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虐的小麦白粉病,是如何发生的?最有效的防治办法是什么?

如题所述

连续5天的连阴雨,简直让粮食主产区的冬小麦经历了一番炼狱折磨,白粉病如同农户的梦魇,突然而至,发病迅速,短短3天的时间,就席卷了整块的小麦田。

从小麦中下部的叶片开始,直至顶端的麦穗,无一不是一层白蒙蒙霉层,煞是触目惊心!

欲知田间实情,请先看几张照片。

第一张:叶片上布满了白色的、灰褐色的霉层,这是小麦白粉病在湿度大的气候条件下特有的表现形式。

第二张:急速发病的白粉病,已经造成了下部叶片完全发黄。尤其是小麦种植密度大的田块,再加上通风不良,甚为严重。

第三张:病菌顺着小麦茎秆,往上蔓延,在茎秆上已经形成厚厚的孢子堆。长此以往,根部吸收的养分,根部无法正常输送至麦穗上。在这种情况下,小麦的灌浆将无从谈起。

第四张:小麦白粉病已经在麦穗上严重发生,无论是颖壳还是麦芒,都被厚厚的白粉病霉层覆盖。尤其是小麦的旗叶,叶尖部位已经发黄,对于一株这样的小麦来讲,产量已经没有了!

上面的4张小麦白粉病照片,为我们真实还原了2021年冬小麦区的发病严重程度,看到这些,除了触目惊心这4个字之外,我已经找不到更合适的词语来形容了。

小麦白粉病是如何发生的

小麦白粉病病菌存在于秸秆等病残体中,通过雨水和空气传播。该病害发生适温15℃~20℃,低于10℃则发病缓慢,相对湿度大于70%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

近期的连阴雨天气刚好早就了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环境,才导致小麦白粉病的大发生和流行。

它主要危害小麦叶片,其次是茎杆和麦穗。发病初期,在下部叶片上形成圆形或者椭圆形病斑,上面附生灰褐色霉层。

小麦病害多由下部叶片开始发病,这是因为营养主要集中供应给麦穗和上部幼嫩部位,相对而言,下部叶片只分配20%左右的营养物质,就会出现对病害抵抗力差的情况。

随着病情的加重,小斑会逐渐融合成大斑,霉层也变为深色,叶片开始发黄、脱落。

小麦白粉病的最有效的防治办法

当前市场上,防治小麦白粉病常用且有效的化合物以三唑类为主,包括戊唑醇、丙环唑、氟环唑、己唑醇和苯醚甲环唑等,再使用这些药剂的时候,有三点是要注意的。

    1、务必加大用药量,可以把杀菌剂的用药量提高至平时的1.5倍;2、务必加大用水量,可以使大量的药液对病菌进行冲刷,最好是一亩地至少2桶水;3、务必加入渗透剂,这是增加药效最快的途径。

其实,2021年小麦白粉病的发生是很突然的,即使前期进行了预防,仍有病害发生,只是相比未预防的小麦发病稍轻而已。出现这种情况,小麦白粉病发病重的田块减产的事实已经形成,只能够希望通过这一次打药,把损失降到最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10

目前,小麦已经进入产量,到了决定性时期,但发生了很多地块白粉,对今年小麦的高产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小麦一旦感染白粉病,就很难完全控制。今天的篇介绍了面粉粉病的有效预防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面粉白粉病是常见的病害,基本上会发生一些种植小麦的地区,主要是危害叶子,从外面看很好区分。刚开始感染病害的时候,叶子上会有很多白色的真菌。随着病情的严重,这些小点慢慢变成椭圆形的真菌,轻轻吹来,白色的真菌就会随风飘散。

面粉白粉病不能在温度过低时发病。例如,每日平均气温低于10度对发病不利。适合发病的温度通常在15-20度在农业生产中,面粉粉病也比较容易预防和预防,主要有以下5点。选择抗病品种,这一点不详细说明。不仅是白粉病,小麦的其他常见病也可以通过它来预防。不要过度种植。如果种子量太大,大麦芽太多,小麦生长势头不好,抗病力低,一旦有感染白粉的病株,就容易传染。请不要使用太多氮肥。

