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犯人为什么要“秋后问斩”?

如题所述

古代犯罪后一般都是在秋后问斩这主要是因为古人认为秋分之后,天气越来越冷了,有一股肃杀之气,还有就是秋分过后,很多农民忙完地里的活,都有空去观看行刑,秋后问斩,看行刑的人多,能够起到震慑的作用。


我们从电视剧中看到,在古代的时候,执行死刑一般都会说“秋后问斩”,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为什么一定要秋后问斩,这里所说的秋后到底是什么时候。

第一,秋后问斩指的是秋分以后。

有些人以为秋后问斩就是秋天执行,或者是立秋以后执行,其实这里的秋后问斩指的就是秋分过后,因为古人们认为,秋分过后,天气渐渐的变得寒冷,老鹰在这个时候开始抓鸟,而人类这个时候也适合伸张正义,处决罪犯。春天夏天的时候,天气温暖,万物复苏,是生命的季节,所以古人认为,这个时候不适合做终止生命这样的事情,要不然的话就是违背了自然的规矩,而秋分以后,天会变得越来越短,天气也会越来越冷,而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比如说庄家也长成了,停止了生命,树叶也会枯落,而且秋天充满了肃杀之气,这个时候适合执行死刑。


第二,“秋后问斩”是一种制度。

其实在很久以前就有关于“秋后问斩”的制度,它是被明确的当成了一种制度写入律令里边,而这个时候,是不能违背这条制度的,行刑只能在秋冬季节才可以执行,而立春以后就不能在有刑杀行为。并且还制定了固定的刑杀时间,比如说唐朝的时候,关于死刑的执行时间固定在十月到十二月之间,后来直到清朝,期间一直都执行的这个制度。


第三,除了秋后问斩还有斩立决。

并不是所有的死刑都会说秋后问斩,还有一种死刑叫做斩立决。任何事情都是有变数的,所以对于一些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就会判处斩立决,而其他的一般都是秋后问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30

古代的死刑一般放在秋冬季节执行.称之秋决。所谓秋决.就是我们电视剧里常常听到的“秋后问斩”,其实秋决并非一定要等到秋天.而是秋冬季节都可以处死。但因秋天在前,之前积压下的死刑犯都可以在秋天处决。

秋决的规定最早成型于西周时期,之后历代都遵守着。这与古人的天人合一哲学理念有关。古人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崇尚万物的和谐,自然应该顺应天意。春夏之际是万物生长、欣欣向荣的季节,不宜枉造杀孽。而秋冬之际则是万物凋零、生命枯槁。此时执行死刑上承天意。因此,除非是犯谋反等大罪的人,否则一般处决都留在秋后问斩。

另外,古人在行刑的时间上也有讲究。例如唐宋时期,要求每正月、五、九月不得处刑,每月的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为禁杀日;明朝时,当有大型祭祀活动时也被禁止处刑,否则被鞭挞四十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17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对于死刑犯,秋后斩首这条规定确实是有明文规定。据史书记载,从汉朝起,死刑犯的问斩日期都在秋季之后。

虽然秦朝以法为尊,主张实行严峻的法制来统治人民。但是到了汉朝,却推崇以儒学治国。此时,大臣们纷纷上书,建议汉武帝秋后处决死刑犯,理由是秋季是万物凋零的季节,犯人死后可以叶落归根,这样才能顺应天意。汉武帝听从了这个建议,从此,后世各个朝代统治者都沿袭了秋后问斩这一惯例。

在古代社会,自然科学远远没有如今这样发达,很多神秘的自然现象古人都无法给予合理的解释,因此只有寄托于神鬼玄学之说,相信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作为统治者的皇帝,更是对此深信不疑,所以每年帝王们都要拜祭天地,祈祷风调雨顺,国运昌盛。从这个角度来说,执行死刑自然也要符合大自然的规律,春季万物复苏,生命开始茁壮成长,所以不宜执行死刑。而秋季草木枯萎,万物蛰伏,天地一片萧瑟,方可执行斩首。

此外,学界还有另外一种理论,认为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士农工商之中以农民人数最多。秋季之前人们都会忙着干农活,没空闲时间来观看犯人被斩首,如果在秋季之前处刑,起不到震慑作用。但是在秋季收获农作物之后,老百姓们基本就没啥事可干了,空闲时间也多,这个时候将犯人斩首,容易引起民众们围观,从而警告百姓们遵纪守法做个良民。

第3个回答  2020-09-17

在古代,没有科学可言,古代的人都十分信奉神,所以他们坚持秋后问斩也与神权有重要的关系。在他们看来,秋后问斩就是顺应天意,按照上天的旨意来形式,这样才不会受到天神的惩罚。

秋后问斩,即在秋天和冬天这两个季节处置犯人。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象征着不同的意义,春天万物复苏,是一切生命力开始的起点,是农民们播下种子,收获希望的季节,象征着勃勃的生机;夏天,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火热更象征着蓬勃的生命力,是激情,更是希望;而秋天,落叶纷飞,百花凋零,万物萧瑟,一片荒凉;冬天,天寒地冻,满目苍痍,生机消逝,象征着荒凉。

所以通过以上分析,按照古代人对神明的信奉,他们绝对不会在春夏这两个代表着生命与生机的季节,去处置犯人。因为砍头是一件不吉利的事情,更带有煞气,在古代人看来,这便是冲撞了神明,触了霉头,违背了天意,是会受到处罚的,而象征着萧瑟与荒凉的秋冬之际,最适合来做这些事情,所以为了顺应天意,无论是在什么时间判处的罪行都会放到秋后来问斩,此表达对上天的敬意。

在现代这个科学社会,我们不再迷信,但也能理解古人们对秋后问斩这一件事情的执着,毕竟在如此生机勃勃和活力四射的春夏之际去做一件这么血腥的事情,实在不好,所以,即便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很多事情也保持着该有的敬意。

第4个回答  2022-11-16
这与古人的自然神权观念有关。春夏万物生长,而秋冬树木凋零,象征肃杀。人的行为包括政治活动都要顺应天时。皇帝是天子,更要按天时行事,处决犯人也是如此。
秋后问斩说的是秋分以后,秋分后白天越来越短,夜晚越来越多长,在古代天文不发达的时候,这样的节气变化,自然是重要的时令。古时候,因为科学的不完善,人们的一切都必须符合天意,设官立制不仅要与天意相结合,赦免也不能与天意相违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