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失败的教育,是孩子越来越不尊重父母:如何让孩子学会尊重?

如题所述

孩子的思想、认知都是父母一手培养起来的,孩子越来越不懂得尊重父母,本质上就体现了教育的失败。



为什么孩子会越来越不尊重父母?

1、大人没有教孩子如何使用基本的礼貌用语和社交礼仪;

2、家长的教育观念相对传统,对孩子不尊重人的现象不是很在意,导致孩子形成了固有认知;

3、家长对孩子无原则、无规矩地过度宠溺,导致孩子任性、无理取闹;

4、家长不重视孩子的人格培养,只重视知识的学习;

5、家长之间缺乏相互尊重的氛围,家长本身也没有做出好的榜样。

而大部分的父母养出不懂尊重的孩子,是因为中了“边际递减效应”。



“边际递减效应”

“边际递减效应”最初运用到经济学上,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停地增加某一要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地步时,产品的质量就会下降。

运用到教育上便是,当父母给予孩子过度的关爱、过度满足孩子的物质条件时,孩子就会把这种提供当做理所当然;孩子的满足程度越来越低,就会越来越不尊重父母。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当过度的时候,最适宜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宜的东西。”

这个效应提醒家长们,掌握好爱孩子的尺度很重要。



如何才能让孩子学会尊重?

1、6岁前,让孩子理解什么是尊重

对于2岁左右的孩子,自我意识刚刚萌芽,认为世界以自我为中心,这时孩子还没有尊重的概念。但自我意识发展一段时间后,孩子不但知道自己的感受,还能理解别人的感受也很重要。

等到孩子3-6岁时,已经能理解什么是尊重了。

这时父母就要及时引入尊重的概念,当孩子出现不尊重别人的行为时,要及时纠正、指导。



2、孩子受到尊重,才会懂得尊重

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太小,哪里需要什么尊重,所以经常对孩子的生活指手画脚。

当孩子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就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作为父母,要懂得倾听孩子的想法;在贴合孩子生活的一些具体小事上,不妨听听孩子的意见,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比如:“今晚的晚餐,你想吃什么?”、“明天想要穿哪件衣服?”、“你觉得哪个更好看?”等等。



3、教孩子学会礼貌用语

在孩子刚开始学说话或认字的时候,父母就可以准备一些礼貌用语的卡片。

比如“请、你好、对不起、谢谢”等,还有一些礼貌的称呼。

当然,父母在平时的生活环境中也要经常使用礼貌用语,给孩子示范什么场景应该用什么礼貌用语。

比如,得到别人帮助后,要及时说谢谢;给别人带来麻烦,要及时说对不起。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将具体行动落在细节上,比如跟孩子说话时要蹲下来与孩子平视,让孩子体验自己被人尊重后的感受。在孩子理解什么是尊重时,父母们也可以借助绘本,不用刻板的大道理,用符合孩子思维的故事,传递这些道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31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首先作为父母要足够的尊重自己的长辈,做一个表率。其次要足够尊重孩子,尊重是相互的,如果孩子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尊重自己的父母。
第2个回答  2020-12-31
首先父母应该尊重孩子,这样孩子才能够慢慢地尊重我们,我们要以身作则,做一些正确的事情,能够让孩子得到正确的教育。
第3个回答  2020-12-31
想要让孩子学会尊重父母,父母就要懂得正确教育孩子,能够正确引导孩子,懂得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给孩子足够成长空间,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尊重父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