面粉粉病会侵犯小麦植物的地面上各器官,但以叶为主,发病严重时,迎角和网也会受到伤害。刚发病时,叶面出现1 ~ 2毫米的白色霉菌,然后从圆形逐渐扩大到椭圆形的白色霉菌,霉菌的表面有一层白色粉末,有外力或振动就会马上散开,这种粉末就是其菌丝和分生孢子。后期的病部真菌层由灰白色变成浅棕色,病盘中散落着针大小的小黑颗粒,即病原体的肺囊外壳。

据说氮肥有助于小麦的生长,但如果使用太多,麦苗就会长得茂盛,得了白粉病就会加重。从源头上预防。例如小麦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田里的自生小麦。因为这些病菌要潜伏在自生小麦中,等到第二年危及新季节的小麦。正如大家在农业防治方面所说,药剂是这样预防的,白粉病预防剂是常见的药物,如三唑仑、苯科普唑等发病初期喷雾预防治疗,严重的话,每隔一周放置两次以上可以提前预防,同时还可以同时治疗锈病和红色霉菌病。

第2个回答  2021-05-10

小麦白粉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病害,多多少少发生在基本种植小麦的地区。主要危害叶子,容易和外界区分。当疾病第一次感染时,叶子上会有许多白色的霉斑。随着病情的加重,这些小点会慢慢变成椭圆形的霉斑,然后轻轻一吹,这些白色的霉斑就会随风飞走。

温度过低时小麦白粉病不利于发病。比如日平均气温低于10度,对疾病不利。适合发病的温度一般在15-20度,大概就是这个时候。此外,如果某个地区一年四季都很干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会使白粉病的病情加重。相反,如果遇到持续下雨的天气,雨水会冲走白粉病的分生孢子,控制一些病害。

在农业生产中,小麦白粉病也更容易防控,主要包括以下五点:

在农业生产中,小麦白粉病也更容易防控,主要包括以下五点:

1.抗病品种的选择不必细说,不仅是白粉病,小麦的其他常见病害也是如此。

2.不要种得太密。如果种植量太大,小麦苗太多,小麦长势不好,抗病性低。一旦有感染了白粉病的植物,就很容易感染。

3.不要使用过多的氮肥。氮肥虽然有利于小麦的生长,但施多了也会导致小麦幼苗生长旺盛,一旦感染白粉病加重。

4.从源头上做好防范。比如小麦收获后,及时把田里的原生小麦除掉,因为这些病菌会潜伏在原生小麦中,危害来年新的季节的小麦。

5.以上都是从农业防治方面。据说防治白粉病的化学物质非常普遍,如三唑酮、苯丙甲草胺等。,可以在发病初期喷洒。严重的话,可间隔一周使用,进行二级或多次预防,也可用于早期预防,还可同时治疗锈痂。

至于小麦白粉病的成因和预防方法,小帮手先说这么多。

第3个回答  2021-04-27
小麦白粉病的流行主要与气候条件、栽培管理和品种抗性有关。小麦白粉病可以发生的温度范围为0~25℃ ,最适温度为15~20℃,10℃以下发生缓慢,25℃以上病害发生受到抑制。阴雨天多、湿度较大、光照不足时易流行危害。小麦播种过早、群体过大、偏施氮肥的田块发病重。小麦白粉病的防治应在未发病时进行预防,或发病初期,用药剂防治效果较为理想。可结合防治小麦吸浆虫、麦蚜,每亩用粉锈宁有效成分7~10克,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100克,或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克,对水30~50公斤喷雾防治,喷雾时注意打透植株下部叶片。注意用水量较为关键,同剂量、同一药剂用水量不少于30公斤,防治效果明显,时隔7~10天再喷一次,以增强防治效果。
第4个回答  2021-04-27
发生的原因是降雨频繁,此时小麦正处于孕穗灌浆期,没有及时挖沟排水,加上小麦种植密度过大,施氮肥过多,田间郁闭,湿度偏高,从而导致小麦白粉病发生。防治方法是选用抗白粉病品种种植,实行宽行窄株种植,使小麦地通风。加强水肥管理,施足基肥,适时追肥,适量施用氮肥,防止氮肥施用过多,提高小麦抗病性能。种植密度合理,防止种植密度过大。在秋季直至春初干旱时期,要适时浇水,确保麦苗茁壮成长,提高抗病能力;在春末雨水逐渐增加后,要及时开挖排水沟,适时排水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