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是被怀疑与某事相牵连。

嫌疑 xián yí

释义:猜疑、怀疑,被怀疑与某事有牵连。

引证详解:

    疑惑难辨的事理。


    《墨子·小取》:“处利害,决嫌疑。”

《楚辞·九章·惜往日》:“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朱熹集注:“嫌疑,谓事有同异而可疑者也。”

2. 谓被怀疑有某种行为的可能性。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一》:“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红楼梦》第二七回:“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

3. 怀疑;猜疑。

《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所以出身不顾,上为国家讨贼,下慰将军家门之私雠。坚与卓非有骨肉之怨也,而将军受谮润之言,还相嫌疑!”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山民去恶从化,皆当抚慰,徙出外县,不得嫌疑,有所执拘。”

单字解释:

嫌 xián

〈动〉形声。从女,兼声。本义:疑惑,怀疑而有可能性。

嫌,一曰疑也。——《说文》

1. 可疑之点:~疑。避~。涉~。

2. 厌恶,不满意:~恶(wù ㄨˋ)。~弃。讨人~。

3. 怨:尽释前~。~隙(由猜疑而形成的仇怨)。

常用词组:

嫌猜 嫌犯 嫌肥挑瘦 嫌忌 嫌弃 嫌恶 嫌隙 嫌疑 嫌疑犯 嫌怨 嫌憎 

疑 yí

〈动〉形声。小篆字形。从子止匕,矢声。止,不通。子,幼子。幼子多惑。本义:怀疑。

疑,惑也。——《说文》

1. 不信,猜度(duó):~惑。~问。~心。~团。~虑。~窦。~点。~端。猜~。怀~。半信半~。

2. 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案。~难。~义。存~。

常用词组:

疑案 疑兵 疑冰 疑点 疑窦 疑惑 疑忌 疑惧 疑虑 疑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0-21
怀疑某人做某事,专指各种程度的坏事
第2个回答  2018-01-21
1.疑惑难辨的事理。2.谓被怀疑有某种行为的可能性。3.怀疑;猜疑。
第3个回答  2018-01-28
嫌疑
xián yí
1) 被怀疑与某事相牵连。
三国演义.第九十回:「蛮人累有废杀之罪,自有嫌疑,留外人终不相信。」
红楼梦.第九回:「贾珍亦风闻得些口声不大好,自己也要避些嫌疑。」
2) 猜忌、怀疑。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罢了,倒是回来的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