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家族”的常规分型有哪些?

如题所述

高脂血症在我国已不少见,据调查,成人中血总胆固醇或三酰甘油升高者占10% ~ 20%,甚至儿童中也有近10% 血脂升高,而且高脂血症的发生率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饮食习惯发生改变等原因有密切关系。

高脂血症可根据发生异常改变的血脂成分的不同,分为以下3种类型。

(1)高胆固醇血症。主要表现为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增高,可以伴有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正常人的血清总胆固醇应低于5.2mmol/L,如超过5.72mmol/L 可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血总胆固醇含量介于两者之间者为边缘性或临界性升高,也属不正常情况。血总胆固醇升高的确切病因尚不详知。有的发病与家族遗传有关,其家人中多有血胆固醇升高者,而且有的很年轻即发生了冠心病。有的患者可能因长期大量进食含胆固醇甚多的食物,如肥肉、猪油、动物内脏、贝壳类海鲜等,而使血总胆固醇升高。此外,肥胖、年龄增长(老年)、女性绝经等也与血总胆固醇升高有关。总之,大多数患者的发病是遗传基因缺陷或者这种缺陷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只是目前尚难以对每位患者的病因做出诊断,因而称为“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少数患者的发病是其他疾病所致,如甲状腺功能过低、慢性肾病、糖尿病;某些药物,如利尿剂中的双氢克尿噻、激素类中的泼尼松或地塞米松等长期服用也可导致血胆固醇增高,因为这类患者的发病是在原有的疾病基础上产生的,故称为继发性胆固醇血症。不论本病为原发性或继发性,它们常有血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血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的增高是促发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所以,高胆固醇血症的防治是预防冠心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措施之一。

(2)高三酰甘油血症。主要表现为血中三酰甘油增高,可以伴有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而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正常或略偏高。凡血清三酰甘油超过1.70mmol/L 即可诊断为本症。其病因也与饮食有关,长期进食含糖类过多的食品、饮酒、吸烟,以及体力活动过少都可引起其发生。三酰甘油明显升高常见于家族遗传疾病,与遗传基因异常有关,这些患者的血液抽出后,上层往往像奶油状,下层则混浊。他们较易发生急性胰腺炎、糖尿病、胆管阻塞等疾患,也可促使“继发性三酰甘油血症”的产生。三酰甘油增高也很可能是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患者还同时有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如果其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更易促发冠心病。

(3)混合性高脂血症。血中总胆固醇与三酰甘油同时升高者即可诊断为本病。其病因也与遗传、饮食或其他疾病有关。由于两种血脂成分均异常,以及高密度脂蛋白常常明显降低,引发冠心病的可能性更大。

高脂血症确诊后,患者应检验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和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指标检查,并注意尽可能确定有无促发高脂血症的其他疾病,必要时还需化验(实验室检查)家族中有关成员的血脂,以便查明病因,为进一步治疗打下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