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时间紧迫的人反而更愿意选择游戏来虚度光阴?

如题所述

有时候我们有一个错觉,压力能给我们带来动力。但其实不是这样。压力会从很多方面造成拖延。在压力下,大脑会更容易屈从于诱惑。无论是烟、零食还是游戏,都会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这种多巴胺并不会带来真正的快乐,它激发的是人的渴望系统,它让你误以为做这些事会带来快乐。而人在压力状态下,对能分泌多巴胺的诱惑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力。如果你不喜欢多巴胺之类的说法,更通俗点的理解方式是这样的:压力会产生更多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这是负能量。处理这些负能量本身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意志力和心理资源,就是要消耗正能量。于是我们陷入了这样的怪圈:压力越大,我们越需要时间和精力来放松,那就玩会游戏吧。玩过游戏后回头一看,原本就很紧迫的时间又消失了些,压力更大了,只好继续放松。压力和拖延就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另外,如果玩游戏中你有内疚和自责,那不仅会加重压力,还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好吧,我都已经玩游戏了,那再玩一会又何妨?你越是自责,越是容易自暴自弃,就变成你说的这效果了,明明觉得不好玩,却玩个不停。

怎么办?给你两条建议:

建议之一,是区分渴望和真正的快乐。有时候我们玩游戏或者做其它的事,是因为大脑激发了我们的渴望系统,让我们误以为会带来快乐。但其实不是。如果你能清醒地意识到,并不断提醒你自己这一点,游戏对你的诱惑就会减少些。

建议之二,处理内疚和自责。这个我稍微说得长一点。我们本能地以为内疚和自责是我们对抗拖延症的朋友。我们相信,当我们屈从诱惑或者开始拖延时,需要有一个严厉的自我对我们提出批评和指责——就像孩子的我们的父母和老师所做的那样。我们从不怀疑充斥在成功学和励志小品中的口号:“想成功吗?那就对自己狠一点。”我们也觉得,自己之所以拖延,就是因为对自己不够严厉。于是我们更加自责。可惜这是一种错觉。通常的情况是,当我们在上一次拖延中对自己态度越严厉,下次越可能继续拖延。很多研究表明,内疚和自责会让我们陷入“放纵—自责—更严重的放纵”的恶性循环。内疚和自责会降低我们的自尊,让我们觉得自己懒惰、一事无成,因而更容易放纵自己。内疚和自责也会带来更多的压力,而压力也会让我们更容易屈从诱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3

我举一个来访者的例子,当然,关键信息做了处理。他要做一份简历,已经拖了很久很久。每当他想到这份简历,他就烦躁得浑身颤抖。因为他想要一份完美的简历,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他求职的胜算,可他一想到求职,就觉得那些他仰望的单位不会看上他,会接收他的地方他又看不上。想到这个他就更加痛苦了,他后悔自己过去浪费的时间,也恐惧自己将来会遭受的鄙视……他攒眉怒目,捶胸顿足,要和简历死磕到底,仿佛为了这件事不惜耗尽生命全部的能量。我觉得他太痛苦了,太痛苦了。可惜的是,正如很多有拖延行为的人一样,他一直相信,他的痛苦是「拖延」造成的。换句话说,他以为只要写完他的简历,所有的痛苦就可以烟消云散。暂时吧,直到他很快发现下一件让他痛苦的小事,并重新开始拖延。——比如看招聘信息。也不要责怪游戏、美剧或零食,或生活中其它的诱惑。它们没有魔力,是我们需要止痛片罢了。真正出了问题的,是生活本身。为什么生活对我们来说竟变得如此艰难?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找到一种安定平和的心态,也就比较容易在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事了。我说适当的事的意思,可能是指学习,也可能是指别的事。

第2个回答  2018-01-11

不管做什么事,只有当你看得到希望的时候,你才会努力去做,而当你面前有一座无论怎么努力都翻越不过的大山时,除了放弃好像也没什么可以做的了,为了缓解这种无力感,可能就会找一些精神上的寄托,让自己沉浸其中,以远离现实。虽然有人说,压力越大,动力就越大,但这个压力也是要在你能承受的范围内才行,如果压力远超过你的能力范围,它就会直接把你压垮了。

对于那些时间紧迫的人来说,如果时间还足够他们完成任务,或者时间还足够他们追上其他人,那么他们或许还会拼搏一把,把全身心投入到这件事里。但是当时间越来越紧迫,紧迫到他们已没有任何机会可以完成这个任务,或者追赶上前面的人的时候,放弃就是唯一也是最好的选择了,就算不放弃,最终也是徒劳无功。

努力了这么久,最后不得不放弃,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到很无奈,因此想要逃离这种现实。于是就在寻找逃离现实的途径,而游戏世界就是一个很好的去处。在游戏里,所有人都是同时起步,只要你刻苦努力去拼,还是有很大可能会跑在多数人前面。当你领先其他人的时候,游戏世界会给你带来大量的荣誉感和满足感,这是与现实世界截然相反的。原本在现实世界里奢望的东西,在这里都得到了,于是也就更加不想离开。

这就是为什么时间越紧迫的人反而更愿意选择游戏来虚度光阴了。

第3个回答  2018-01-03

一是价值感低能耗也低的「琐事」。这种事人往往不刻意去做,在有精力时顺手做掉。有阵子我用了个很差的洗衣机,为了不伤衣物,很多衣服需要手洗,那时在洗衣服这件事上我就经常拖延,后来换了个好的洗衣机,洗衣服变成了一件只需随手往洗衣机里一扔的小事,从此以后就再没有拖延不洗衣服的毛病了。

二是有一定价值感且能耗低的「趣事」。刷朋友圈、刷微博、就属于此类了。这类活动都以输入为主,对信息处理的要求不高,却能够满足或社交或娱乐或信息方面的需求,尽管密度不高、或深度有限,但毕竟投入精力小,偶尔还能得到惊喜,而且此类活动普遍被设计成通过即时反馈对大脑进行奖赏的特性,可谓是性价比颇高的活动。

第三类是「难事」,指那些具有较高价值但要求较长时间投入、深度处理能力、耗费很多精力的活动,包括深入思考、写作(或其它输出)、解决棘手问题等。理性告诉我们,这些「难事」具有长期价值,是真正需要我们投入精力去做的事情。但另一方面,它们的价值并不能立即体现,而且过程看上去很痛苦,所以往往拖延到不得不去完成、预期到可能比过程痛苦更严重的惩罚性后果时,才赶紧投入精力去做。驱动我们去做「难事」的本应是价值感,然而真正促成我们行动的却是来自外部的压力。还有一类特殊的活动就是「不活动」,也就是大脑处于放空和休息的状态(走神不算)。乍听起来这应该是最容易进入和维持的状态,然而实际情况是除了少数「无所事事」的懒人,绝大多数正常人一开始都难以让自己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当你尝试什么都不做的时候,大脑认为你是想偷懒,会向你发出干扰信号,你可能感到深深的焦虑,不由自主地想让自己做点什么。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