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湖每年都捕300万斤鱼,那为何资源一直没枯竭呢?

如题所述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诞生出了无数个不同的传统风俗,这些民族风俗分布在全国各地,由于区域性的不同,导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在东北地区,总会出现不少令人流连忘返的景区,其中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雪乡之外,查干湖的存在在这些年,也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

由于这些年查干湖的完美转型,每逢12月末的冬捕,则吸引了不少全国各地的游客。

在查干湖冬捕期间,人们总会看到十分壮观的场景,毕竟浩浩荡荡的人群和设备,以及捕鱼场面难得一见。

查干湖日益火爆,除冬捕场面外,头鱼拍卖备受关注

早在前几年,查干湖由于一些节目的支持和各种宣传之后,就开始有大量的游客阿里到这里。

本身查干湖作为国家自然保护区,景色优美、环境也不错,而冬捕的历史也有一千多年,早已成为文化遗产。

以前查干湖的捕鱼活动还没那么火爆,居住在周围的人们,基本上都会依靠查干湖丰富的鱼类资源生活,当初也没那么多的游客。

自从查干湖的名气越来越大之后,也慢慢形成一个巨大的经济链,其中大头鱼的拍卖总会让人大吃一惊。

据悉,在2019年查干湖冬捕期间,这条头鱼就被售到296万6666元的价格,而这一数据早已刷新了历届拍卖活动。

面对这个天价数据,不少人认为近300万买一条鱼,其实很不值啊,毕竟这只是看似很普通的鱼而已。

实际上,“头鱼”的存在象征着美好的意思,头鱼拍卖只不过是富人们开销的一个活动而已。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之下,查干湖冬捕的历史底蕴似乎在逐渐减少,不仅是因为炒作问题,还有查干湖的胖头鱼的问题。

查干湖“洗澡鱼”负面新闻频出,为何每年都不会减产?

按照历史上的查干湖冬捕来看,那时候都是捕捞的野生鱼类,其中胖头鱼的数量较多,而查干湖胖头鱼也成了人们的关注点,尤其是以每年捕捞的量为主。

据悉,以前查干湖由于过度捕捞,鱼类资源逐渐减少,后续在1992年期间,当地人在查干湖投入65万斤鱼苗并禁渔三年,随后每年都会投放大量鱼苗从而确保有鱼可捕。

可是每年捕捞量都会在30万斤左右,另外这些鱼类都是在四五斤左右,个头都差不多大,这就让人有点好奇了。

毕竟一条五六斤的鱼需要花费两左右的时间才能长成,而每年查干湖都有那么高的产量,甚至还比往年高出很多,难免会让人怀疑事先在秋天投入,然后冬天捕捞上来。

其实对于这种做法,网上总会出现一些争议,有人认为这样的做法没啥好处,运费高不说,鱼在投入、运输的时候也会出现死亡,“洗澡鱼”肯定得不偿失。

不论是不是“洗澡鱼”,大家并不希望传统的民俗变了味,一直传承下去才行,而不是一昧为了利益而去做出这种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3
因为鱼的繁殖能力是很强的,捕鱼之后,鱼还会继续繁殖,所以资源一直没枯竭。
第2个回答  2021-02-23
因为查干瑚本身特别大,里面的鱼类资源特别丰富,每年都会在里面放入一些鱼苗,在捕捞时网采用的也是大网,会让小鱼们漏掉,捕捞的都是多年长成的大鱼。
第3个回答  2021-02-22
因为查干湖每年在开河之际都会撒大量的鱼苗,完全能够供应每年的捕捞数量。另外,平时查干湖对于湖中的鱼,照顾地比较精心,鱼的成活率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