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度数是怎么计算的?

如题所述

光的折射,叫屈光。
本文是在眼屈光学范围进行的论文。眼屈光学是研究眼屈光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眼屈光学是视光学的一个分支。视光学是视觉和光联系起来,并研究其中规律的一门科学。目前
温州医学院等高等学校开设了视光学专科。

透镜的折光能力,叫聚散度,又称屈光力,以屈光度为单位[diopter,D],通常用D表示。透镜的屈光力在数值上等于焦距[以米表示]除1。如透镜的焦距为2米,透镜的屈光力等于0.5D;透镜的焦距为3米,透镜的屈光力等于1/3D。
眼睛能看远看近是由于
睫状肌的收缩与放松引发晶状体的凸度改变而达到的,眼的这种能力叫调节能力。睫状肌完全放松时,晶状体会处于最平坦状态,我们称此时眼处于非调节状态。 

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时:若从眼前有限距离的某点A发出的光经过眼屈光介质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焦点,则称这只眼为近视眼,称点A是这只眼的远点;若外界向眼后某点B射来的光经过眼屈光介质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焦点,则称这只眼为远视眼,称点B是这只眼的远点;若外界平行光经眼屈光介质后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焦点,则称这只眼为正视眼,可以认为平行光是从无限远的一点C发出的,称C点为这只眼的远点。由近视,正视,远视定义可知,近视眼远点在眼前有限远处;正视眼的远点在眼前或眼后无限远处;远视眼的远点在眼后有限远处。

远点与眼的距离[以米表示]除1就是眼屈光度的数值。远点在眼前的要在数值前加上负号;远点在眼后的要在数值前加上正号。例如,一只近视眼睛的远点离眼0.5米,所以这只眼的眼屈光度为-1/0.5=-2D;远点离眼2米的远视眼眼屈光度为+1/2=+0.5D;对于正视眼而言,远点离眼a米,a为正数且无限大,所以正视眼的眼屈光度等于1/a=0D.
而屈光统计发现眼屈光度为0的眼为极少数,所以日常并不以0D为正视标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31
近视度数是通过屈光度来计算的。外界的光线或物体的反光,经过眼球的屈光系统(相当于一个透镜)折射后形成焦点,正常状态下焦点正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而近视者焦点在视网膜前面一定距离。焦点距离眼球的长度称为焦距,单位为米。焦距的倒数就是屈光力度数,以D为单位。比如两米的焦距产生的近视度数就是0.5D即50度,0.5米的焦距产生的近视度数就是2.0D,也就是200度。
现在近视的人越来越多,且年龄越来越小,而近视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而及时发现近视及时治疗,是很有必要的。一般医生建议发现近视,应及时纠正不好的用眼习惯,并且配合每天口服乐睛视力营养素,补充眼睛的全面营养,从根本上控制或者改善近视,从而减少近视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第2个回答  2019-10-07
近视度数是根据你在特定距离内,所能看到的事物,清晰度来计算的。
第3个回答  2019-12-23
首先需要知道你的远点,远点距离的倒数乘100就是眼镜度数
第4个回答  2019-10-06
近视度数有专门的仪器来计算度数,不肉眼来看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