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腰椎管狭窄?

如题所述

腰椎管狭窄是指椎管由于各种不同病理原因,所发生了骨性的或者是纤维性的管腔狭窄,压迫了神经根或者是马尾神经而引起的腰痛、下肢痛、下肢的麻木无力以及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患者的症状可轻重不一,有的症状比较轻微,严重者可以有下肢不同程度的瘫痪和二便功能的障碍。腰椎管狭窄一般可以分为中央椎管、侧隐窝和椎间孔三部分的狭窄,是由硬膜囊神经根、硬膜外脂肪和血管动组织所占据的骨性纤维管道。腰椎管狭窄大多数为继发性,主要是由于椎间盘的突出,椎静脉和椎板黄韧带的增厚,小关节突增生,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体的滑脱、腰部不凉滑脱,以及神经根增粗,增大、充血、黏粘、水肿等因素所造成的。腰椎管狭窄,一般发生在腰四、和腰五、骶一较多。腰椎管狭窄是腰椎管内对椎间盘突出、韧带肥厚、骨质增生等一系列因素造成的椎管内容积变小,造成的神经压迫,引起的间歇性跛行和下肢的神经放射痛为主的一系列综合征。病理特点是间歇性跛行,就是走的时间长就需要停下来休息,产生下肢发沉、发胀、发痛的一系列症状。这个病变是循序渐进的,随着时间的延长从走几里地到走几百米到走几十米到走到十几米,随着病情逐渐加重的过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10
腰椎管狭窄,在临床中称为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 LSS),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椎管是由多个脊椎的椎孔连接形成的通道,对其间脊髓神经起保护作用,脊髓神经束(神经根)经椎间孔出椎管分布至躯体和四肢形成周围神经,从而支配肢体的运动、感觉功能。
腰椎管狭窄症是因为腰椎管或椎间孔狭窄,压迫到马尾神经或神经根的一种状态,其主要表现为腰背痛、坐骨神经痛,常伴有间歇性跛行症状。椎管中央径≤10mm为绝对狭窄,10~13mm为相对狭窄,侧隐窝前后径在3mm以下为狭窄。
腰椎管狭窄的患者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在发病之后要尽早治疗,需要先通过影像学等检查的方法明确诊断,根据具体的严重程度决定治疗方案,要解除局部神经受压的问题,防止症状加重。

第二,在急性期要卧床休息,不能过多的活动,尽量减少局部机械性的刺激,防止疼痛加重。

第三,在治疗之后如果病情稳定,要适当运动锻炼,避免长时间卧床,否则容易产生并发症,生活中可以多进行游泳等锻炼,不要过度的负重劳累。可以针对性的进行腰背部肌肉的力量训练,增强腰椎的稳定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6-11
腰椎管狭窄指的是先天性的、后天性的因素导致的腰椎管和椎间孔狭窄,进而引起腰椎神经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出现腰痛、腿痛和下肢的症状,伴有神经性跛行的一种综合征。腰椎狭窄的病人通常表现为平静休息时下肢没有症状,而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的无力、酸胀、麻木甚至疼痛,需要蹲下来休息一段时间方能缓解,继续行走,这种走走停停症状在医学上称为间歇性跛行。对于腰椎狭窄病人,长期的腰骶部疼痛和下肢的进行性无力是比较典型的症状。如果狭窄部位压迫到马尾神经的时候,甚至可以出现大小便的异常、性功能障碍。
第3个回答  2022-06-22
发育性腰椎管狭窄是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大部分人开始不出现症状,但到中年以后,由于脊柱的老化或损伤,才会出现椎管狭窄的症状。
后天的腰椎管狭窄,主要是因为腰椎的退化引发。比如脊柱的韧带肥厚、椎体之间的关节增生、椎体滑脱、脊柱外伤等,都可能引起腰椎管狭窄,而对“住户”脊髓产生压迫。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3-08-17
椎管狭窄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椎管狭窄的症状主要是腰腿痛和间歇性跛行。腰腿痛的主要表现是行走后出现腰部不适、下肢放射性疼痛及无力,间歇性跛行指行走一段时间后出现腰腿痛、下肢无力,通过坐下休息、蹲下休息或弯腰休息后症状缓解,然后又可以继续行走,所以叫做间歇性跛行。多数间歇性跛行患者在弯腰之后症状会缓解,往后伸腰的过程中症状加重。腰椎管狭窄的病人在骑自行车的时候,症状可以缓解,因为在骑自行车的时候腰部是前屈的;在坐下休息后症状可能会完全缓解,像正常人一样。腰椎管狭窄在医生口中有一种说法是症状重、体征轻,即病人自述走路之后会出现严重的腰腿痛或下肢无力,但是医生检查的时候,因为病人已经休息,检查时又没有明显的阳性体征,所以说叫做症状重、体征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