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解封后从成都回沈需要隔离吗?

如题所述

为了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精神要求,妥善处理好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针对大家关心的春节假期延长期间、延迟复工期间、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患者隔离期间工资待遇怎么算等问题,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作人员,就以上问题作出解答。
一、2020年春节延长假期工资待遇如何确定?
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的通知》要求,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至2月2日。在春节假期延长假期间(1月31日、2月1日、2月2日),企业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工资报酬。
二、受疫情影响的劳动关系如何处理?
答:(一)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四十一条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在此期间,劳动合同到期的,分别顺延至职工医疗期、医学观察期、隔离期期满或者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结束。
(二)用工单位不得以出现《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四十一条规定的情形,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医疗期间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人员中的被派遣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被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期间的工资等参照用工单位直接用工的相关政策。
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被采取隔离措施期间的工资待遇如何确定?
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因被隔离治疗、隔离观察等隔离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按正常出勤支付其在隔离期间的工资。隔离期结束后,对仍需停止工作进行治疗的患者,企业按照职工患病的医疗期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
四、因政府采取紧急措施不能按期返岗职工工资待遇如何确定?
答:因政府采取封锁疫区等紧急措施导致职工不能按期返岗提供正常劳动的,参照关于停工、停产期间工资支付相关规定执行,即延迟复工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但对企业与职工协商优先使用带薪年休假等各类假的,按相关休假的规定支付工资;对企业要求职工通过远程办公等形式提供正常劳动的,依法支付工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被采取隔离措施人员的工资待遇不适用此项政策。
因响应当地政府延期返程号召,企业要求有关职工(针对疫情高发地区人员、非紧迫工作岗位人员、高风险人员)延期返岗,如职工不能通过其他形式提供正常劳动,有关工资待遇由企业与职工协商确定,企业也可参照因政府采取紧急措施不能按期返岗职工在工资待遇方面的相关做法。
五、我省企业延迟复工期间工资待遇如何确定?
答: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延迟企业复工和学校开学的通知》(辽政办明电〔2020〕6号)要求,除《通知》中规定情形外,省内各类企业不早于2月9日24时前复工。2月3日至9日未复工期间,根据《辽宁省工资支付条例》、人社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人社厅明电[2020]5号)关于停工、停产期间工资支付相关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即企业延迟复工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但对企业与职工协商优先使用带薪年休假等各类假的,按相关休假的规定支付工资;对企业要求职工通过远程办公等形式提供正常劳动的,依法支付工资。
不受延迟复工命令限制的企业,在此期间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当依法支付劳动者工资。其中,企业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工资报酬。
外省返沈人员:自到达沈阳之日起,一律自行居家隔离14天!
关于加强节后办公场所
和人员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各开发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市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市直各单位:
春节假期结束恢复上班后,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现提出如下要求:
一、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对办公场所和人员疫情防控工作的管理,对凡是外省返沈人员,自到达沈阳之日起,一律自行居家隔离14天,并主动向社区报备。自行隔离期间,如出现发热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向有关方面报告,采取有效防控措施,转运至当地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二、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场所一律在工作人员正式上班前一天,集中进行全面消杀。要保持办公区域环境清洁,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每日定时对公共部位进行消毒。
三、各办公场所区域入口处要设置体温检测点,工作人员及来访人员必须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方可进入。尽量不安排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办公区。
四、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减少人员聚集,避免召开大型会议、举办大型活动,办公人员及来访人员进出办公场所须佩带口罩。
五、工作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饮水,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六、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微信、QQ等工具及在公共区域设置防控工作宣传栏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科学引导正确认识和预防疾病。
沈阳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
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2020年1月31日
沈阳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地返沈人员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第3号
当前,全市处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为保障广大市民和外地返沈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疫情输入、扩散、输出,全力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现将沈阳市进一步加强外地返沈人员疫情防控工作有关要求通告如下:
一、主动配合航空、铁路、公路客运等交通运输单位和高速公路、国省道等交通检疫站的服务管理,自觉接受体温检测。
二、如实记录好本人和随行老人、未成年人等的相关信息,包括抵达沈阳的时间、车次(或车牌、航班号)、座位号,以及近期每日的活动范围和接触人员情况。
三、返回沈阳后,主动向居住地所在社区委员会(村委会)报告;返回工作岗位前,主动向所在单位报告。主要报告旅居史、接触史、当日体温等。身边有外地返沈人员的,要相互提醒、主动报告,并及时告知与自己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四、回到住所和单位后,立即开展一次大扫除,对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进行消毒清洁,并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和室内空气流通。
五、凡是外省返沈人员,自到达沈阳之日起,一律自行居家隔离14天,期间不要与外人接触,尽可能减少与共同居住人员接触,14天后如无症状可解除隔离。如必须外出,要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六、如有政府、社区工作人员、医务人员通过访视、电话等多种方式询问健康情况或采取医学观察等措施,要给予理解和积极配合,如实提供有关信息。
七、如出现干咳、头痛、发热、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自觉避免接触他人,并立即佩戴口罩就近到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
八、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饮水,加强营养,合理适度锻炼身体,保证充足和规律的睡眠,保持身心愉快。打喷嚏或咳嗽时使用纸巾或袖子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
九、主动学习防控知识,增强对虚假和错误信息的辨识能力,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抢购、不囤货,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外地返沈人员要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主动配合做好隔离观察、追踪排查等工作,对刻意隐瞒、拒不配合造成后果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各地区、各部门要将外地返沈人员纳入网格化管理,加强联防联控,有效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确保防控工作不留死角。
沈阳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疫情防控指挥部
2020年2月2日
新型冠状病毒依然在扩散期
一些地方也没有宣布延迟复工
很多人不得不赶回工作地上班
但是钟南山院士“一动不动”的告诫依然言犹在耳。28日,钟南山说:“春节前我说过,请大家目前不要到处跑。现在我还是强调大家不要出行,特别是武汉一带的,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
▲资料图:钟南山。苏丹 摄

