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老师为什么不能当班主任

如题所述

说起体育老师,在人们的印象中马上呈现“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形象,“四肢发达”只是体育老师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取得优异体育成绩的基本条件之一。在体育运动中,他能在短暂的时间内,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复杂的技术动作,能合理地运用改变战术,其反应之敏捷,思维之灵活,绝非头脑简单之人所能为。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排头兵。班主任的工作状况,对学校工作的成效,对学生思想、文化等全面素质的提高,起着极为重要作用。“读书无用,金钱至上”,读书就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学而优则仕”的论调使我们的教育者不得不面对这样的意识困境:以前的道德教育方式显得越来越空洞,引来了学生们越来越多的质疑,也越来越与社会现实相冲突,所有这些对班主任本身的工作方法,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传统观念中,体育老师和班主任是联系不上的。据调查,虽然当班主任的体育老师约占体育教师总数的十分之一,但当过班主任的体育老师,在班级管理工作方面无一例外地取得良好效果。本文试图把体育老师和班主任工作结合起来进行探讨。
当今的体育老师,基本是从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的,由于师范教育的系统性,所有的体育老师都掌握了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懂得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那种体育教师不能当班主任的错误认识早该摒弃。
一、体育老师是学生心理卫生的保健医生。青少年学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受到无政府主义、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现在的学生的心态、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有健康的心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班主任担负着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社会适应能力、组织纪律性等任务。班主任必须进入心理医生的角色,根据学生的气质、生理、心理特点挖掘教育方法。班主任不仅要正确认识学生体貌特征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要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顺利进入青春期,既做决策的参谋者,又做苦恼的倾听者。在生理上体育老师对于学生正常的生长、发育、体格、体型的培训、感官的训练和左、右脑的开发有较彻底的了解。体育运动主要是通过运动,增强呼吸机能、清洁呼吸道、放松肌肉、发散多余的精力、消除精神紧张、驱散郁闷情绪、克服羞怯感、减轻束缚感、消除一切不良影响、指导和预防伤病,对他们某些不健康的心理和心理疾病进行必要的处理和治疗,从而乐观地对待现实。在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个人项目还是集体项目,学生都必须学会尊重别人和尊重自己,讲究个人行为的规范性和道德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行为、合作意识和道德风尚。体育运动是在严格的规则约束下进行的健康文明的活动,能教育学生遵守规则、遵守纪律、辨别是非,如果老师适时把体育运动的规则升华到阻止学生不良行为的发展,其效果更加显著。
二、体育老师的性格多是外倾型。从“全国千名优秀体育老师”的调查中的性格类型统计结果发现,有78%属外倾型,17.5%属内倾型,4.5%属混合型。绝大部分的体育老师的性格外在、开朗、直爽、热情、乐观、善于交际,在集体活动中有较大的亲和力、内聚力,且对学生要求严格。体育运动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如它的竞技性、娱乐性、合作性等,这种特点与青少年活泼好动的性格相似,和体育运动充满青春活力的特点协调、融洽。“信其道”,必然“亲其师”,大部分体育老师受到学生的喜爱也在情理之中。据调查,学生喜欢认真负责,严格要求的老师。中国女排姑娘有一句口头禅:“严是爱,松是害,不闻不问要变坏。”教育经验不足的老师往往以严厉的态度来表示自己坚定、果断,结果常给学生以粗暴的印象,教育效果也适得其反,越教越不顺心。体育老师开朗、豁达的这种性格特点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和学生沟通更轻松、更容易,对班级工作的开展当然大有裨益。
三、体育老师能身先士卒、作好表率。《论语·子路》记录的孔子言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高度肯定了老师身教的重要性。作为班主任,身教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班主任是学生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的榜样。班主任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以及态度、仪表和行为等方面,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学生对老师从接近、亲近、共鸣、信赖到决心,逐渐发生梯级的心理变化。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陈腐的教学方法统治着课堂,至今不少教师对“讲听法”丢不掉。总认为:多讲多得,少讲少得,不讲不得。看看实际情况呢?这样的课堂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莫名其妙;教师讲得面面俱到,学生听得不得其要;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体育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当前进行的课堂改革,“主体性”试验课等特别强调师生的共同参与活动。体育课的教学模式被大多数学科所借鉴,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体育老师经常在操场上和学生一起活动。教师由学生眼中的“纪律警察”的角色变成自己当中的一员,由敬而远之变为亲而近之;师生在运动的间隙进行思想、技术等方面的交流,学生很自然地与老师加强彼此的了解。大多体育老师在学校中受到学生的拥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已成教育改革的主流,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意志是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之一。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与意志水平的高低是一致的,因此班主任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体育老师本身在这一方面往往起着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少体育老师常年累月,第一个迎来黎明,最后一个送走晚霞,与烈日为伍,与风沙作伴。如体育运动的本身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顽强拼搏的意志。如长跑时要求学生在疲劳时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困难时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失败时毫不气馁、顽强拼搏;胜利时不骄傲自满,冷静待之。体育老师在课堂中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行为和锻炼习惯。再把这种良好的习惯引入班级教育管理之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曾经举例:我们的校长住处离学校十多公里,同学们在上学的时候,校长已经在校门口等候大家了,谁还能有校长住得更远呢?校长都能每天不迟到,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迟到呢?体育老师的榜样作用对学生个性、意志品质的塑造起到特别的作用。从而培养并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的自制性,坚韧性和持久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4
我知道的是体育老师当班主任,他只知道他给我们犯错就减分,做的好就加分,要么就是写检讨,初中那么多功课要做,还得分一部分时间来搞这些,犯错是要管教,可也不能把这分数制当主课啊,每个学生时时刻刻在担心这个那还有心思学习啊,应该关心的是每位学生的功课问题,还有身体,还有就是班干部在班上虎假狐威,也没人敢啃声,就怕减个分写检讨,这种事连小学都不会发生,却到初中发生了,真希望衡东六中的老师能以身作则,能听听学生的的心声,学生在学校反错,是需要你们的教导,而不是搞个分数制,写检讨,搞个学生上课下课都在想随时被扣分写检讨,那还有什么心思学习,不是对体育你老师当班主任有什么看法,而是他不知道学生们到底有多少多余的时间来做别的事,更不懂得每个学生学习到底怎么样,这就是体育老师跟主课老师当班主的区别,最起码他知道这个学生上课怎么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