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1-14岁人群的第一位死因是

如题所述

我国1-14岁人群的第一位死因是溺水

每到夏季来临,常常会有一些令人痛心的溺水事件发生。虽然过去几十年间,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及相关机构对儿童溺水预防十分重视,我国溺水的死亡和发生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但溺水仍是我国1-14岁儿童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儿童溺水预防工作任重道远!

预防儿童溺水

1、加强监护第一位。家长或看护人监管缺失或片刻疏忽是1-4 岁儿童溺水的根本原因。因此儿童家长或看护人应该做到:健康教育要跟上。

对家长和教师:对家长和教师进行溺水事故风险教育,强调监护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儿童溺水危险的认识,促进看护行为改变。

对儿童:对儿童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教育儿童:不要独自在河边、水池边玩耍;不去非游泳区游泳;游泳时不要打闹;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盲目下水救人。

2、环境改善要全面。在江、河、水库、鱼塘周围设立明显警示牌,进行危险提示,避免儿童接近这些危险水体;在池塘、小溪、沟渠等自然水体周围安装围栏;家中有5 岁以下儿童的农村家庭,如果房屋在距离池塘、小溪等自然水体25 米内,应在院子或通向室外的房门安装门栅栏,以阻挡婴幼儿自行外出。

3、工程设施要保证。加强水井管理,为水井安装汲水泵,若无条件安装,也应加设防护盖,应注意合理设计,避免儿童攀爬;架设和维护桥梁,工程部门在江、河、湖上架设安全的桥梁,已建桥梁应注意维修和保养,保证行人出行安全。加强基建设施管理,给窨井、粪池、建筑工地蓄水池和石灰池加盖,并加强巡查和监督。

4、游泳技术要掌握。国外多项研究表明,5 岁以上儿童学会游泳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教儿童游泳是预防溺水的有效办法。开设游泳课的学校应聘请有资质的教练,并提供安全的游泳训练场所。

5、医疗、救护保性命。加强院前急救,儿童溺水的后果包括死亡和神经系统严重损害所导致的残疾。溺水后尽早开始基础生命支持,恢复有效呼吸循环是成功复苏、降低死亡率和神经系统后遗症的最有效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1-07

我国1-14岁人群的第一位死因是溺水

每到夏季来临,常常会有一些令人痛心的溺水事件发生。虽然过去几十年间,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及相关机构对儿童溺水预防十分重视,我国溺水的死亡和发生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但溺水仍是我国1-14岁儿童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儿童溺水预防工作任重道远!

预防儿童溺水

1、加强监护第一位。家长或看护人监管缺失或片刻疏忽是1-4岁儿童溺水的根本原因。因此儿童家长或看护人应该做到:健康教育要跟上。

对家长和教师:对家长和教师进行溺水事故风险教育,强调监护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儿童溺水危险的认识,促进看护行为改变。

对儿童:对儿童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教育儿童:不要独自在河边、水池边玩耍;不去非游泳区游泳;游泳时不要打闹;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盲目下水救人。

2、环境改善要全面。在江、河、水库、鱼塘周围设立明显警示牌,进行危险提示,避免儿童接近这些危险水体;在池塘、小溪、沟渠等自然水体周围安装围栏;家中有5岁以下儿童的农村家庭,如果房屋在距离池塘、小溪等自然水体25米内,应在院子或通向室外的房门安装门栅栏,以阻挡婴幼儿自行外出。

3、工程设施要保证。加强水井管理,为水井安装汲水泵,若无条件安装,也应加设防护盖,应注意合理设计,避免儿童攀爬;架设和维护桥梁,工程部门在江、河、湖上架设安全的桥梁,已建桥梁应注意维修和保养,保证行人出行安全。加强基建设施管理,给窨井、粪池、建筑工地蓄水池和石灰池加盖,并加强巡查和监督。

4、游泳技术要掌握。国外多项研究表明,5岁以上儿童学会游泳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教儿童游泳是预防溺水的有效办法。开设游泳课的学校应聘请有资质的教练,并提供安全的游泳训练场所。

5、医疗、救护保性命。加强院前急救,儿童溺水的后果包括死亡和神经系统严重损害所导致的残疾。溺水后尽早开始基础生命支持,恢复有效呼吸循环是成功复苏、降低死亡率和神经系统后遗症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