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是起源于哪个时期哪个地方?

如题所述

来源:明代初期定都南京,南京官话被推崇,以南京官话为官方语言,金陵雅音(以《洪武正韵》为规范)以古中原雅言正统嫡传的身份被确立为中国汉语的标准音。

朱棣夺取建文帝的帝位,迁都北平(改为京师,称北京),以南京人为主、从全国各地迁徙数十万贵族、富户、民众。

以南京官话为主要基础影响元大都语音,经历明朝整个时代的过程,北京官话(异于北京胡同音)初步形成。

清末:清代贵族学习和推广北京官话,在雍正年间在南方方言区推广基于北京音的官话,设立“正音书馆”。

公元1909年,清政府设立了“国语编审委员会”,将当时通用的官话正式命名为国语。这是清代汉语首次得到官方命名。

扩展资料: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

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

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

经“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北京语音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巩固下来。1949年新成立的北京中央政府确定现代标准汉语由国语改称普通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通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5-27
1955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正式确定“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标准语法规范”的语言为普通话。 从这一定义分析,现代人讲的普通话,应该出现于清末民初新文化运动之时,孕育于于白话文运动之中,形成于五四运动前后,成长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定型于建国之初。 普通话最早见于春秋之时,那时叫“雅言”,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叫“官话”。只是“官话”随着王朝的更迭国都的变化,不断的发生变化,没有固定下来,但一个时期均有一个时期的官话。
第2个回答  2022-05-19
汉话起源于河南,
普通话也就是汉话东北方言,起源于于辽代,契丹话,也叫乞大话,主要来源于东北夷的口音,就是肃慎扶余句丽渤海女贞满洲那个系列,,当时东北地区,3个语言,西边盐碱地放牧的,东边半山区种地的,南边中原的, 大都会集市贸易,语音不通,就说汉话,
形成了现代汉语的雏形,普通话的最初语音,
现在我们说的普通话,就是吉林黑龙江口音,借鉴了北京的读书音,。特备提示,语言和北京方言没关系,北京方言其实就是河北老坦儿的一种而已,
原因是 这个语音流行时间太久,涵盖范围太大,至少黑龙江流域 200万平方公里,都能互通语言, 其次是继承了商族立国以来,东夷族系单音节发音字正腔圆的优点了,利于阅读,

另外一个原因是,使用的人多,涵盖的范围大,,四大方言,东北,西北 西南 ,中原,,,涵盖地域面积最大的是东北,也是最易听得懂的,,所以就用东北方言作为官话了,。
如果真的 说这个满洲口音,还有起源地的话,我估计是吉林省农安县吧,此地是大都会,古代各地的 人到此集市贸易,,语音不通,当然汉话最好用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3-10
1955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正式确定“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标准语法规范”的语言为普通话。
从这一定义分析,现代人讲的普通话,应该出现于清末民初新文化运动之时,孕育于于白话文运动之中,形成于五四运动前后,成长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定型于建国之初。
普通话最早见于春秋之时,那时叫“雅言”,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叫“官话”。只是“官话”随着王朝的更迭国都的变化,不断的发生变化,没有固定下来,但一个时期均有一个时期的官话。
第4个回答  2015-09-22
现在说的普通话起源于五四运动时期,那个时期就已经开始推广全国范围的官话,以便全国交流,最开始由北方地区兴起,基本就是北京、河北等地,然后逐步推广。
现代人讲的普通话,应该出现于清末民初新文化运动之时,孕育于于白话文运动之中,形成于五四运动前后,成长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定型于建国之初。
普通话最早见于春秋之时,那时叫“雅言”,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叫“官话”。只是“官话”随着王朝的更迭国都的变化,不断的发生变化,没有固定下来,但一个时期均有一个时期的官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