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效度,什么是信度? 效度高,信度一定高?还是反了?

什么是效度,什么是信度?
效度高,信度一定高?还是反了?

一、效度

效度是测量的有效性程度,即测量工具确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特质的程度,或者简单地说是指一个测验的准确性、有用性。效度是科学的测量工具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在社会测量中,对作为测量工具的问卷或量表的效度要求较高。

鉴别效度须明确测量的目的与范围,考虑所要测量的内容并分析其性质与特征,检查测量的内容是否与测量的目的相符,进而判断测量结果是否反映了所要测量的特质的程度。

二、信度

信度(reliability)即可靠性,它指的是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从另一方面来说,信度就是指测量数据的可靠程度。

举例而言,对于“图书馆利用情况及满意度调查问卷”的第一部分第1题,若对同一个人相隔3天,问同一个问题,若第一次回答,被调查者选择A、第二次回答选择C、第三次回答选择D,则说明对于该问题调查结果的信度低,因为调查结果的差异较大。

若三次都选择相同的答案或者差异较小的答案,则在排除系统误差的条件下,说明调查结果的信度较高。

【小结】效度高,信度也高;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反之,信度低,效度也低。效度低,信度不一定低。

扩展资料

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又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信度主要回答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效度主要回答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问题。

效度和信度的关系可以用测量值的构成公式O=T S R来理解。如果测量是完全有效的,即0=T,S=0,R=0,此时测量必然是完全可信的,若量表的信度不足,它也不可能完全有效,因为有O=T R。

如果量表是完全可信的,可以达到完全有效,也可能达不到,因为有可能存在导致误差,虽然缺乏信度必然缺乏效度,但信度的大小并不能体现效度的大小。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量应具有足够的效度和信度;从实践的观点来看,一个好的量表还应该具有实用性。实用性指量表的经济性、便利性和可解释性。

一般来说,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效度都必须建立在信度的基础上;但是没有效度的测量,即使它的信度再高,这样的测量也是没有意义的。信度和效度的关系有如下几种类型:

①可信且有效

这种问卷准确地反映被调查人员的真实态度,问卷中的题目是和调查目标紧密关联的。这种情况如图8-8(a)所示,图中(x,y)所在的实心点表示要测量的现象的真实情况,其余点表示经过调查所得得测量结果。若调查结果能真实地反映所调查的对象,测量的误差较小,则说明问卷调查的结果是可信而且有效的。

②可信但无效

这种问卷调查结果虽然能准确地反映被调查人员的真实态度,但问卷中题目与真实的调查目的的关联程度较弱,与调查的目标不相一致。

这种情况表明,虽然调查中所得的结果是可信的,但可能在某些环节上出了差错,例如问卷中题目的设计使得所有的被调查人员都出现了理解的偏差,从而出现了系统性的偏差。

③不可信亦无效

在这种情况下,统计调查的结果分布较为分散,是难以从调查问卷中得出有效结果的,这是测量中应避免的类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效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6
  效度(Validity)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效度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效度分为三种类型: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和结构效度。
  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一般多以内部一致性来加以表示该测验信度的高低。信度系数愈高即表示该测验的结果愈一致、稳定与可靠。系统误差对信度没什么影响,因为系统误差总是以相同的方式影响测量值的,因此不会造成不一致性。反之,随机误差可能导致不一致性,从而降低信度。
  信度主要回答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效度主要回答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问题。
  效度和信度的关系可以用测量值的构成公式O=T S R来理解。如果测量是完全有效的,即0=T,S=0,R=0,此时测量必然是完全可信的,若量表的信度不足,它也不可能完全有效,因为有O=T R。如果量表是完全可信的,可以达到完全有效,也可能达不到,因为有可能存在导致误差,虽然缺乏信度必然缺乏效度,但信度的大小并不能体现效度的大小。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从理论的角度来看,量应具有足够的效度和信度;从实践的观点来看,一个好的量表还应该具有实用性。实用性指量表的经济性、便利性和可解释性。
  一般来说,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效度都必须建立在信度的基础上;但是没有效度的测量,即使它的信度再高,这样的测量也是没有意义的。信度和效度的关系有如下几种类型:
  ①可信且有效
  这种问卷准确地反映被调查人员的真实态度,问卷中的题目是和调查目标紧密关联的。这种情况如图8-8(a)所示,图中(x,y)所在的实心点表示要测量的现象的真实情况,其余点表示经过调查所得得测量结果。若调查结果能真实地反映所调查的对象,测量的误差较小,则说明问卷调查的结果是可信而且有效的。

