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谔主要论著

如题所述

李士谔在其学术生涯中发表了多篇重要的科研论文,以下是其中的部分代表作:


1. 在1950年的Acta Chemica Scand上,他发表了题为"Synthesis of N-(p-chlorophenyl)-amidophosphoric acid"的文章,探讨了该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2. 同年,他与Holter合作,在Compt Rend Lab, Carlsberg (serin chim)期刊上发表了"Determination and properties of phosphoamidase",研究了磷蛋白酶的测定及其性质。


1958年,李士谔与张慧影、何燕生合作,发表了关于磷蛋白磷酸酶特异性的论文,深入探讨了该酶的特性问题,刊载于《生化学报》第一期。


在1964年,赵德臻、季川和李士谔共同研究了大鼠再生肝中蛋白二硫还原酶的提纯及性质,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第四期。


1965年,何燕生、赵德臻和李士谔继续合作,对鼠肝色氨酸吡咯酶诱导生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部分探讨了鼠肝核糖核酸的诱导作用,发表于《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第五期。


1977年,李士谔等人探讨了癌变原理,他们研究了二乙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癌过程,以及肝细胞增殖与组织特异酶活性变化的关系,论文发表在《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第九期。


在1988年,李士谔、马恩陵和吴石君的论文探讨了小鼠腹水肝癌细胞增殖酶及分化酶基因染色质构象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酶基因表达的关系,该研究发表于《中国科学(B辑)》第二期。


1990年,洪焰、王智和李士谔对肝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基因5'端上游DNA特异结合蛋白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同样发表在《中国科学(B辑)》第二期。


扩展资料

李士谔,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家。1919年生,成都人,1942年西南联大化学系毕业。1948年赴丹麦哥本哈根学习有机化学,创立了一系列微量测定蛋白质和酶的方法。此后,在酶的理论和技术,以及磷酸胺酶生物化学性质方面发表了诸多论文,尤其在现代酶学和肿瘤发病关系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