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八小时外不能饮酒是否有法律依据?

如题所述

该“禁酒令”明确规定,县内公务活动,一律禁止提供任何酒类,一律不得饮用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的任何酒类。“禁酒令”还规定,公职人员不论是正常上班还是节假日值班、执勤或工作日八小时外一律禁止饮酒。
法律分析
公职人员酒后驾车与普通人一样,被依法判处刑罚的,会被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但是情节严重,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同时构成其他犯罪情形的,按照处罚较重的进行依法处罚。喝酒的危害1、刺激胃黏膜大量饮酒首先会让胃遭殃。酗酒者隔天醒来,往往是胃最先感到不舒服,这是因为酒精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长期饮酒,高浓度的酒精在胃内停留,易致糜烂性胃炎和消化道出血。2、伤害肝脏 酒精进入人体后需要通过肝脏代谢掉,所以,过量的酒精会直接损害肝脏健康。长期大量饮酒,患上酒精性肝病的风险会明显增加;短时间内狂饮或者短期内(3天以上)连续每天大量酗酒,可引起急性酒精性肝炎,甚至出现急性酒精中毒,从而导致死亡。根据酒驾和醉驾的不同情节,法律规定判处一千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的罚款,或者扣留驾驶证,拘留,吊销驾驶证,终生不得获得驾驶证等。酒后驾驶营运车辆,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所谓醉酒驾车,指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为醉酒驾车。醉驾是指因饮酒而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20毫克就算酒后驾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8
作为公务服务的提供者,公职人员相比普通民众要承担更多的义务,也符合现代公权伦理。但是,将禁酒令延伸到“八小时之外”,牵涉到的公职人员权利保障和义务界限问题,值得探讨。

无论从法律还是情理上来说,“八小时之外严禁喝酒”都说不过去。说到底,饮酒本身只是生活的一种自然形式,这种行为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是当把这种行为放到日常行政的公共领域时,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公款吃喝腐败、影响效率等才是禁酒令应禁的对象。

而“八小时之外”,当公职人员恢复了自然人的身份,暂时切断了与公共领域的联系,饮酒所带来的对公共领域的负面影响也失去了土壤。公职人员也不是机器,作为一种生活乐趣,让公职人员在私人领域拥有饮酒自由,实在不必视同洪水猛兽。

分清公职人员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界限,不仅是对公职人员的权利保障,也是对政令尊严的维护。对于一项政令而言,发布施行只是第一步,只有贯彻执行下去,才是真正获得了生命。具体到庆城这条“最严禁酒令”,在八小时之外,当地又该如何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是否能承担得起为此而付出的行政成本,这些显然都应在考量范围之内。

从实践来看,即便工作时间禁止饮酒早已成社会共识,但现实中,一些公职人员通过种种方式变通继续“过酒瘾”的案例并不少见,各级监管部门为此也付出了不小的监管成本。

如果“最严禁酒令”只是写在纸上,并无任何配套监督措施,这对于当地行政法规的权威性也是一种消解,好事没办好,反而助长了形式主义之风。

除痼疾固然需要用良药、猛药,但是,剂量也需掌握好。如庆城县这般,要求工作日“八小时之外”禁止饮酒的情况,有失严苛。政令施行,自古讲求宽严相济,让禁酒令真正发挥作用,同时又不滥用,就需要把握好度。
第2个回答  2020-10-08
公务员相比普通民众要承担更多的义务,也符合现代公权伦理。但是,将禁酒令延伸到“八小时之外”,牵涉到的公职人员权利保障和义务界限问题,值得探讨。

无论从法律还是情理上来说,“八小时之外严禁喝酒”都说不过去。说到底,饮酒本身只是生活的一种自然形式,这种行为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是当把这种行为放到日常行政的公共领域时,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公款吃喝腐败、影响效率等才是禁酒令应禁的对象。

而“八小时之外”,当公职人员恢复了自然人的身份,暂时切断了与公共领域的联系,饮酒所带来的对公共领域的负面影响也失去了土壤。公职人员也不是机器,作为一种生活乐趣,让公职人员在私人领域拥有饮酒自由,实在不必视同洪水猛兽。
第3个回答  2020-10-08
这个应该没有法律依据,但是可以根据各地方的不同,结合实际,按文件执行
第4个回答  2020-10-08
没有,地方性规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