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组如何搭配钓鱼最快

如题所述

一、钓鱼线组搭配的原因
首先,对于钓鱼线组的搭配,大家要明白,为什么垂钓要有主线和子线的搭配,为什么传统钓的时候,只是一根主线到底,而没有子线呢?其实,钓组中有主线和子线的搭配,最主要的是有这么两个作用。一则是子线材质与主线有些差别,更柔软,所以在垂钓的时候,有子线存在鱼儿吞钩更为顺利,漂相更为明显。二则是因为垂钓时如果中了大鱼,在超过线组承受能力的时候,如果要断,则肯断子线而不要断主线,因为浮漂在主线之上,断主线容易损失浮漂,这样损失也就有些大。而断子线,不外乎就是损失一副鱼钩而以并不令人心痛。
二、钓鱼线组搭配的原则
一般来说,钓鱼线组搭配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通常大家听过这么一句话,叫做主线比子线粗一倍就可以了。哪么我们是否理解为,如果3号子线,则要用到6号子线呢?其实所谓钓鱼线组搭配,则是指的拉力值,主线拉力值比子线强一倍左右就可以了。笔者在垂钓的时候,基本上没出现过丢漂、断竿的情况,在下面我会说下我子线和主线的搭配。
三、钓鱼线组搭配实际示例
一般来说,钓鱼线组搭配,得分钓什么鱼。这里我们将对象鱼分为二类,一类是小体型鱼,一类是大体型鱼。如果我们是钓鲫鱼等小体型鱼,那么线组搭配大概是这样的。冬季、初春钓鲫鱼,线组可以适当小一些,使用0.3-0.4的子线,0.6-0.8的主线即可。因为冬季或是初春的鲫鱼挣扎力度并不大,吃口也很轻,在鱼儿的拉力值承受范围之内,小的线组搭配,会更加灵敏,信号会更好。如果是仲春或是夏季钓大鲫,子线与主线则可以稍粗一些。比如0.6-0.8子线,1.0-1.2主线。因为这个季节的鱼吃口比较凶猛,而且鱼性活跃
,拉力够大。如果是野钓,还要考虑遇上稍大体型的鱼儿也可以兼顾的话,则要考虑0.8-1.2子线,1.5-2.0的主线了。只是这样的钓鱼线组搭配,灵敏度自然要差上许多。有些轻口自然也就不会体现得这么明显了。
如果是钓大体型鱼,比如鲤鱼或是草鱼,则线组要够结实。一般来说保守估计,1.5子线,2.5的主线,在垂钓4斤及以下的鱼儿是无问题的,2.0子线,3.0主线,钓6斤以下的鱼无问题,3.0子线,4.0主线,钓12斤以下的鱼可以承受。4.0子线,5.0主线,钓20-30斤基本无问题。
而真要钓到30斤以上的,个人建议,5号子线,6号甚至更大的主线会比较合适。很多钓友觉得,这样的搭配线号线径太大了,我说过,这里考虑到一些人为因素,比如不太会遛鱼或是新手朋友操作的情况。以前曾经有钓友说,0.8的子线,钓到17.8斤大鲤鱼,这个我并不是不信,只是恐怕有很多因素在其中。比如鱼在产卵无劲等等。要我说,如果是正常的18.7斤鲤鱼,别说0.8了,恐怕2.0的线也不一定能弄得起来。
随着大家垂钓技巧越来越高,越来越闲熟,遛鱼技巧也越来越好,那么在钓鱼线组的搭配上,自然可以适当的做一些调整。在不影响垂钓拉力值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小号线径的线组。
其次,还要注意的就是线的质量。线的质量对垂钓有很大的影响。有的线质量不好,很脆,弹性也不好。特别是新手操作在看到浮漂下沉时十分激动,大力提竿刺鱼,往往中鱼之后的一瞬间,子线或主线就断了。就如本文开篇的那位钓友,主线虽然用的0.8,但是刺激鱼时如果不用太大的力,恐怕也不会断得如此的快吧?
因此大家在垂钓的时候,要掌握好钓鱼线组的搭配,在垂钓中抓住更多的信号,钓更多的鱼。在遇上大鱼时也能少跑鱼,自然能更好的体验垂钓乐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8
要根据鱼情和季节来看,首先说鱼情,生口鱼相对来说对线组没有太大的要求,吃口猛,以1斤的鱼来看,2号以下的子线都没有太大的问题。
而小线组,一般针对的是滑口鱼、轻口鱼,鱼不易察觉线的存在,吃口会相对好些,滑口鱼一般指的是黑坑老塘,经常钓上来再放回去,鱼被钓惊了,对饵的吃口欲望不大,吃饵也是轻轻的,出现鱼线档口的情况会立刻吐出,漂动了,但是抓不到鱼;轻口鱼一般指的是冬季水温低,鱼的活性不高,吃口轻,线组大了,也会出现挡口情况。
说一下线组的搭配,我个人在天气温暖的时候黑坑作钓,3斤以内目标鱼的线组搭配是1.5+0.8,这样最大可以用到1.5+1.2,往下可以用到1.5+0.6,夏季鱼的活力高,我会把主线组用到2.0,这样2.0+0.8,断线情况多的话,会往上增大子线号。而天气寒冷的时候,鱼的活性不大,主线会用到1.2或1.0,子线最大用到0.8。
线组搭配根据目标鱼的大小,还有竿子的特性,偏软的竿子护线,就可以用小线组,小线组不易挡口,鱼获会很可观,我个人也喜欢偏软偏轻腰力好的竿子,如果竿子偏硬的话,建议线组搭配略大,否则容易断线,当然,线组大了,也可能会出现吃口不好的情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