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只是一场普通的战役,为何会成为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

如题所述

首先,关于长平之战的真实性毋庸多言。  无论是传世的《史记》记载:   卷五《秦本纪》,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於长平,四十馀万尽杀之。  还是出土的秦简记载:   睡虎地秦简《编年记》:四十七年,攻长平。  都明确肯定了长平之战的真实性。

其次,关于长平之战赵军40多的阵亡人数也是非常肯定。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的一场超级大战,就规模而言,在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  在当时也被秦、赵、韩、齐、燕等国官史纷纷记载。  如《史记·秦本纪》:“(秦昭王)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於长平,四十馀万尽杀之。”《史记·燕召公世家》:“(燕武成王)十三年,秦败赵於长平四十馀万。”《史记·六国年表》:“(秦昭王)四十六年,王之南郑。四十七年,白起破赵长平,杀卒四十五万。”“(赵孝成王)六年,使赵括代廉颇将。白起破括四十五万。”

再次,长平之战对赵国元气大伤毋庸置疑。我们知道,战国后期,几个大国都纷纷建立了郡县普遍征兵制,即:国家制土分民,按户收税征兵。这种征兵体制的好处是,平时是以现役吏卒组成的常备军,战时征发各郡县的材士扩充兵力,叫“兴兵”。  为了应付长平之战,赵国进行了军事总动员,全国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兵力全部投入战场,结果全军覆没。  所以,秦昭王说,“赵卒之死于长平者已十七、八”。

长平之战时的赵国是仅次于秦的强国,但在长平之战后,赵国的国力已经和秦国不可同日而语,因为人力资源的损失几乎无法弥补。春秋时期,晋国是数一数二的强国,到了战国时代,三家分晋,出现了赵韩魏三国。  其中,赵国自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进行了彻底的军事改革,迅速成为战国中后期的北方军事强国。从公元前307年至公元前296年的十二年间,赵国西破林胡、楼烦、北灭中山,拓地千里。肥义、楼缓、蔺相如、虞卿、赵胜、赵奢、廉颇、李牧等良相名将辈出。  此外,赵国民风骠悍、崇尚气力,当魏、齐、楚等国相继衰落,秦国日益强大之时,只有赵国成为山东六国的中流砥柱,成为秦国东出的最大的阻碍,作用可谓举足轻重。所以,长平之战彻底打断了赵国的脊梁,此后天下大势无可挽回地向着秦国统一的目标疾驰而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06

首先关于昌平战役的真实性几乎没有什么可说的。是否记录在代代相传的史籍中:秦朝四十七年,秦朝攻打汉朝,商朝派下赵。因为赵的进攻,赵派部队进攻秦国。秦始皇徒劳地打了一架,打垮了赵玉昌平,杀死40多万人。出土的秦简中也有记载:睡虎地秦简《史记》:47年,攻打昌平。他们都肯定了昌平战役的真实性。

其次昌平战役中40多人丧生的人数也很确定。昌平战争是战国时期的一场超级战争。就规模而言,它在中国历史上排名第一。当时秦、赵、汉、齐、燕等国的官史也有记载。比如《秦本纪史记》:(秦王赵)四十七年来,秦朝攻打韩上党,上党降赵,秦朝攻打赵,赵派军队攻打秦国,秦国离秦国很远。秦始皇派武安徒劳作战,击溃赵玉昌平,杀害40多万人。”《赵氏史记》:“诚而不昭国志。秦国人民包围了被军队击落的赵阔,杀害了40多万人。”

《汉代世家史记》:“十年来,秦朝在太行攻打我,我到赵上党府去了。”。第十四年,秦始皇在昌平拔赵入党,打死40多万马衣兵。”《史记·田敬忠家》:“(齐)王建立六年后,秦在昌平以四十多万元攻打赵勤,并包围邯郸。”《史记·严昭公家》:(严武称王)十三年,秦在昌平以四十多万元击败赵《史记·六国纪年》:(秦赵王)46年,南郑王。四十七年中,赵昌平被白棋打败,45万人丧生。”六年后,赵阔被任命为廉洁将军。一共是四十五万。”

第三昌平之战无疑极大地损害了赵国的活力。我们知道,战国晚期,有几个大国建立了县域普遍征兵制度,即:国家造地、分人,按户收税、征兵。这种征兵制度的优点是,在和平时期,它是由现役官兵组成的常备军。战时称为“兴兵”,是指从县域招募、派遣人才,扩大兵力。为应付昌平战役,赵军进行了军队总动员,全国约80%的部队全部投入战场,全军全歼。

因此,秦兆旺说:“赵竹枝在昌平牺牲已经十七八年了”(詹国策·中山策·兆旺既靠人民,又修兵)

第2个回答  2019-09-22
因为在长平之战结束以后,秦国统一天下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但是这种情况,在长平之战以前是不够明显的。
第3个回答  2019-09-22
赵在战国七雄里人口三四百万左右,长平一战被杀四十万,而且全部是有战斗力的青年壮汉,基本上可以说赵国每家每户都有人死掉了。经此一战赵元气大伤,也加快了秦国统一古代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最后的转折,至此秦国一统天下也就只是时间问题。
第4个回答  2019-09-22
长平之战并不是一场普通的战役,他是战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