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人由奢到俭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11-19

人的天性就是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

一旦享受过那种待遇,

怎么还甘心回到俭朴里?

除非经历得多了,看破红尘,

或者后来觉得俭朴才是自己内心想要的。

案例可以参照《变形计》里大部分从农村交换到城市里体验生活的孩子回到原本生活里的样子。

名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此句出自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由节俭转入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转 入节俭就很难了。指奢侈一旦成为习惯,要想纠正很费事。

从节俭变得奢侈是容易的,从奢侈变得节俭却困难了。饮食穿衣,如果思考得到这些事情的艰难,就不会轻易地花费钱财了。每一顿饭吃肉喝酒,可以置办几天的粗茶淡饭;一匹绸缎,可以置办几件平常的衣服。不饿不冷就够了,何必图个吃好穿好?经常在拥有的时候想着没有的时候,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再想着拥有的时候,那么子子孙孙(就能)常常享受到温饱了。






为什么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竟是它在作祟

司马光一千多年的一句家训,却道出了经济学中的一个原理:消费习惯具有不可逆性,经济学家称为“棘轮效应”。



什么是棘轮效应?

棘轮效应,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

这种习惯效应,使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即相对于自己过去的高峰收入。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于随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

这一效应是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提出的。古典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消费是可逆的,即绝对收入水平变动必然立即引起消费水平的变化。针对这一观点,杜森贝认为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消费决策不可能是一种理想的计划,它还取决于消费习惯。这种消费习惯受许多因素影响,如生理和社会需要、个人的经历、个人经历的后果等。特别是个人在收入最高期所达到的消费标准对消费习惯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



棘轮效应真的蛮厉害的。吹惯了空调,风扇就很难满足需求了;开惯了奔驰宝马,现代丰田就入不了法眼了;在任时做惯了大爷的,退位后总感觉像孙子;经常窝在舒适的大班椅上,偶尔坐条小板凳都觉得一屁股委屈……

各行各业提供的各种服务和工具,都在使人变懒,久而久之人们对这些产生了依赖,而一旦失去,就会感觉各种不适应。真的很难想象,如果有一天又得回到银行邮局电信排队办理业务的时候,你会多么的难受和抓狂。

在企业和组织当中,棘轮效应也常常得以应用。比如:今年的任务一旦完成,明年的指标必然提升,所以有些聪明的管理者会隐瞒生产能力来对付计划当局;同样,当个体因为某种特别表现被树立成为积极正面的标杆,也注定了这个人需要通过努力进步来维持这个优秀标准,从而促使业绩或表现不断向上攀升;考核和业绩要求在不断提高,通过辅助良好的激励方案,让努力的回报率不断得到提升,以促进绩效增长,这些都是棘轮效应在发挥积极作用。




根据棘轮效应,我们就不难理解自己为什么存不下钱来了。当一个人决定开始理财时,他此前可能已经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了。一下子要让他省着点花,多存一些钱,肯定是难以做到的。尤其当自己的薪资还维持在原有水平并没有降薪时,很难控制自己的支出。

但是,反过来看这个问题。如果从现在起还不及时克制自己的消费,那将来随着薪资的提升就有可能继续放大棘轮效应,支出越来越多,到时候再想存下钱来就更困难了。

所以建议大家从现在开始就给自己定好存钱目标,可以一点一点增加存钱的量,让自己有个适应的过程。

通过了解棘轮效应,让大家早点意识到乱花钱的不利影响及量入为出、存钱的重要性,早日积累更多的财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