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性怎样

如题所述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O?,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物理性质:


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一氧化碳(CO)纯品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

分子量28.01,密度1.250g/l,冰点为-207℃,沸点-190℃。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为12.5%~74%。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

因此一氧化碳具有毒性。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常见于家庭居室通风差的情况下,煤炉产生的煤气或液化气管道漏气或工业生产煤气以及矿井中的一氧化碳吸入而致中毒。


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没有颜色,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拓展资料: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鉴别方法: 


(1)澄清石灰水: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是一氧化碳。 


(2)燃着的木条:将气体分别在空气中点燃,能燃烧的是一氧化碳,不能燃烧的是二氧化碳。


(3)紫色石蕊试液: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是一氧化碳。 


(4)还原金属氧化物:将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出现黑色粉末变红这一现象的是一氧化碳,没有明显现象的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除杂方法: 


1.CO(CO2)(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通常将气体通人过量的碱溶液(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而不用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与碱溶液反应,从而达到除杂的目的。 


2.CO2(CO)(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通常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从而达到除杂的目的。不能用点燃的方法,因为CO2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05
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是指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无色、无味、无刺激的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机体后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和作用丧失,从而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缺氧表现,造成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害为主的多脏器病变,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临床分型按中毒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中毒。
轻度中毒
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在10%~20%之间,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离开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后,通常没有后遗症。
中度中毒
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在30%~40%之间,临床表现加重,具体为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吸入空气和氧气后可较快苏醒。重度中毒
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浓度通常可超过50%,患者表现更加严重,处于深度昏迷状态,治疗不及时可发生脑水肿、休克等并发症,病死率比较高。
一氧化碳中毒主要是患者暴露于一氧化碳环境中,吸入过多一氧化碳导致中毒。
主要为居家生活中未正确使用取暖炉具、煤气泄漏、居室通风不良等导致的意外中毒,也包括生产环节中煤矿瓦斯爆炸、维修燃煤锅炉排风系统设备未按操作规范进行等。也有部分患者属于自杀行为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