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核磁共振可以确诊牛奶咖啡斑是否是神经纤维瘤

如题所述

  什么是脑癌
  生长于颅内的肿瘤通称为脑瘤,包括由脑实质发生的原发性脑瘤和由身体其他部位转移至颅内的继发性脑瘤。原发性脑瘤依其生物特性又分良性和恶性。良性脑瘤生长缓慢,包膜较完整,不浸润周围组织及分化良好;恶性脑瘤生长较快,无包膜,界限不明显,呈浸润性生长,分化不良。无论良性或恶性,均能挤压、推移正常脑组织,造成颅内压升高,威胁人的生命。
  近年来,颅内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颅内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5%,占儿童肿瘤的70%,而其它恶性肿瘤最终会有20-30%转入颅内,由于其膨胀的浸润性生长,在颅内一旦据一定空间时,不论其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都势必使颅内压升高,压迫脑组织,导致中枢神经损害,危及患者生命。
  颅内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为最多见。少儿以颅后窝及中线肿瘤较多见,主要为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及室管膜瘤。成人以大脑半球胶质瘤为最多见,如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等其次为脑膜瘤、垂体瘤及颅咽管瘤、神经纤维瘤、海绵状血管瘤、胆脂瘤等。原发性颅内肿瘤发生率无明显性别差异,男稍多于女。
  脑癌是怎么造成的
  长期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因素造成体质酸化,人体整体的机能下降,引起肾虚,肝肾同源,肾虚肝亦虚,进而引起上焦代谢循环变慢,阻塞脑动脉,血气凝滞。这时一些脑部寄生虫,病毒就大量繁殖,造成脑部严重损伤。
  脑组织液酸化,脑细胞处于酸性体液中,进而形成脑细胞溶氧量下降,造成细胞的活性下降,代谢循环减慢,下降到正常值的65%时,正常细胞就无法生存,但也有不惜改变染色体采取主动变异的细胞,细胞的表型发生改变,肿瘤性状得以表达,这些细胞迅速扩增,从而形成真正的肿瘤实体。
  另外,还有因体质酸化身体发生其他组织的癌变,又因脑部机能下降,脑部组织液酸化,癌细胞趁虚而入,造成了脑瘤。
  脑癌的前期征兆及临床表现是什么
  视其病理类型,发生部位,主要速度之不同差异很大,然其同特征有三:1、颅内压增高;2、、局限性病灶症状;3、进行性病程。
  (一)颅内压增高症状约占90%以上脑瘤患者中出现,其表现为:
  1、头痛、恶心、呕吐、头痛多位于前额及颞部,为持续性头痛阵发性加剧,常在早上头痛更重,间歇期可以正常。
  2、视乳头水肿及视力减退。
  3、精神及意识障碍及其他症状:头晕、复视、一过性黑朦、猝倒、意识模糊、精神不安或淡漠,可发生癫痫,甚至昏迷。
  4、生命体征变化:中度与重度急性颅内压增高时,常引起呼吸、脉搏、减慢,血压升高。
  (二)局部症状与体征:主要取决于肿瘤生长的部位,因此可以根据患者特有的症状和体征作出肿瘤的定位诊断。
  (1)大脑半球肿瘤的临床症状:
  1、精神症状:多表现为反应迟钝,生活懒散,近记忆力减退,甚至丧失,严重时丧失自知力及判断力,亦可表现为脾气暴躁,易激动或欣快。
  2、癫痫发作:包括全身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以额叶最为多见,依次为颞叶、顶叶,枕叶最少见,有的病例抽搐前有先兆,如颞叶肿瘤,癫痫发作前常有幻想,眩晕等先兆,顶叶肿瘤发作前可有肢体麻木等异常感觉。
  3、锥体束损害症状:表现为肿瘤对侧半身或单一肢体力弱或瘫痪病理征阳性。
  4、感觉障碍:表现为肿瘤对侧肢体的位置觉,两点分辨觉,图形觉、质料觉、实体觉的障碍。
  5、失语:分为运动性和感觉性失语。
  6、视野改变:表现为视野缺损,偏盲。
  (2)蝶鞍区肿瘤的临床表现:
  1、视觉障碍:肿瘤向鞍上发展压迫视交叉引起视力减退及视野缺损,常常是蝶鞍肿瘤患者前来就诊的主要原因,眼底检查可发现原发性视神经萎缩。
  2、内分泌功能紊乱:如性腺功能低下,男性表现为阳痿、性欲减退。女性表现为月经期延长或闭经,生长激素分泌过盛在发育成熟前可导致巨人症,发肓成熟后表现为肢端肥大症。
  (3)松果体区肿瘤临床症状:
  1、四叠体受压迫症状: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视障碍,瞳孔对光反应和调节反应障碍,耳鸣、耳聋;持物不稳,步态蹒跚,眼球水平震颤,肢体不全麻痹,两侧锥体束征;尿崩症,嗜睡,肥胖,全身发育停顿,男性可见性早熟。
  (4)颅后窝肿瘤的临床症状:
  1、小脑半球症状:主要表现为患侧肢体共济失调,还可出现患侧肌张力减弱或无张力,膝腱反射迟钝,眼球水平震颤,有时也可出现垂直或旋转性震颤。
  2、小脑蚓部症状:主要表现为躯干性和下肢远端的共济失调,行走时两足分离过远,步态蹒跚,或左右摇晃如醉汉。
  3、脑干症状:特征的临床表现为出现交叉性麻痹,如中脑病变多,表现为病变侧动眼神经麻痹,桥脑病变,可表现为病变侧眼球外展及面肌麻痹,同侧面部感觉障碍以及听觉障碍,延髓病变可出现同侧舌肌麻痹、咽喉麻痹、舌后1/3味觉消失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9-04
不能
磁共振只能检查目前有没有神经纤维瘤,而不能预见
第2个回答  2020-10-08
咖啡斑为数毫米至数十厘米大小不同的浅褐色、棕褐色至暗褐色色斑,圆形、卵圆形或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多于出生时或婴儿期出现,儿童时期数目增加。多见于躯干部,可单发或多发,不会自行消退。一般认为,若有6片直径大于1.5cm的咖啡斑,提示可能合并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不同疾病中出现的咖啡斑可有不同特点,并伴随有其他异常表现。
第3个回答  2010-09-06
可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