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迁碑全文及译文是什么?

如题所述

《张迁碑》全文及译文:

原文:

君讳迁,字公方。陈留己吾人也。君之先,出自有周,周宣王中兴,有张仲,以孝友为行。披览《诗?雅》,焕之其祖。高帝龙兴,有张良,善用筹策,在帷幕之内,决胜负千里之外,折珪於留。

文、景之间,有张释之建忠弼之谟,帝游上林,问禽兽(狩)所有,苑令不对,更向啬夫,啬夫事对,於是进啬夫为令,令退为啬夫。释之议为不可:苑令有公卿之才,啬夫喋喋小吏,非社稷之重,上从言。

孝武时有张骞,广通风俗,开定畿寓,南苞八蛮,西羁六戎,北震五狄,东勤九夷。荒远既宾(殡),各贡所有。

张是辅汉,世载其德。爰暨(既且)于君,盖其缠联(繵縺),缵戎鸿绪,牧守相系,不殒高向。孝弟于家,忠(中)謇于朝,治京氏《易》,聪丽权略,艺于从政(畋)。

少为郡吏,隐练职位,常在股肱。数为从事,声无细闻。徵拜郎中,除谷城长,蚕月之务,不闭四门。腊正之祭(),休囚归贺。八月算民,不烦於乡。

随就虚落,存恤高年。路无拾遗,犁种宿野。黄巾初起,烧平城市,斯县独全。

译文:

张君名讳迁,字公方。是陈留郡己吾县人。张迁之先人,出自周朝,周宣王中兴之时,有个张仲,以孝著名,只要看一下《诗经》之“雅颂”部分,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其祖先的情况。汉高祖刘邦兴起之时,有谋士张良,善用计谋,能筹划于帐幕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他后来被封为“留侯”。

在西汉文帝和景帝之际,有个张释之,他是一个忠于职守、敢提意见的辅佐大臣。(他跟随)文帝游上林苑。文帝问苑中有多少禽兽?苑令答不上来。又问啬夫,啬夫却对答如流。于是文想提拔啬夫为苑令,苑令退为啬夫。张释之建议说,这不可以。因为苑令有公卿大臣的才能,啬夫只是一个只会喋喋不休的小吏,不是治国安邦的栋梁之材。文帝就听从了他之的意见。

汉武帝时,有个叫张骞的人,广泛地勾通了诸地与本土不同的风俗教化,开拓、安定了边境地区。其范围南面包括了八蛮、西部羁糜了六戎、北部威震于五狄、东西到达九夷。荒远地区既已宾服大汉,都来进贡他们的特产。

张氏辅佐汉室,其德义世代都有继载,直至于君(张迁),蝉联不绝。他继承了这宏大的端绪。州牧、太守相继,都要不曾辱没这大好的声名。在家中他能尽孝悌之情,在朝廷,也能作到忠厚正直。他能通晓京房的《易》学。能聪敏地掌握权变策略。他是以文从政的。

张迁少时任郡吏,他能精确熟练地完成任务,故常常成为骨干力量。又多次成为郡守的从事(郡守自辟的僚属).并不因为他自己不事张扬而不为人知。故后来他被拜为郎中和谷城县长。农历七(农忙之时)能够做到四门不闭;腊月行祭之日,他将囚徒放假回家,他们都能按时归来,以感谢他的恩德。八月计算人口赋税等事,也不麻烦乡人。

他随便住在很简陋的村落的院子中。他体虚年迈之人。(在他治理之下,社会风气良好)能做到在路上丢了东西,无人捡为已有;种完地后露宿野外,也不会有任何问题。黄巾起义后,城市都被烧毁,惟独他治下之县城完整无损。

创造背景:

此碑石于东汉灵帝中平三年(186年)立碑于山东东平县,是颂扬张迁执政谷城时多施惠政的政绩;碑阴刻有立碑官吏姓名及捐资钱数。

碑主张迁,字公方,陈留己吾(今河南宁陵境内)人。曾任谷城(今河南洛阳市西北)长,迁荡阴(今河南汤阴县)令。碑文系故吏韦萌等为追念其功德而立。碑文书法多别体,未署书者姓名,刻石人为孙兴。

清初顾炎武《金石文字记》疑此碑为后人摹刻,但多数考古学家和金石学家则认为,其书风通篇方笔,古朴拙茂,非汉代人不能为之,碑面剥落的痕迹,也非人为所能做到,因此,当是汉代原碑无疑。

《张迁碑》运笔以方笔为主,用笔逆锋坚实,万毫齐力,方圆兼备,沉着饱满。横画两端都见方,粗重浑厚,有万钧不屈之力,如“言”、“善”等字。书写时万毫齐力,行笔似有反力相阻,右端回锋上提收笔,欲左先右,无往不收。“蚕头雁尾”的横画写法也一样,起笔处重顿后,渐提行笔,正锋而行,笔壮墨饱,收笔时顿笔后迅速上提,挺直凝重而有力。

竖画的用笔方法是落笔逆锋向上,提笔调锋起笔处方厚饱满,再调笔锋向下,竖锋运笔,收笔时或轻或重顿后,提笔向上回收笔锋,如“之”、“中”、“尚”等字。折画是在横画收笔处将笔锋上提,换向后在原处入纸行笔,转折处方整斩截又自然,略呈外方内圆,或内外皆方,如“月”、“巾”等字的折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