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成为一名大学老师

如题所述

一般要求博士(音体美专业可放宽至硕士)学历,并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

工作经验: 热爱教育事业,教学经验丰富;具有较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业务水平,既精通自己担任的课程,还要懂得其他学科知识;语言规范、准确、发音标准,吐字清晰。

扩展资料

在美国大学里,新来的教师有一段6-7年的考察期,以考察教师的学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然后学校根据学术资质,决定是否授予教授职称。而在中国,大学中的老师一般按照讲师——副教授——教授的路径向上发展。

大学讲师是由助教晋升而来的,是大学教师中的中级职称。讲师如果在学术和科研方面有一定的成绩,则会晋升为副教授,进而晋升为教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学讲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3

1、高学历;

2、通过高校教师资格证的培训考试;

3、语言表达能力良好。

第一:具有一定的高学历。现在就国内的高校来讲,不同级别的高校对大学老师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国内知名大学,至少是要国内一流大学的博士生毕业或者是国外的一些著名大学博士生毕业,才有机会进入这些高校;

如果说是普通本科省属院校,特殊专业可能硕士研究生可以进去,但是一般专业只要要国内的高校的博士研究生毕业才能过得了学历这一关;而如果是高职高专类的高校,要求可能会更低一点。总之,高学历是进入大学当老师的一个门槛。

第二:要通过高校教师资格证的培训考试。只是自己的学历高只是当大学老师的一个必要条件,要想做一名大学老师,还必须要有高校教师资格证,这个大部分都是被学校招聘以后由省教育厅组织培训考试通过以后,自己在网上申请通过才能拿到此证。

这个和从事会计专业需要会计资格证,医生需要从医资格证是一样的。

第三:如果自己做一名大学老师要想走上讲台,只有前面两条还不行,还需要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好,因为大学老师不能只是自己会,还要学会怎么教,这个就需要对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好的人。

如果语言表达不行还需要锻炼。当然现在高校还有一类老师不从事教学工作只是搞科研,这类教师的对语言的表达能力要求就相对低很多。

总之,想成为一名大学老师,首先是要过了学历的门槛,进入高校以后再考取教师资格证才行。

扩展资料:

报考条件:

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并经申请人员单位或户籍所在地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思想品德鉴定合格;应届毕业生,由所在学校进行思想品德鉴定。

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非师范教育类专业 [3]  毕业的人员需参加教育学、心理学补修、测试和教育教学能力测评,成绩合格。

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并取得相应等次《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经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在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报考条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7-01

第一:具有一定的高学历。现在就国内的高校来讲,不同级别的高校对大学老师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国内知名大学,至少是要国内一流大学的博士生毕业或者是国外的一些著名大学博士生毕业,才有机会进入这些高校;

如果说是普通本科省属院校,特殊专业可能硕士研究生可以进去,但是一般专业只要要国内的高校的博士研究生毕业才能过得了学历这一关;而如果是高职高专类的高校,要求可能会更低一点。总之,高学历是进入大学当老师的一个门槛。

第二:要通过高校教师资格证的培训考试。只是自己的学历高只是当大学老师的一个必要条件,要想做一名大学老师,还必须要有高校教师资格证,这个大部分都是被学校招聘以后由省教育厅组织培训考试通过以后,自己在网上申请通过才能拿到此证。

这个和从事会计专业需要会计资格证,医生需要从医资格证是一样的。

第三:还需要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好,因为大学老师不能只是自己会,还要学会怎么教,这个就需要对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好的人。

如果语言表达不行还需要锻炼。当然现在高校还有一类老师不从事教学工作只是搞科研,这类教师的对语言的表达能力要求就相对低很多。

总之,想成为一名大学老师,首先是要过了学历的门槛,进入高校以后再考取教师资格证才行。

报考条件:

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并经申请人员单位或户籍所在地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思想品德鉴定合格;应届毕业生,由所在学校进行思想品德鉴定。

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非师范教育类专业 [3]  毕业的人员需参加教育学、心理学补修、测试和教育教学能力测评,成绩合格。

