂过后还将图钉扎在小眼上,这样即使瓶子倒了药水也不会洒出来,有时间的话最好按摩一会儿,当然如果冻伤的厉害被冻烂了就不要按摩了,一般情况下一瓶药水用不完就会好了。这样一盒药就够自己和亲戚朋友用上一个冬天了。 这个方法非常好用哦,以前我也不相信这么简单就能治好的,我的手也是年年冻,但是并不厉害,得到了这个方法后买了一盒十滴水但是并没有试,药一直在那儿放着,后来我的同事让我帮她找找有没有治冻伤的方法,她的手每年都被冻烂,而且试了很多药都不见好,于是我拿了两瓶十滴水很她用一下,谁知竟然很快就好了,如今我们同事冬天手冻了都会用这个方法。当然脚被冻伤了也可以用的 为防冻,冬天应常吃狗肉、羊肉、鹿肉、龟肉、麻雀肉、鹌鹑肉、鸽肉,虾、蛤蜊、海参等,这些食物均可增加热量防寒增温,同时再穿暖一点。 至于汤肴,小的时候就和家里人一起吃大白菜加些肉、鱼、海鲜类制汤菜火锅取暖防寒,生活好一点的人家在旧历九月九日起加菊花锅就是杂品火锅,取暖保温,如脾胃一暖,四肢受益,再尽量穿暖,自然不会冻伤了。 菊花火锅是以海米煮汤取味,可加各种冻肉(不限羊肉)就地取材,荤素杂烩冻豆腐、粉条、肉(素)丸子、焖子(以肉汤淀粉制成的冻胶)海带、海藻、海白菜、墨斗鱼、海参、大虾根据情况适当调料,多喝鲜汤就饭,吃一些饼子、馒头、花卷。 产妇、体弱、幼儿、老人、病后者可于锅中加黄芪、当归,黄芪补气生血,当归补血通达四肢百骸,四肢末端或暴露在外面眼耳鼻口等部位皆可达到,所以说可以预防冻伤。另外,可食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25克,生姜5克,羊肉500克,可以炒、炖、汤、火锅,随个人喜好而服食。一个说法“芪外参内草中央”,芪指黄芪,可以做菜吃,补外防寒;参可用指党参,也可以用种植的人参,它补内脏;甘草,内蒙、山西、长城内外均可见野生品种,之补中央,即脾胃。比例可以4∶2∶1。 如果真是手脚冻肿了,可千万别往火炉旁烤,因为一化一冻就破溃了。我在家乡时曾采生甘草用油炸取其油曰“甘草油”涂在冻手冻脚上,不破的可以消肿,到城市后,很多外科名家也有此办法,如北京市中医院用甘草油治烧伤瘢痕疙瘩,与我们民间土办法,可谓不谋而合。
第3个回答  2014-04-28
衣物不够保暖的人。手脚冰冷,表示体温的平均调配有问题。但如果已经多添衣物了,仍然手足冰冷,就应注意,因为许多人的体表温觉神经接受体的“凉点”过于迟钝而不知冷。 压力过大的人。对工作的责任感、时间的紧迫所造成的压力,都有可能引发手足发抖、手指冰冷,但事过就慢慢恢复温暖。 平时“能躺就不坐、能坐就不站”的都市懒人们,因为基础代谢率降低,也会出现不耐寒的问题。 有些人觉得自己挺胖的,为什么还怕冷呢?原来,脂肪层固然比较可以隔绝低温,但由于脂肪细胞产热的作用比肌肉产热作用差,因此脂肪厚的人不一定比较不怕冷,倒可能更怕冷呢! 这些疾病会影响人体反应 有些疾病会影响人体对冷热的不适应。 有甲状腺机能亢进问题的患者,因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促使代谢过度,因此相当不耐热;反之,甲状腺机能低下的患者则因交感神经功能差,无法产生足够的热能御寒。 长期吸烟的人,因体内氧气不足,周边的微血管易循环不畅,当不畅的是动脉微血管时,易产生畏寒感;不过若不畅的是静脉微血管,虽然没有特别怕冷之感,但活动时因血管无法扩张,血液不能流通造成局部需氧不足,手、脚则易出现冰凉。 血糖太低或低血压的人。减肥的女人特别要小心了。食物是身体的热量来源,饿过头跟糖尿病患者一样,都会因为血糖太低而有手足冰冷的现象。低血压的发生,代表血液循环不良,也往往是造成冬天手脚冰冷的原因。 女人老觉得冷,缺少铁与碘 为什么女人比男人更怕冷呢?国外有两位科学家对女性志愿者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女人怕冷是由于血液中铁元素含量不足,并常伴有血浆甲状腺素水平降低。而女性缺铁的主要原因是月经导致了铁的丢失。 在人体中,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主要功能物质,担负着身体内氧的运输和代谢的任务。若女性因月经导致缺铁,同时在膳食中又不能及时补充,就会影响到血液携氧能力,这样肢体在活动中便会产热不够,尤其在手、足等末梢部位。 