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有没有严重的违背历史事实?

都说古装剧有的时候背离历史事实,你觉得《长安十二时辰》存在这个问题吗?

我觉得《长安十二时辰》还原了历史的真实,并没有严重的违背历史事实。

我有以下的依据:在平日的长安城,要宵禁的。每至夜晚来临,西市击鼓300声,以警告行人不准外出上街。唯有一年一次的上元节,12个时辰内方可通宵达旦的狂欢。上元节让这片盛世乐土,成为了不夜城。这非常是契合历史依据的。

长安城正如一个棋盘,东西14条,南北11条,108坊的居民区组成了长安的肌理。而东市和西市之间贸易街区错落有致、极具层次感。盛唐时期的长安,汇集了全世界最多样的物品、物种丰富、文化多元,也印证了当时商业的极度繁盛。

《长安十二时辰》不仅有政治斗争,搏击武术、风土人情、歌姬表演、节日庆典、行政创新等元素,皆涵盖其中,宛如一部盛唐百科全书。

在细节的考究上,人物礼仪、表情和话语皆经过精致的修整,消失千年的唱喏和叉手礼重现于世。《十二个时辰内》的成功,正是历史正剧的成功。

最后贺知章,杨贵妃,李林甫,安禄山等人就不必说了都是真实的。李泌,元载,王韫秀,陈玄礼,张小敬也都是真实的,后记里有他们的故事,还有安禄山在长安的联系人刘骆谷也是真实的,而且人物形象与历史大致吻合。

我觉得《长安十二时辰》是继《猫妖传》后又一部真切反映了唐朝的真实生活画面的影视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4
《长安十二时辰》剧情很好,演员也演得很好,但这个故事写的不是唐代的长安。第一点,街市不是唐代的街市,唐代在大街上是没有店铺的,因为街道两边都是高墙,主要的买卖在东市和西市,各个坊内的买卖在唐代也不是店铺形式摆卖的;第二,唐代长安的街道都比较宽,长安朱雀街宽约150米,其它其他的主街道都是一百二十米左右,车道和人行道是分开的,特别是执行公务的中间车马道是畅通无阻的,所以这个故事放在那种街道上就不成立了;第三是这样的故事不可能发生,也不可能有张小敬这种神一样的人,张小敬比抗日神剧中的神人还神,抗日神剧中的神人一天能杀几个鬼子?张小敬一天杀了多少?
第2个回答  2019-07-05
因为这部电视剧的原型是小说,虽然说有历史的依据,也有切切历史的部分,但是没有办法做到完全的真实,因为毕竟没有办法去考证嘛。
第3个回答  2019-07-05
里面很多人物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背离历史事实倒也谈不上,但是可能不是真实的历史事件而已。
第4个回答  2019-07-05
《长安十二时辰》比起其他古装剧最好的一点就是不注水,剧情紧凑,还有就是发饰、妆容和行李都很讲究,看来导演和演员很认真的在对待这部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