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什么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生

如题所述

充分认识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不断完善助学政策体系,大幅度增加助学经费投入,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向全部农村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

建立健全了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安排部分彩票公益金用于普通高中助学,并逐步对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免学费政策,较好地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

但目前我国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多数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尚未得到有效资助。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中原崛起和人才强省战略.

扩展资料:

现提出如下意见:

充分认识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大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寄宿生补助生活费。

对普通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国家助学奖学金,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对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国家助学金等,取得了良好成效。

但是,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偏窄、资助标准偏低的问题比较突出。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4

是因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家庭经济困难上学的问题,始终把解决这一问题作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促进共享发展、促进社会公平的一项重要工作。

经过多年来的持续努力,目前,我国已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和社会各方参与的多元化社会资助政策体系,已经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工作目标。

2017年考入各高校的每一名新生都会随本校的录取通知书收到一本《国家资助助你飞翔》的小册子,该手册专门介绍了高校本专科学生的资助政策,使同学们明白,进入大学以后可以在哪些方面获得帮助。

扩展资料:

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赵建军表示,国家资助贫困生主要有两个保障措施,

(1)是目前全国大多数省、区、县都已经开办了生源地助学信用贷款,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可以向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教育部门提出申请办理贷款,以支付学费和住宿费;

(2)是对于中西部生源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还可以在当地申请新生入学资助,支付入学报到交通费及入学后短期生活费。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国家资助助你飞翔 家庭经济困难学子上学“三不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1-07

充分认识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不断完善助学政策体系,大幅度增加助学经费投入,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向全部农村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

建立健全了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安排部分彩票公益金用于普通高中助学,并逐步对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免学费政策,较好地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

但目前我国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多数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尚未得到有效资助。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中原崛起和人才强省战略.

扩展资料:

现提出如下意见:

充分认识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大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寄宿生补助生活费。

对普通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国家助学奖学金,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对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国家助学金等,取得了良好成效。

但是,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偏窄、资助标准偏低的问题比较突出。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1
一.充分认识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不断完善助学政策体系,大幅度增加助学经费投入,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向全部农村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建立健全了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安排部分彩票公益金用于普通高中助学,并逐步对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免学费政策,较好地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 但目前我国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多数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尚未得到有效资助。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中原崛起和人才强省战略,优化教育结构,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有效手段,对于完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大意义。 二、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 按照“加大财政投入、经费合理分担、政策导向明确、多元混合资助、各方责任清晰”的基本原则,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国家助学金为主体,学校减免学费等为补充,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上基本解决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 (一)建立国家助学金制度。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二)建立学费减免等制度。普通高中要从事业收入中提取4-6%比例的经费,用于减免学费、设立校内奖助学金和 3 特殊困难补助等,具体比例由市、县确定。 (三)鼓励社会捐资助学。要进一步落实、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相关优惠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等面向普通高中设立奖学金、助学金。 三、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和资金来源 (一)资助标准 国家助学金资助面为20%。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具体标准由各市、县结合实际在1000元-3000元范围内确定,可以分为2-3档。 (二)资金来源 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由中央与地方按6:4比例分担,地方分担部分由省、省辖市或重点扩权县(市)按3∶7比例分担,省辖市以下分担比例由各省辖市根据中央和省确定的原则自行确定。 各地可在省下达资助名额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扩大资助面,所需资金由当地财政解决。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5-10-17
人性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