此外,缺碘也会令人怕冷。由于甲状腺素具有发热的效应,它能使基础代谢增高,皮肤血液循环加快。而碘和酪氨酸是制造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碘需要不断由食物提供,酪氨酸则一般在体内自行合成。长期缺碘会影响甲状腺素的合成,机体的御寒能力也会因此降低。 因此,怕冷的女性可适当多吃一些含铁、碘丰富的食物。妇女应每日摄入18毫克铁,但是大多数妇女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含铁丰富的有动物的血和肝脏等。动物性食物中的铁是血红素铁,被人体摄入后吸收率较高,尤其是动物血液,其铁的吸收率可高达22%以上。植物性食物如黑木耳、海带、芝麻等,虽然含铁也较高,但吸收率较低,多在10%以下。含碘较高的食物有海带、海蜇、海鱼、虾皮、紫菜、贝壳类等。 女性阳虚则外寒 女性怕冷的现象,中医认为,“阳虚则外寒”。人体阳气衰微,气血不足,不能温暖肌肉以抵抗外来寒邪的侵袭,故而怕冷。 究其原因,一部分妇女是先天体质,女性阳气一向虚弱,容易出现怕冷畏寒或感受寒邪。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大病久病,如长期月经过多,或宫外孕失血,或胃肠疾病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所致。由于气血是相辅相成的,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失血必导致气的虚弱,而气属阳,因此,气虚也会出现怕冷畏寒。气血虚弱引起的,可在补气的基础上加补血的药物,如高丽参、当归、熟地、阿胶、乌豆等。 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造成的,都应该及时进补或治疗,尤其是发育过程中的女孩子,冬天手脚冰凉,容易感冒,及时治疗则可改善其体质。一般情形轻者则可进行食疗,但如畏寒肢冷伴随出现白带清稀、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腰酸冷痛等症状者,一定要服药治疗。需要治疗者,千万不能乱投医,应到正规的中医院就诊。但金涛强调,怕冷不能单纯依靠温补的药物来改善,还要多锻炼身体,常做运动,增强体质,增强机体适应气候变化、抵御寒冷的能力。 吃什么会让你不怕冷 冬天很容易长膘,这令一些爱美女性烦恼不已,采取控制饮食来保持身材,这样子的女性会特别怕冷。由于低温会对人体内分泌及消化系统产生一定影响,使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分解加快,能量消耗相对增加。因此,冬天应适当增加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这三类产热营养素的摄入。 此外,多选择属性温热的食物或药材进补,让身体血液循环顺畅、气血活络,能达到御寒的作用。如羊肉、牛肉、虾、海参、牡蛎、鳗鱼、鹿肉、鸡肝等含有丰富脂肪和蛋白质的食品,以及韭菜、紫苏、青椒、芥菜、甘蓝、辣椒、洋葱、南瓜、荔枝、桃子、龙眼、葱、姜、蒜,还有糙米、高粱、芝麻、松子、腰果、胡桃、栗子等食品。 此外,在烹调或食用寒性的食物时,可加入一些热性的葱、姜、蒜、胡椒、辣椒、人参、黄芪、陈皮等调味料或中药材来调和。平时也可用枸杞子、红枣、人参、龙眼肉或生姜,冲泡茶水饮用,也能产生御寒的效果。 温暖手脚的几大措施 做做运动。吃得多、动得少,很容易让多余的脂肪囤积在体内,此时可以多做运动,不但可以消耗过多的脂肪,还能加强血液循环,让身体温暖起来。 睡前泡澡。睡前用热水局部泡手、脚,不但可以促进血管末梢的循环,还有帮助睡眠的作用。不妨用一个水桶装入热水、米酒和姜片(热水和米酒的比例1∶1),用来泡脚,有助于改善女性怕冷的现象。但泡完并擦干后应立刻穿上棉袜保温,睡觉时亦可穿着。 指压按摩。可以针对至阴及涌泉进行指压,至阴位于脚第五趾指甲生长处的外侧,涌泉则在脚底中央靠近脚趾处,将脚趾全部弯曲时,在脚底所形成的人字形皱纹的中央处。要揉和捏每根脚趾,这样脚就会感到温暖了。不妨再加点乳液或婴儿油,既促进血液循环又柔嫩手脚!!!
