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还可以复读吗?

如题所述

高三是可以进行复读的。部分考生因为种种原因导致高考失利,优势:增加了一年的学习时间、对高考报志愿的清醒认识、更好的把握心态;劣势:学习环境改变、同学异样的眼光。
1、 增加了一年的学习时间。学习是一个相对枯燥,而又非常需要积累的过程。多增加一年的学习和积累时间,无疑会让我们的成绩更加好。特别是那些因为学习方法错误的考生,一旦改变学习习惯,使用正确的方法和好的学习计划。那么成绩一飞冲天绝不是梦想。
2、对高考报志愿的清醒认识。经历过2020年度高考报志愿的失败,考生和家长也一定会无比重视2021年的高考报志愿。相关高校和专业的资料搜集也会更加详细。基本可以避免今年报志愿,还不了解相关高校和专业的就业率、就业薪资,以及就业的情况。
3、更好的把握心态。经历过高考失败,选择复读,考生的心理肯定承受巨大的压力。如果把这种压力转化成动力,无疑会让考生的学习效率更高。考生复读,家长也会因此进行深刻反省,然后会更加细致的帮考生做好后勤工作。比如:报志愿的相关准备工作、学习资料的搜集,已经考生的心理辅导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08
所有学校都是可以复读的,你可以让父母和校长商量一下就可以复读。如果你有勇气,敢于挑战自我的话,我建议你选择复读一年。作为一名考上大学的复读生可以给你一点经验。一般来说,考生刚经历了高三,是身心最辛苦、压力最大的一年,而复读往往要比高三更辛苦。我觉得这3种类型的落榜生适合复读:强烈复读的考生;发挥失常的考生;有潜力的考生。作为一名考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读书,怎样才能提高成绩?提高成绩的具体方式如下:1合理用脑:所谓合理,要交替读书不同的课程,如文理交叉,有利于记忆能力的增强与开发。多看书,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从读书中体会到乐趣。
2反思:过去为何成绩一直上不来?我们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只有经过不断的反思和总结,让我们明确自身的问题。平时读书或者答题中对待越简单的题目越要细心研究,细心读书。
3计划:要有计划的掌握基础知识,每一门学科的知识点都是有特点的,把一个个知识点扎实掌握。不要离开课本,要以课本为基础的。睡觉前,要把白天新学的知识回忆一遍。之前在我读高三的时候,我理解力时常不好,写作业总是犯困,我的各科成绩也非常差。接着在百度看到了一个能开启潜能的“特斯拉潜能训练”,听完后,我的情况才开始改变。注意力和理解力提高了,上课不再走神,我的各科成绩也提升了。愿你能心想事成,不要放弃!
第2个回答  2021-11-25
是否复读,我建议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综合分析。

主观包括:智商、抗压能力、高中三年努力程度,个人复读意愿。

客观包括:家庭经济、父母是否支持、高考成绩、复读目标。

智商。判断智商有一个简单粗暴的办法,看你数学好不好,虽然不一定准确,你也不一定承认,但数学好坏能在一定程度上看出智商高低,所以那些数学不及格的,慎重觉得自己智商高。但我认为211之下,还没有到要拼智商的时候,所以只要复读目标不是211的,也别妄自菲薄,自暴自弃。

抗压能力。抗压能力强的人有些特质,坚定、情绪波动小、关注自我、不易受外界影响。有些来咨询我的,一会儿说这个告诉他不复读,犹豫了,过会儿看到谁复读成功的案例,又犹豫了。这种容易受他人影响的性格,已经不适合复读。因为复读会面临的压力,不仅是外人的闲言,还有你的懒惰、浮躁、成绩波动。战胜自我,要困难得多。

高中三年努力程度。这个最容易判断,因为你努力没努力,心里最有数。复读一定要重塑一个观念,就是985名校,必须是聪明加努力,才可以考上。千万别再幻想,靠着一点小聪明就可以上名校,大部分人都没有那个天赋,而且你只有一年的时间。

个人复读意愿。最好意愿强到不复读,会觉得人生有遗憾。要有不甘心,认为自己的实力不该如此,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意志。如果是通过别人的说服才选择复读的,也最好别复读了。

家庭经济,父母支持。复读也是经济消耗,往往比正常读一年高中花费要大,所以要在家庭经济承受范围之内。而父母支持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决定你会不会复读,最好和父母达成一致。

本次高考成绩,复读目标。这个部分,我希望复读目标是要对本次高考等级的跨越。我把高考大概分为几个层级,分别是:

专科/三本/二本+普通一本/211/985

专科和本科就业的差别,不用我多说。如果没有上本科,复读目标自然是要上本科。三本二本的区别,就是学费。二本+普通一本在就业的时候其实没区别,没人专门去查你当年是一本还是二本。但211则不同,很多招聘要求底线就是211,所以没有上211,最好把目标瞄准211,如果你的目标仅仅是二本到普通一本,那并没有复读必要。至于再到985,那在保研、考研、申请出国、找工作等方面,都会有巨大优势。

复读目标上,我建议向上一级,这样的复读会有实际意义。

综上,复读需要综合八个方面的考量,另外可以再加上是否应届(这个因素我没有放到文章里讨论,因为这次找我咨询的还都是应届生,如果你已经复读过一次,劝再慎重),然后结合自身,你就能给出答案。

我认为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是:个人意愿、抗压能力、高中三年努力程度。思考再三,我把智商这个因素去掉,因为如果目标不是211,985,智商还不是关键因素。如果你个人意愿强,抗压能力强,高中三年并没有努力,那可以考虑去复读。如果你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还没复读,就想着失败,我劝你别复读了。

最后,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来看,复读最大的收获是改变自己。你们看到的结果是我从全省2000多名,考到200多名,看不到的是我内心的成长。但我也想对那些不复读的人说,高考只是人生的部分,不是全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路。

一点拙见,希望能给你们带来一点点帮助。
第3个回答  2021-11-25
目前为止,各省市都没有出台2022届高考考生不能复读的规定,但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限制了复读生的选择。
比如重庆、贵州、云南、四川等省份已经明确表示:从2021届高考生开始,省内所有公办高中不再允许招收复读生。
02
新高考变化分析
现从考试科目、难度和招生范围的变化分析如下:
新政考试科目改革: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必考;物理、历史二选一;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选二。
新政给应届高考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对往届生来说,理科就选语数外物化生,文科就选语数外史地政,这既能保持前期一年的复习优势,又能避开一定的竞争压力,是完全有利且可行的。
新高考教材的要求核心素养未变,考试大范围、大方向未变,更注重基础回归。科目难度变化主要体现在数学上。数学不分文理科,考试范围在原理科基础上删除算法框图、三视图、命题、选讲内容。因此,对于理科生来说,新高考数学考试范围变小,难度也可能降低。
文科数学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空间向量、排列组合、概率与统计,貌似在原文科数学基础上增加了内容,竞争难度略有加大。
但很多考生在选科时,通常会靠着感觉或者兴趣爱好做出选择,甚至有的同学是因为喜欢某位老师。殊不知喜欢老师和你最终能考多少分是两码事,不能感情用事,老师不能最后帮你考大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11-25
高三是可以进行复读的。部分考生因为种种原因导致高考失利,优势:增加了一年的学习时间、对高考报志愿的清醒认识、更好的把握心态;劣势:学习环境改变、同学异样的眼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