如今,钟南山还没说让动,但是现在却不得不动身返程上班,该怎么办?返程途中、回到家里、到单位上班,该如何做好防护?这份返程防护指南请收好。
■返程途中如何防护?
1、全程佩戴口罩
不管是坐飞机、火车还是自驾车,以及到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图片来源:中国疾控中心
2、随时洗手很重要
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图片来源:中国疾控中心
3、打喷嚏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4、携带消毒用品
乘坐火车、公交、地铁时,可以用携带的消毒用品(比如消毒液、消毒湿巾),对扶手、座椅等身体能够接触到的地方进行清洁消毒处理。飞机上不能随身携带酒精、消毒液,建议使用消毒湿巾擦拭。
5、尽量远离他人1米
有疾病流行地区居住旅行史人员,时刻佩戴口罩和随时保持手卫生。在路上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
▲资料图。张一辰摄
6、注意饮食安全
如果不是特别饿尽量不要摘下口罩吃东西,如果一定要吃,请务必先清洗双手,避免手直接接触食物。
7、留意周围旅客健康状况
旅途中应留意周围旅客健康状况,避免与可疑症状人员近距离接触。发现身边出现可疑症状人员,及时报告乘务人员。
8、建议携带一支笔
大家在返途中记得带根笔,因为现在需要填写旅客信息登记表,工作人员手中的笔有限,来回传用有风险,用自己的笔既快又安全。
9、妥善保留车票信息
妥善保存飞机票、火车票等票据,以配合可能的相关密切接触者调查。
铁路迎来春运返程客流。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
■疫区返程后自我隔离14天
建议从离开疫情流行地区的时间开始,连续14天进行自我的健康状况监测,每天要做2次。
条件允许时,尽量单独居住,或者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并尽量减少与家人的密切接触,减少外出活动,尤其是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了解返回地的发热门诊的分布,与家庭医生、社区医生保持联系。如果出现了发热、咽痛、胸闷等可疑症状,应该根据病情及时就诊。
▲资料图:武汉市小区物业正在消毒 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居家日常如何防护?
1、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
2、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
3、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禽肉蛋要充分煮熟后食用。
4、居室保持清洁,勤开窗,经常通风。
5、随时保持手卫生。
6、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7、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注意营养,勤运动。
8、主动做好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9、准备常用物资。家庭备置体温计、一次性口罩、家庭用的消毒用品等物资。
10、外卖、快递尽量采用无接触配送。若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面收取,也应在取物品时戴上口罩,取完东西后记得洗手。取到的物品应暂放在空气较为流通的走廊、通道处,静置一段时间后(半小时以上),再拿进屋里。
▲图为街上的外卖小哥。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上班后如何防护?
1、尽量申请在家办公
根据单位安排和现实情况,可以创新办公方式,申请在家办公、网上办公。尽量使用视频会议,少开会、少集中。
2、少坐公交地铁
建议步行、骑车、打车上班,如果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3、减少乘坐电梯
降低乘坐电梯频率,低楼层乘客可以走楼梯步行。
4、坐电梯要戴口罩
乘坐电梯应戴上口罩,哪怕电梯里只有你一个人。不要在乘坐电梯过程中取下口罩。
在电梯里按键时,最好带手套或隔着纸巾、指套去触摸按键。
▲1月29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南昌路社区工作人员为辖区一公共电梯间进行消毒。中新社记者 刘新 摄

等候电梯时站在厅门两侧,不要离厅门过近,不要面对面接触从电梯轿厢中走出的乘客。乘客走出轿厢后,按住电梯厅外按钮不让电梯关门,等待片刻再进入电梯。
尽量避免与多名陌生人同乘电梯,时间充裕的乘客可耐心等待下一班电梯。乘坐电梯后,及时洗手、消毒。
5、建议错峰就餐、独自用餐
去餐厅的途中和取餐时,全程佩戴口罩;直到吃饭前的那一刻,才摘下口罩。不要边说话边吃饭,专心致志吃饭。
错峰就餐,避免扎堆就餐。独自就餐,速战速决。
有条件的单位可提供盒饭,避免人群聚集。
6、在办公室也佩戴口罩
在和同事进行工作交流时,保持一定距离并佩戴口罩。
用酒精喷雾对办公区域进行消毒,例如门把手、电脑键盘、办公桌、椅子等。
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可酌情佩戴手套。
来源|沈阳公交网 沈阳网
图文|公交观察员 小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