第4个回答  2014-04-29
冻疮的预防和治疗 冻疮是冬季最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主要发生在身体的外露部位和离心脏较远的肢体末端,如耳朵、鼻类、手、脚等。 ①身体锻炼法:这是预防冻疮的最佳办法,通过身体锻炼而提高肌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②御寒准备法:冬季在户外工作时,一定要吃饱、穿暖,做好各种御寒准备。如戴手套、帽子、穿棉鞋。体内衣物要保持干燥。易受冻的耳、脸、手、脚等部位要经常擦些油脂保护皮肤。 ③冷、温水法:为了预防冻疮,平时可用冷水摩擦易冻部位,擦到发红为止,每晚临睡前用温水洗易冻患处。均可增加这些部位的耐寒力。 ④独头蒜法:对每年易发冻疮的部位,在冬季来临前可采用此法。取独头蒜一个,捣烂后放在太阳下面晒热,在易发冻疮部位反复轻轻磨擦至局部出现一个小泡,然后用消毒针把水泡挑破。此法可使局部气血畅通,以减少冻疮的发生。 ⑤生萝卜法;取萝卜或青萝卜切成大块(片),放在火上烤热后轻擦易患冻疮部位,冷后再烤热再擦至萝卜水分完为止。此法可预防冻疮也可治疗冻疮。 ⑥生姜(片)法:用生姜片轻擦冻疮处,待有发热时止,或用鲜生姜一块,在炉旁煨热后切成片,涂擦患处。或将生姜50克捣烂后,放入白酒一两浸泡,搅匀后外涂患处,一日三次。 ⑦食醋疗法:取适量食醋在火上加热,然后取消毒纱布一块蘸醋外敷患处。 在寒冷的冬季里,我们的身体,尤其是外露及其凸出部位,如鼻子、耳朵、面部、手、脚等,都极容易发生冻疮。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食品或物品对治疗冻疮都有很好的效果。 l.将冬瓜皮、茄根用水浸泡2—4小时后,在火上加热至50℃左右,用其熏洗患处,具有止痒,加速血液循环的作用,对治疗冻疮效果甚佳。 2.把红辣椒置于容器内,倒入开水,将口加以封盖,浸泡10分钟后,趁热气熏患处,当水温稍低后,将患处进行浸泡,或用水进行敷抹。然后把辣椒撕开,用内面轻轻涂患处,之后使其自然干燥。 3.把萝卜片烤热后,涂抹患处,每天2—5次。 4.将仙人掌去刺洗净,切成薄片捣烂,涂在患处,用干净方包好,隔2—3天更换一次,一般2次即可痊愈。 5.用手摩擦患处,使皮肤变暖变柔,用温开水浸泡15分钟左右,选用碘酒、烈性酒、10%的樟脑酒精等的其中一种,用其涂抹患处。 6.把柑橘皮用火烤焦,研成粉状,再用荤油拌匀,涂在患处。 7.用干红辣椒粉、干姜粉、大蒜等,按1:3:1的比例调制在一起,放入酒精内进行浸泡,48小时后再加入适量的樟脑,混匀涂抹在患处。 8.把大葱、大蒜和生姜共同捣制成泥状后,涂抹于患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