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并取得相应等次《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经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在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12-01
1. 现在在经济比较发达省份的大中城市,几乎没有一本和二本的高校会聘任硕士,即使有,也往往要求应聘者本科和硕士两个阶段都必须是211工程高校毕业的,甚至还都得有学位。
这不仅对于那些二、三本,自考,成人本科,专升本及专科直接考研者来说是个坏消息,甚至将那些本科没学位试图通过考研来弥补这一缺憾的重点大学毕业再读研的人都拒之门外。
可能有人会说他的大学同学07年初硕士毕业当大学老师了,所以他也想走同样的路。这些朋友不知道,这两年高校招老师的条件是一涨再涨,从05年起高校开始逐渐减少招聘硕士的人数,而07年毕业的硕士赶上了一次机会,就是07年教育部搞的“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这次评估使得很多高校把积攒了几年,甚至下一年度的编制都用完了。已经有懂行的人算过,2010以后随着高考人数的减少,高校规模会逐渐萎缩,一如现在的高中,往昔的初中和小学,恐怕以后即使是名校的博士也很难得到高校的青睐了,高校负责人的目光只会盯在那些博士后或者海归的博士身上。
2.还有一个就是年龄的问题,现在级别比较高的学校招应届博士要求不能超过30周岁,差一点的高校要求不超过35周岁,比较差的二本要求不超过40周岁。如果真的到2010年以后高校规模萎缩,那么很可能一般学校对应届博士的年龄要求也是不超过35周岁,甚至不超过30周岁了,而且本科,硕士,博士还都得是一本毕业的。这样一来读硕士就变得失去其原来的意义了。

如果你现在就读的高校不是211工程里的,那么我劝你最好放弃当大学老师的念头,否则除非你留洋读博,要不然即使你在国内读到博士后也只能进一般的二本高校,那时你都三十多了才工作。
其实留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你需要准备钱和耗费长期时间在学习上。多发表一些有一定影响的论文才行。19评论
娱乐仕
2小时前3赞踩

一、硕士博士求职高校教师的形势:
目前中国硕士博士人数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惨烈。按照各类毕业生人数来算,2011年平均1分钟将生产出12.4个大学生;平均1小时生产出“45.7个硕士研究生”和“7.1个博士研究生”。预计今年的人才结构性问题仍持续存在。(数据来源:HR网址之家)
竞争的激烈导致大学招聘的门槛越来越高。从过往的趋势来看,在05年以前硕士研究生进入普通本科院校任教,是比较容易的一件事情。而到了07年硕士研究生进入普通本科院校的难度陡然增大,高职院校和独立学院成为硕士研究生任教的首选之地。到了现在,硕士研究生进入高职院校和独立学院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部分院校开始追踪三代,本科硕士211、名校、985等门槛不断提出,唯学历论在各大高校蔓延。
而博士生的就业呢,比硕士生好些,但要去一个好高校也不容易。目前部分高校的招聘渠道虽然拓宽(下文论述),但相应的门槛也高了。要是去一般的二线城市的普通本科院校,博士生应该还比较好进。但要去一线城市,哪怕是不知名的本科院校,还是存在一些挑战。这些挑战有来自客观不可避免的因素,如其他名校优秀求职者的竞争等;但也有主观的因素,如关系硬不硬。所以这给我们这些埋头读书的人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综上所述,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要想成功地到高校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现在开始,您就不要坐以待毙,而应主动出击,多线作战,尽量增多机会。那么如何主动出击呢?笔者以自身经历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示。

