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平城是怎么来的?

如题所述

一、起源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娄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据考证,平城建立城邑很可能是战国赵武灵王置雁门郡后,汉高祖六年的筑城活动,只是在原来基础上的增筑,绝非创建。因此,大同城池的修筑可以追溯到2300多年前。

二、成名

秦汉时期的平城是雁门郡所辖的县城,属并州刺史部,汉高祖“七年(前200年)攻韩王信马邑,信因与谋反太原。高祖自往击之。会天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遂至平城,匈奴围我平城,七日而后罢去。”这是大同立邑最早的确切文献记载。由于著名的“白登之战”,平城闻名天下。西汉中后期,在此设置了雁门郡东部都尉治所,驻有边兵,抗击匈奴,平城成为长城内的军事重镇。秦汉平城县遗址在今御河西岸,距马铺山西南七里的操场及其周围一带。结合大同市城区地下原始地貌、汉代的文化层堆积、附近汉代墓葬分布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认为汉平城县遗址分布范围集中在大同明府城以北的操场城及其以南的明府城北墙间一带,但不是操场城的全部,也不是向南延伸至明府城北墙之间的大部分区域。城址轮廓大致为横向的长方形,东西长近980米,南北宽约600米,与汉代边疆地区县一级城址规模相当。

三、建都

公元386年,北魏王朝建立。公元398年,由盛乐迁都到平城,北魏王朝结束了十六国时期分崩离析的混乱的局面,统一了北中国。七月“迁都平城,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拉开了平城建设的序幕。经历道武帝初创,元明帝、太武帝改扩建,孝文帝臻于完善,历时96年,发展成为当时中国北部政治、军事和文化的中心。平城分为宫城、外城、郭城三部分:宫城是道武帝迁都的汉平呈县,分为东宫和西宫;外城是道武帝在天赐三年筑的方圆二十里的城垣;郭城即明元帝所筑的周回三十二里的外郭。

(1)宫城

北魏平城的宫城即汉平城县城故址。道武帝自盛乐迁都平城,太武帝“截平城西为宫城”,所指均为秦汉时期的平城。道武帝迁都伊始,便对宫城进行了大规模的营建,宫城建设是从西宫开始的,天兴元年至六年(398―403年),先后建成了天文殿、太庙、太社、天华殿、西武库、中天殿、云母堂、金华室、西朝阳殿等。天赐元年(404年)冬十月筑西宫,在旧城垣的基础上对西宫城垣作了增筑。道武帝在世时,就开始营建东宫。修筑了紫极殿、玄武楼、凉风观。太武帝即位后,改建原来的东宫为万寿宫,修建了永安殿、安乐殿、临望观、九华堂。延和元年(432年)七月筑东宫,也是对旧城垣进行修筑。宫城是都城的核心部分,北魏平城很特别,它不在都城内的中央,而在其北。因平城地势北高南低,为体现上上之位,故宫城在北。宫城是皇上居住的地方,不与居民混于一体。

(2)外城

平城的外城,又称内城、中城,建在宫城之南,大致在大同明府城南城墙一线,这一线正好是北魏平城外城的南城垣,始建于天兴二年(399),北魏的外城是规整的长方形,周回20里,标志性的12座城门,每面3座。三横三纵,组成大小里坊,形成“百堵齐矗,九衢相望,歌台舞榭,月殿云堂”。据考古部门多年考古确认,今大同北城墙中部发现有早期的夯土墙体,早、中、晚、三期墙体相互倾斜挤靠叠压,早期墙体夯土应为北魏时期的夯筑墙体,也就是说平城外城即大同明代府城,北距平城宫城约为400米的距离,这种将宫城与外城分开建造,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中的特例。

(3)郭城

北魏平城的郭城,《魏书?太宗纪》载:“泰常七年(422年)秋九月辛亥,筑平城外郭,周回三十二里”。郭城略成方形,开四门,据考古发现,平城郭城的南墙应在明堂和外城南墙的区域内,即在今明代府城南墙和柳航里之间。东墙应在御河以西,北魏平城在汉平城的基础上向西南扩展了相当大的面积,从而使整个都城的重心向西南移动了近十里,说明平城郭城在外城和宫城的西南面。平城郭城的建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平城愈来愈多的居民居住,同时加强了对宫城和外城的防御。

至此,大同平城在华夏大地上站稳了脚跟,为今后大同古城的建设留下了宝贵的根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