  ②可信但无效
  这种问卷调查结果虽然能准确地反映被调查人员的真实态度,但问卷中题目与真实的调查目的的关联程度较弱,与调查的目标不相一致。如图8-8(b)所示。这种情况表明,虽然调查中所得的结果是可信的,但可能在某些环节上出了差错,例如问卷中题目的设计使得所有的被调查人员都出现了理解的偏差,从而出现了系统性的偏差。
  ③不可信亦无效
  在这种情况下,统计调查的结果分布较为分散,是难以从调查问卷中得出有效结果的,这是测量中应避免的类型。如图8-8(c)所示。
第2个回答  2015-06-30
信度系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一般多以内部一致性来加以表示该测验信度的高低。信度系数愈高即表示该测验的结果愈一致、稳定与可靠。系统误差对信度没什么影响,因为系统误差总是以相同的方式影响测量值的,因此不会造成不一致性。反之,随机误差可能导致不致性,从而降低信度。信度可以定义为随机误差R影响测量值的程度。如果R=0,就认为测量是完全可信的,信度最高。信度主要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即测验结果是否反映了被测者的稳定的、一贯性的真实特征。和信度相关的一个概念是效度,信度是效度的前提条件。信度只受随机误差的影响,随机误差越大,信度越低。因此,信度可以视为测试结果受随机误差影响的程度。系统误差产生恒定效应,不影响信度。
效度(Validity)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效度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效度分为三种类型: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和结构效度。效度是科学的测量工具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在社会测量中,对作为测量工具的问卷或量表的效度要求较高。鉴别效度须明确测量的目的与范围,考虑所要测量的内容并分析其性质与特征,检查测量的内容是否与测量的目的相符,进而判断测量结果是否反映了所要测量的特质的程度。
求采纳追问

效度高,信度一定高?

还是反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10-22
1.效度以信度为基础
信度与效度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效度以信度为基础,有效的测量必须是可信的测量。就像一个同学的考试成绩一样,一次考试考得很好,能不能说这位同学的成绩很好呢?其实通过一次考试是不能判断成绩好坏的,要多测量几次,若每次都考得好,才能说这位同学的成绩很好。又如,调查者想了解大家对授课教师授课情况的看法,可是每次测量的结果都不一样,测量结果一会儿是非常好,一会儿又是一般,一会儿又是很糟糕,那么则说明调查者的测量有问题,没有信度。
2.信度高时效度不一定高
信度只是效度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其充分条件。一个信度高的调查并不等于效度也高。信度只解释资料的真实可靠性,并不能解释这项资料与研究对象是否相关及相关的程度多大。例如,调查者想了解大家对授课教师授课情况的看法,每次测量的结果都一样,就说明它的信度高。但是,如果这份问卷中所设计的问题都是与这名教师授课无关的问题(如你对这名教师的相貌满意吗?你对这名教师的年纪满意吗?),即使最后每次测量的答案都一致,也说这样的测量没有效度,因为它没有打中调查者需要的“靶心”。
3.效度高时信度一定高
效度问题更直接地影响整个调查的价值,如果量表或问卷的设计不能充分显示所要调查的主题,那么整个调查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对调查结果进行效度分析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量表或问卷只有同时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才能保证调查结果是可靠的和有用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