二、研究生的求职准备
本人毕业于一所二流重点大学,硕士,求职经历,面试过六七所高校,其中有1所重点院校,4所本科院校,1所独立学院,1所民办大学。战绩:2所本科院校愿意录用,而且是有编制的,但是在家乡内地;1所本科院校愿意有编制录用,在广东,但属于粤北不发达地区;民办大学(无编制)、独立学院(无编制)均愿意接纳。我个人认为这样的战绩对于我这样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人来说,还算过得去。
那么如果你是想到高校去任教的话,先要搞清楚以下几下方面的东西:
1)高校的性质:高校的性质决定你未来的发展方向。就目前而言,高校一般分为三类,普通本科,独立学院,高职院校,民办大学。
2)聘用的性质:目前高校用人方式有两种:调入和聘用。两者的差异在于调入是有编制,聘用是员工制。也就是说调入是国家的人,一般都是非常之稳定,工资是属于**财政拨款,薪酬福利也比聘用的好。聘用的话就是不在编,不属于财政拨款,学校自行聘用的员工,工资福利都要比正式调入的少。
3)普通本科与高职院校一般正式调入的机会多,独立学院依不同地区不同而机会不同,民办大学基本上没有调入的机会。
4)发展的平台:普通本科>高职院校>独立学院>民办大学
三、弄清高校招聘的渠道
高校招聘人员的渠道很复杂。一些不发达地区的高校内定的比例比较大。不管怎么说,高校的招聘渠道一般有这么几类:
1)学校人事处网站发布招聘信息。我就是通过这个渠道收集到全国各地几十个高校的招聘公告,而发简历得到求职机会的。有人说,一个个的学校去找很麻烦。其实也不麻烦,“HR网址之家”已经将全国各高校人事处的网站收集起来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省去了我们点击寻找各大学人事处的麻烦,建议大家收藏这个网址。
2)硕博专场招聘会。这类招聘会一般集中于名校聚焦的地方,如北京、上海、武汉等地。现在高校的招聘方式也陆续的主动了起来。
3)如果在学校的网站上找不到招聘信息,不一定他们没有招聘意愿,可能是由于这个大学不重视网站的维护,你可以用谷歌或百度搜索一下这个学校的招聘,没准会有新的发现。
四、赢得应聘机会的方法
1)阅览高校人事处的招聘公告,按照其要求发送电子版简历至人事处邮箱。简历要突出学术功底和特色。有些高校的要求上是招聘博士(其实不一定非要博士的),如果你是硕士不妨也投一投,我之前就碰到这种现象投了简历,结果这个本科院校非常希望我去那。当然学术水平也要有。除了看这个网站上人事处的招聘信息外,你还要留意一下各高校的动态信息,以获取最新的招聘动态信息。
2)招聘公告一般在年底最迟在2月就会公布,这时是最佳的投递简历机会。
3)如果简历没有回应,你需要打电话确认。不用怕,就是要打。如果连打电话的勇气都没有的话,怎么过面试呢?
4)合理整理各方面关系。如导师的关系。如果导师在学校有较高的行政职务而且人脉又很广的话,一个电话就可以搞定了。
5)如果你有心仪的高校,不妨到网站上进行人肉搜索,搜出这个学校几个教师的email或者电话号码或者QQ号,有些学校的选课信息系统是公开的,从中能寻找到教师的个人信息。在过节的时候给他们发送信息,谦虚求问,运气好的话,会有热心一点的老师回答你的问题。
6)学校教授推荐。如果您能认识高校的教授,学校也正在招聘这方面的人才,教授推荐的方式效果很好。
五、面试如何发挥
1)面试的程序一般是这样的。通过你面试的时间->初试(专业笔试)->复试(讲一节课)->人事处访谈或等通知。
2)合理调整好你的行程,以免耽误面试的时间。我曾经为了等一个学校的面试通知,放弃了一个项目的机会损失了1W元,结果这个学校却在项目完成后的时间通知我面试。杯具。
3)初试,至少要准备过这一关。
4)复试,一般要有出彩点。作为应届毕业,没有经验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去尝试。我在面试试讲这一环节精心设计,转承启合,抓住听众的眼球,下足了功夫。有位高校系主任对我的评价是“具备了博士的视野,让我感觉如沐春风”,虽然我现在没去那个学校,但依然跟那个系主任成为了忘年之交。
5)人事处访谈。你可以大胆地咨询有关编制、工资的问题。
六、功夫在诗外
1)如果您还没毕业,需要抓紧时间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在中国现行的评价体制里,论文一定要有,质量没有,数量也一定要有。
2)高校应聘除了学术,还要试讲。讲课的环节一定要从研一开始锻炼。有人在课堂上一直抱怨老师讲得不好,而我经常是在想如果我是老师,如何讲这一堂课。这样我们间接的就会学到讲课的技巧。
3)要敢于投简历。有时候海投是必须的。看见机会就一定不要放过。
4)合理利用现有网络平台,如全国高校人事处的网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10-14
后者的话,我知道两个学姐的例子,给你说一下
一个本科在普通一本读表演系,身高相貌都中上,性格开朗,很会处理人际关系,大学毕业就被一个大专挖去做那种礼仪课的老师。
一个在一个普通211读了硕士,专业成绩优秀。毕业之后去他们城里一个三本当上了老师。
前者的话……
现在要当个211的大学老师,都是博士,好的985,土鳖博士都不要的。主要是现在博士太多了……
985的,再举个“别人家的孩子”的例子:
一个读哲学的师兄,在国内最好的两所大学之一读完博士,在德国留学六七年,取得一定的学术成就,母校求他回来做副教授,他说,让我再多学几年……
如果真要进高校,先考研,找好的学校读博,争取国外留学机会,多发论文吧。
ps:说的都是文科高校教师的情况。理工科、商科不是特别了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