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主要有什么症状

如题所述

胃食管腔因过度接触(或暴露于)胃液而引起的临床胃食管反流症和食管黏膜损伤的疾病称为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是多因素的。其中包括食管本身抗反流机制的缺陷,如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和食管体部运动异常等;也有食管外诸多机械因素的功能紊乱。

一、症状

    胃灼热和反酸胃灼热是指胸骨后和剑突下烧灼感,多在餐后一小时出现,平卧、弯腰或腹压增高时易发生,如果反流入口腔的胃内容物呈酸性则称为反酸,反酸常伴胃灼热,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

2.吞咽疼痛和吞咽困难

有严重食管炎或食管溃疡时可出现吞咽疼痛,是由酸性反流物刺激食管上皮下的感觉神经末梢所引起。反流物也可刺激机械感受器引起食管痉挛性疼痛,严重时可为剧烈刺痛,向背、腰、肩、颈部放射,酷似心绞痛。由于食管痉挛或功能紊乱,部分患者又可吞咽困难,且发生食管狭窄时,吞咽困难持续加重。 

3.其他

反流物刺激咽部黏膜可引起咽喉炎,出现声嘶,咽部不适或异物感。吸入呼吸道可发生咳嗽、哮喘、这种哮喘无季节性,常在夜间发生阵发性咳嗽和气喘。个别患者反复发生吸入性肺炎,甚至出现肺间质纤维化。

二、预防

1.过度肥胖者会增大腹压而促成反流,所以应避免摄入促进反流的高脂肪食物,减轻体重。

2.少吃多餐,睡前4小时内不宜进食,以使夜间胃内容物和胃压减到最低程度,必要时将床头抬高10厘米。这对夜间平卧时的反流甚为重要,利用重力来清除食管内的有害物。

3.避免在生活中长久增加腹压的各种动作和姿势,包括穿紧身衣及束紧腰带,有助于防止反流。

4.戒烟、戒酒,少食巧克力和咖啡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4
你好!胃食管反流病,主要是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失调,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食管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增生、管腔狭窄等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表现为反酸、嗳气、胸骨后烧灼或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
第2个回答  2020-04-25
胃食管反流病,主要是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失调,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食管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增生、管腔狭窄等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表现为反酸、嗳气、胸骨后烧灼或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
第3个回答  2022-04-21

·典型症状

反酸、反食、烧心、腹胀等消化道症状。

·非典型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除上述食管症候群外,还存在不为多数人所知的食管外表现。

1.呼吸道症状:

呛咳、咳嗽、咳痰、憋气、气短、喘息等,表现为慢性咳嗽、反复肺部感染、哮喘样发作、肺大疱、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间质纤维化、肺心病等。

2.耳鼻喉症状:

咽部异物感、喉部发痒、喉部发紧、声音嘶哑、频繁清嗓、鼻塞、流涕、打喷嚏、耳痒、耳鸣、耳聋等。双眼可有酸胀、发痒、干涩、视物模糊、视力减退等。

3.口腔科症状:

口腔溃疡、口苦、口臭、牙釉质破坏、龋齿、舌灼热感等。

临床当中亦有部分患者,表现为心慌、胸闷、周身烦热等循环系统或神经系统症状。久治不愈的咳喘、哮喘、口苦、胸痛、牙齿损坏、打嗝、有情绪问题,经常容易生闷气,不同程度的抑郁。

·并发症

胃食管反流可致食管粘膜损害,产生食管狭窄、食管溃疡出血、Barrett食管并发症,易被接受且不难理解。殊不知,胃食管反流至口咽喉耳眼和肺部后,可相应导致耳鼻喉、口腔、双眼和呼吸道并发症,如耳聋、鼻炎、慢性咽喉炎、哮喘、肺炎等。

常用的胃酸中和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碳酸氢钠片、胃优仙等)长期使用可能造成血中离子不平衡,导致人体呆滞;存在一定的无应答率。

常用的H2阻断剂(H2RA)(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长期使用会胃肠功能紊乱,增加患癌风险。

GERD患者常用的PPI(如:兰索拉唑、奥美拉唑、雷贝拉唑钠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停药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反弹上升,长期服用可能造成息肉及加重感染风险。

对于以上常用药品的弊端,人们发现了更优质的成分材料——海藻酸钠

根据国际WGO肠胃协会的指南显示,反流性食管炎(胃酸过多)的患者首选服用拉唑类药。当拉唑类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时或副作用明显,可使用海藻酸盐类药物联合拉唑类药物进行治疗,以减轻拉唑类药物剂量的同时增加治疗效果。例如台湾胃逆舒

根据需要服用反流阻断海藻酸钠是治疗胃反流患者PPI突破性症状的有效且安全的选择。海藻酸钠在海外和中国知名度虽不及抑酸剂,但治疗效果拔群,国内pdd等平台以引进相关药物,如胃逆舒官方海外旗舰店的胃逆舒,是一种典型的海藻酸钠胃药。根据回访调查,服用胃逆舒的胃反流患者症状基本得到控制,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等胃病有明显好转。

第4个回答  2021-02-0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