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为什么要叫“鲁”呢?

知道周时有诸侯国名“鲁”,但是好像“齐”比“鲁”更大更有威望,那山东为啥不叫“齐”哪?好费解......求高人解答!

1.周朝创立,鲁国和齐国最初都为周朝的诸侯国,但是鲁国最初的老大为周公旦是属于姬发的宗亲,齐国被封给姜尚姜子牙。古代特别看重血统,所以鲁国要比齐国更为亲近一些。补充:鲁国位于泰山之阳,齐国位于泰山之阴,虽然齐国地域比鲁国大很多,但是最初鲁国属于富庶之地,齐国的强大也是后来齐桓公在管仲的协助下慢慢发展的。

2.鲁国是周礼的实施者,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是春秋时期唯一一个可以和周天子使用同等规格礼仪的诸侯国,鲁国也为周礼的保存做出了巨大贡献。

3.鲁国相对于齐国来说文化上明显占优势,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圣人和孔氏的鼻祖—孔子是鲁国人,他的历史地位不容置疑,儒家思想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因为孔子的至尊地位,所以,本地人更愿意把山东称为鲁,来显示自己文化发源地的地位。

4.最后,还有一种历史观点,认为山东省简称鲁,则是清朝末年的事情。在清朝末年,虽然洋务运动没有成功,但是,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上,清朝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彼时,在电报架设上,各省都需要上报自己的简称。而当时的河北地区属于直隶省,地位较高,率先报了“冀”的简称。至于山东省,因为“齐”的读音和“冀”相近,为了防止混淆,所以山东采用了“鲁”的简称。

拓展资料:

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简称“鲁”,省会济南。先秦时期隶属齐国、鲁国,故而别名齐鲁。山东地处华东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西部为黄淮海平原,连接中原,西北与河北省接壤,西南与河南省毗邻,南及东南分别与安徽、江苏两省相望;中部为鲁中山区,地势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为山东半岛,伸入黄海、渤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拱卫京畿,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均临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

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儒家思想的创立人有曲阜的孔子、邹城的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创始人滕州的墨子、军事家孙子等,均出生于今山东。姜太公在临淄建立齐国,成就了齐桓公、管仲、晏婴、鲍叔牙、孙武、孙膑、邹衍等一大批名人志士;齐国还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

山东省是中国的经济第三大省、人口第二大省、中国温带水果之乡,国内生产总值稳居全国第三名,占中国GDP总量的1/11。2013年,山东与广东、江苏,一起被评为中国最具综合竞争力省区。

参考资料:山东-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山东为什么不简称"齐"而简称"鲁"呢??从历史上说,因为鲁比齐更正 首先鲁国第一代国君伯禽是周公旦的儿子,也就是姬姓,与王室关系更近,在礼法地位上比由臣下而封的姜姓齐国,甚至后来典型下克上,窃国而侯的田姓齐国要高的多.鲁国是春秋时期唯一一个可以和周使用同规格礼仪的诸侯国 其次,鲁国也是相对周礼更加完备,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矣”。 最后孔子在后世的影响力也有很大关系 所以无论文化\礼仪\地位等等,鲁国更有影响力和代表性 ps指出一个错误,后代分封在鲁的很多,西汉就有,吕后封自己的外孙\鲁元长公主的儿子张偃为鲁王,之后,汉景帝之子刘馀都曲阜,为第一位西汉鲁王。其后子孙安王刘光、孝王刘庆忌、顷王刘劲、文王刘睃相继袭封,总共有14王 孙权的儿子孙霸是鲁王,刘备的儿子刘永也是鲁王 连少数民族建立的前赵也有分封鲁王德 明朝朱元璋的第十子朱檀世封山东兖州,称鲁王,末代的朱以海就是南明的鲁监国 而且啊..从文化来说的,鲁包括今天的临淄,济宁等地,文化氛围浓厚。文化影响深远。。。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因为孔子是鲁国人..孔子就是鲁国人,更能代表山东的历史文化. 鲁国是周公的封地,姬姓(周天子姓)。齐是姜太公的封地,姜姓。 鲁国是周礼的实施者,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矣”。 鲁国是春秋时期唯一一个可以和周使用同规格礼仪的诸侯国。 这点《礼记·明堂位》里有记载“凡四代之器、服、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 在春秋时期鲁国也是众多诸侯国中比较强盛的国家之一,虽然不及齐国强盛,但是鲁国代表的是山东的和整个中国的礼仪和文化,同时鲁国的地域位置在山东中部,比齐国所在的山东东部位置更优越。而且鲁国在文化上也更加发达,孔子就是鲁国人,更能代表山东的历史文化。
参考网址: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5136806.html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