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岩的概念

如题所述

1.风暴的概念

图5-1 风暴浪及台风

风暴泛指大气中出现的强烈的天气现象,特指伴有强风或强降水的天气系统。风暴作为一种气象现象,是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上发展起来的热带气旋的一种。不同地区的风暴具有不同的特点。发生在海洋上的风暴根据地理纬度可以分为热带风暴、中纬度风暴和极地风暴;还可以根据水平范围大小分为天气尺度风暴和中尺度风暴;根据不同的大洋有台风、飓风和热带风暴等不同叫法(图5-1)。其中,中纬度风暴主要有海上爆发性气旋,极地风暴主要有极地低压。西北太平洋上的热带风暴根据风力大小可以分为台风、强热带风暴和热带风暴。中尺度的风暴主要有飑线、海上龙卷等。热带风暴的量化标准,大致为:当热带气旋的表面风速达到17m/s,就被称为热带风暴;风速超过33m/s,就被称为飓风(大西洋)或台风(太平洋)。温带气旋是中—高纬度的冬季风暴,以西向东移动。

2.风暴流的概念

风暴流(Tempestuous Currents)是现代海洋在飓风作用下常常发生的,它一方面可以形成流动时速达百千米甚至数百千米的湍流,另一方面还有强的波浪作用,这种风暴浪基面可深达200m左右,显示出风暴流具有牵引流的性质。同时,在近滨和陆棚的广大海域中,风暴浪还可侵蚀挖掘和改造底部沉积物(何镜宇,1987),把底部沉积物扰起,在风暴流中形成悬浮云,成为一种密度流。因此,风暴流是一种密度流,又具有牵引流的性质。

风暴潮是指在风暴流控制下的浅海盆地,由于风暴波能的巨大传播速度,将海水涌向滨岸,并形成潮面的巨升现象(孟祥化,1985)。

3.风暴岩的概念

风暴岩是指由风暴作用形成的沉积岩,主要分布于风暴浪基面附近或以上的浅海(湖)或滨岸。风暴岩(Tempestite)一词是由Kelling(1973)提出,用以描述受风暴扰动后再沉积的浅海盆地浊积岩(Kumar&Sanden,1978)。Aigner(1979)将其含义扩充为风暴沉积(Storm Deposits),泛指非正常天气风暴作用形成的一系列沉积。刘宝珺(1984)将该词译为“风暴层”,专指风暴浪形成的沉积物。王清晨(1984)建议该新词在描述现代风暴成因的沉积物时,译为“风暴层”,描述古代风暴成因的岩石时,可译为“风暴岩”,并提出二者统称“风暴沉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