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如题所述

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其主要表现是好动、坐不住、无精打采、心不在焉,或者想入非非、老走神,粗心、马虎、差错多,拖沓、磨蹭,一心多用,有始无终,学习和做事的质量不高,效率低。而造成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成因很多,有病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有环境因素也有家长教育方法不当的因素。笔者在这里主要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解决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提出以下看法。
  一、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一是要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有人会说,教学内容是教材规定的,教师并没有选择权,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岂不是一句空话?其实不是这样的。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虽然是一定的,但教师可以从中挖掘出大量有趣味的东西。比如一篇散文,它的作者、时代背景,它中间涉及的知识点都有广阔的延伸空间。教师必须勤于查找资料,从中找到你所需要的内容。现在有了互联网,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没有边界的知识之窗。当然,必须注意的是,不能为了把趣味性做为教学的目的,而只能作为教学的途径,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二是要增强语言的趣味性。语言的趣味性包括语言的声调、色彩、情感等方面。说话是一种艺术。同样是一个内容,有的老师会说得声情并茂,引人入胜;而从有的老师口中说出,则毫无感染力,味如嚼蜡。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必须下功夫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和水平,通过精彩的口语,让学生想听、爱听,注意力水平也就提高了。
  三是增强教学手段的趣味性。要善于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要把声电设备适度引进课堂,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
  四是要增强板书的趣味性。语文教师必须学会写一手板书,这是基本功。除此之外,还应掌握一些绘画方面的能力,这对增强课堂的趣味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都会有帮助。
  二、增强教学安排的灵活性
  一是要每节课都体现不同的特点。教师当然要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但是教学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化,而是体现教师在课堂上处理教材的独特方式。必须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每节课的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也就自然会有变化,千篇一律,必然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影响教学效果。
  二是不能搞程式化。要是每节课都弄成三步教学法、五步教学法……第一步如何如何,第二步如何如何,第三步如何如何……教师讲的东西已经在学生大脑里形成“路线图”,学生还会注意听你讲的东西吗?
  三是要分层教学。在教学中,对同一个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也要有不同的方法。对注意力品质好的学生要简明扼要,直奔主题,这样可以以最少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效果;而对于注意力品质有差距的学生,则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方法。
  三、提高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一是引进现代教育教学新理念,克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 的呆板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把教学活动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上,使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引导有机结合起来,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课堂上,要让学生一起讨论,共同研究,而不是教师说什么,学生听什么,学什么。这样既可以集中深意力,又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其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其创造能力。
  二是改善语文课的学习气氛。教学气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单一枯燥的教学气氛会降低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摇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有改变教法,穿插新颖的教学内容,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情绪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果就会好,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任务及各类教材的特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大脑皮层兴奋,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三是因人而异,正确引导。课堂上,在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前提下,对注意力品质较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在讲课的时候,要经常有意识地注视一下那些爱走神的学生,提醒他们增强自控意识。在提问时,对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学生要适当多一点,让这些孩子把注意力时刻放在教师身上,放在教学内容上。在分组研讨过程中,也要随时到这些学生旁边走一走,显示一下教师对他们的关注。
  总之,注意力是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没有良好的注意力品质,将会影响到听课的质量、学习的效果,甚至影响到智力的发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吃透学生,有意识地、自觉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注意力品质,从而提高教学的整体效果,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