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研究生的人那么多?

如题所述

研究生的学历曾经是一份极具含金量的保证。如今,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上升以及招生扩张的趋势,拥有一张研究生文凭,不再能轻易带来理想的工作和生活。

扩招后研究生求职人数迅速增长,就业市场“满眼皆硕士”

从2003年开始,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并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中国教育在线网站《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的研究数据指出,“1978年是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的第一年,当年录取1.0708万人。2012年,我国硕士研究生录取约51.7万人,博士研多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不断增加,除2008年因金融危机等因素造成报名人数下降外,考研人数年递增10万~15万人,2013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已达到176万人,直至2014年,考研报名人数有所减少,多年来的考研热开始出现降温。

但是,研究生扩招已然成为事实,而扩招随之而来的则是不断增长的研究生毕业人数,而市场上对研究生的需求量没有显著增加,在就业市场上曾经凤毛麟角、供不应求、甚至不用走向市场研究生就可以直接就业的现象已经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几十万研究生、甚至与本科生同场竞技的激烈竞争局面,研究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研究生扩招后求职人数的不断激增是研究生就业难最直接的原因之一。

研究生求职期望值普遍较高,求职时“眼高又手低”

当“唯学历”时代逐渐远去,研究生这群“皇帝的女儿”突然成了“行走在尴尬地带的群体”。一方面保有着对高学历的优越感,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用人单位越来越理性的用人策略。

相对于本科毕业生而言,硕士毕业生们对自身的就业期望值普遍过高,主要表现在对单位性质比较挑剔,薪水待遇要求较高,很在乎工作的岗位层次、专业的对口度和工作稳定性,更倾向于在大城市工作而不愿到基层单位就业,而且由于年龄和经历等因素,研究生在就业问题上比本科生更需要考虑家庭、婚姻等生活上的现实问题。

事实上,很多研究生并非真的找不到工作,而是放不下架子,降不下条件。期望值高了,要求多了,可供选择的岗位自然少了,就业的机会自然也就小了,于是宁肯待业在家也不愿“屈就”。

同时,对于那些从本科一路读上来的研究生和非应用型专业的学生来说,学历虽然高,科研能力虽然强,但工作经验可能是零,个人综合素质也不见得比优秀的本科生优越多少,尤其是对那些混着渡过研究生生涯的人而言更是毫无优势可言。

当下的用人单位在招录新员工时也表现得越来越理性务实,更加倾向于动手能力强、可塑性高的人才,在这方面有些研究生确实不如本科生甚至技校生,且招用研究生还要支付更高的薪酬,在权衡之下,显然本科生“性价比”更高。

过高的求职期望和市场实际需求之间矛盾,是造成当前研究生就业困难又一重要原因。

研究生培养质量有所下滑,面临“学历再贬值”

在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过程中,一方面,高校研究生录取比例不断提高,招生标准相应也在下降,很多本来不够要求、对学术没有深厚兴趣的学生也进入了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研究生生源质量确实呈现出整体下降的态势;

另一方面,高校研究生招生的数量上去了,但是教学条件与师资队伍却没有同步跟进,尤其突出的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师比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04
读研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参考下述建议:
1. 学术追求:对某些专业来说,读研是追求学术成就的一个有效途径。
2. 职业发展:读研究生可以为将来的职业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加竞争力。
3. 兴趣所在:对某个学科领域或研究方向感兴趣,希望深入研究,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4. 逃避工作:有些人希望通过读研究生来逃避工作压力和现实。
5. 家长期望:家长可能希望子女通过读研来实现某些期望,比如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或者更高的学历,这可能成为读研的一个理由。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读研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同的学科和研究生课程需要不同的学习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2.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对读研来说非常重要,需要建立规律的作息和学习计划。
3. 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学习可以提高学习动力和兴趣。
4. 寻找支持和帮助:读研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寻找支持和帮助,比如同学、导师、前辈等人。
5. 关注职业发展:读研究生不仅仅是学术方面的提升,还会影响到职业发展,需要关注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合适的研究生课程和研究方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