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帮助的抑郁症的人

如题所述

现在,大多人都有抑郁症,或轻或重,或短或长。
抑郁症的人平时爱笑,又幽默,别人难以察觉。因为抑郁症患者,有自残倾向,不想伤害别人,也不让他人知道,不想增加别人的麻烦,所以独自承受。
该怎么做呢?为了避免恶化,减轻痛苦,一定要尽量让心灵呈开放状态,不能封闭自我,不能让自己长久待在密闭的空间里。所以,作为家属,就要让患者尽可能避免独自在房间里闷着,多鼓励,帮助患者他面临的问题,少做让他神经兴奋的事情,比如打麻将,那会让他更难睡觉,必要的药物控制,比如吃盐酸多塞平片,每天保持2个小时的大强度运动,舒缓神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21
首先要明白抑郁症的诱因:有一点可以肯定,长期的自我责备,自我谴责,甚至自我否定,是造成抑郁症的罪魁祸首,也正是这些造成了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意识否定(失去存在感)
抑郁者的所有感知无不表现为负向情绪和认知:我不该,我不如,我不行,我不爱,我不能,我不。。。甚至更严重的负向情绪或认知
所以在面对问题时,我们应该更多的为自己或对方使用,我(你)应该这样,而不是我(你)不应该这样。拒绝接受“不”

第二: 情感陪护对抑郁个体的作用:作为影响个体情绪的重要外部行为,情感陪护对个体恢复自我价值认同,意义非凡。对个体进行情感陪护,主在对个体施以正向情感行为的外部牵引,以期使个体自我感知获得由外部认同引发的自我意识认同,从而使个体获得愉悦感和自我存在感(自我价值)。
针对性补充:职业女性由于生育本身原因,可能使其暂时自我感知失去社会价值认同。所以家人当加强情感陪护,以期使其获得情感价值认同。减少发生抑郁症的可能性。

第三:有关外界行为辅助:在个体康复过程中,外界行为辅助及其重要,外界(医生或家人)首先应当个体的行为加以肯定(无论这种行为是否合理,因为行为本生就没有对错只有主观感觉)。并对个体的情绪的正常宣泄给予理解和肯定。因为对个体的自我行为肯定会增强个体自我意识暗示,以提升个体的自我意识,恢复存在感。美的自然环境及良好的人际氛围对个体康复的作用同样的重要,这种环境能使个体情绪免受外界影响而产生剧烈波动,从而影响个体行为。还有就是药物辅助。

第四:如果家人或者他人想安慰抑郁患者,请你把他(她)视作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对他们的任何行为或想法都要给予肯定和理解的表示(记住,我这里所说的是表示)。因为这对他们恢复自我意识认知及信心非常重要,不要用理性的鼓励去激励他们,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压力。

第五: 某种绝望的情绪有时会卷土重来,因为自我意识暗示(情感暗示)具有惯性,所以,有时候她会在你的脑海里卷土重来(记得有个心理中医叫他小火苗),但随着反相(这里为正向)自我意识暗示(或外部牵引)的长期性,这种绝望情绪(意识)重归的频率会越来越少,并且存在的时间越来越短以至于最终消失。
有些时候有些个体会认为自己不是原来的自己,原来的自己找不回来了,他们会认为是自己得了病,其实这就属于认知的错误,任何事物都是变化的,意识也不例外。如果你感觉变得不快乐了。这种感觉太正常不过了,这是人的正常情绪,因为外部条件变了,以前使你快乐的因素暂时不存在了,所以需要重新树立价值目标。
之所以个体认为自己病了,其深层次原因是,个体的自我意识否定,不愿承认现在的自己。实质是他不愿意接受现实状况。是个体未能从意识形态进行正确认知。

第六:有关正确认知的恢复。 正确认知的恢复可能需要较长时间,但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自我认知的调节。在理性状态下,不要把某些情绪、行为或者是生理状况主观的跟‘’抑郁症‘’相联系,因为这种暗示会形成自我意识的否定,加重抑郁情绪。所以只要你理性自然的对待不良情绪或者生理反应,久而久之形成正确的认知惯性,不经意间所有的症状就都消失了。

大概就先这么多吧,如果想起其他的,再做补充
第2个回答  2022-08-29
对于众多抑郁症患者来说,他们最需要的不是药物,不是治疗,而是能够有人耐心地听他们倾诉并且给予他们默默地陪伴。
抑郁症患者在不发作时和正常人一样,他们正直、善良。但一旦发作起来,就会变得像个受伤的孩子。往往在这个时候,作为朋友或家人的我们,就应该成为他们唯一的依靠,为他们开导,慢慢打开他们闭锁的心房,将温暖和真切的关怀带给他们。

话说回来,很多抑郁症患者家属都为不知该如何与之沟通而苦恼。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正确地开导抑郁症患者的方式呢?
一、消除患者的恐惧感
患者入院后,对待患者应耐心、亲切、和蔼、周到。尤其是对老年患者更需要耐心、细心、不厌其烦,保护患者的自尊心,使患者感到被重视、受人尊敬、有独立人格。耐心听取他们的主诉并给予充分的同情和理解。
二、向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使之保持愉快的心情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应随时注意患者的心理动态,多关心、多问候,并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帮助。
三、引导患者进行自我安慰
对于不顺心的事尽量从环境、机遇等客观方面寻找原因,不要过分内疚、自责,这对调节心理平衡大有益处。
四、引导患者转移注意力
对于面临困境的患者,应分散、转移其注意力,使之逐渐忘却不愉快的事情,心情逐渐开朗起来。还可以鼓励患者做一些平时感兴趣的事,使之在不知不觉中淡忘烦恼,心境好转。
五、引导患者从多角度看问题
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不妨多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少从消极的一面去看。这样,心情就会变得平静、开朗。
六、鼓励患者参加社会活动,培养兴趣爱好
有益的社会交往会使人体验到人生的价值,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使人们豁达开朗、彼此慰藉。广泛的兴趣爱好会使人思维开阔、性情高雅。
七、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和睦的家庭关系会让人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在出现困难时,家庭成员们也可以彼此劝慰,共担风雨,共渡难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