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学教师的学历要求那么高?

如题所述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亲身经历着学校对老师的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身边的同事早些年进高校的,学历有些是本科,有些是硕士。但是现在进高校,没有博士学历都进不了高校教学科研岗,而且对博士也越来越挑剔,要看科研成果,还要看本硕的专业以及学校。所以总的说来,现在进高校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

为什么大学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这么高呢?说起来有几点原因:

1、从供求关系来看。供大于求,目前越来越多的博士,那么势必就会造成学校有选择的余地,所以就会以各种要求来筛选好的人才,最简单的就用学历作为最低门槛。不少211、985高校或者沿海城市高校,不仅要的是博士,要的还是优秀博士,比如SCI要多少篇,本科硕士的学校也要是211、985.所以供大于求导致这样的结果也不足为怪了。

2、学校建设的需求。现在各大高校都在建设双一流高校,评价的指标很大程度是科研,所以作为科研生力军,博士是最适合的引进对象,所以各大高校都在大力引进博士,甚至有些高校重金求才,百万年薪引进博士。

所以大学教师的学历要求高也是理所应当,毕竟高校培养的学生未来也有很大一部分会去读研、读博,由这些过来人——博士教师进行培养,会让学生更早得到学术锻炼,早一点接触科学研究,这对于学生来说可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28

其实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看。对于大学的需求而言,现在的985大学基本上对自己的定位都不是教学型大学而是研究型大学。大学老师的职责中很重要的一块是在专业领域上作出研究成果及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某种程度上来说,研究职责其实对于现在的大学教师,尤其年轻的大学教师,已经超过了教书上课的重要性。自然拥有相关领域顶尖名校的博士作为接触到相应学术领域前沿的人,更容易被大学亲睐。题主专门提到了一些应用学科,但是即使是应用学科,仍然也是有前沿期刊,有研究的课题和成果的要求的。而且往往这些学科的论文更多,竞争更激烈。博士人数太多了,僧多粥少,自然学历要求节节高。而且,大学本身引进博士也有筛选,一般而言也会考虑到挑选一些表达能力比较好,上课效果不会太差的。很多学校都会聘请一些行业领域中的优秀人士来给学生传道授业,但是形式大部分是兼职,客座。最后其实还有一点,就是作为中国大学的塔尖,985的大学们在培养学生的方案,哪怕是应用学科上也应该并不完全倾向于工作操作的方向来讲。我们有2000多所高校,职业教育,普通本科,重点本科,甚至这些顶尖名校,在一模一样的专业上,教育的侧重点应该是会有不同的。从这个方面来说,985学校可能更理论化而不是操作化,老师也更学术派一些。

第2个回答  2018-07-31

老师这个职业是现在很多人所追求和向往的,从每年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人数中就可以清楚的看到,从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报考的人数是逐年增长,居高不下,大家都知道教师是个很不错的行业,所以是越来越多的人考虑从事教师这个职业。而大学老师相对于其他级别的老师操心少,工资高,也是许多人向往的职业。但是,较高的学历要求又让大家望而却步。为什么大学老师要求的学历这么高呢?

首先从就业情况来看,现在教师本来就是一个热门行业,自然就聚集了大批人才报考。筛选人才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卡学历。初高中老师现在都要求硕士毕业,大学可想而知。因为就业困难,教师行业变热,要求自然就随之水涨船高。

其次从教学内容来看,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内容以通识教育为主,主要是参照课本教授学生基础性的知识。而到了大学,开始分专业进行学习,要求学生在某一个领域当中进行深入研究,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是该领域比较精通的学者,自然要求的学历就较高。同时,大学的教学不再那么拘泥于课本,要求老师不仅能授人以鱼,更要能授人以渔,在传授知识之外,更要能够围绕知识进行拓展,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科学研究,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才能触类旁通。

另一方面,从大学老师的工作内容来看。大学老师不仅要承担教学任务,另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科研。大学是我国重要的科研基地,老师在教学之外,常常也会进行自己的科研项目。现在大学对老师基本都有科研成果,发表论文的要求。这就要求老师必须能够有足够的水平独立进行科研。而且,大学老师的职业发展方向大多是成为副教授,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没有足够高的学术水平,是不可能支撑日后的职业发展的。

第3个回答  2017-11-28

博士是必备,不过研究生进来的大家也很焦虑,都在考博了。一半二本以上的学校,都是要求博士了,有些学校的辅导员岗位获悉会要硕士,但是没编制,没意思。一半到了二本以上,都要对毕业学校有要求了,比如本科211,硕士985或者其他吧。整体说,我国高校教师进人还不算难,不过学历确实是最大的一关,大学教师以前属于国家财政全供事业编制,随着国家事业单位的改革,现在高校、医院都已经取消编制了,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改革前进入高校的教师仍然纳入编制内管理,退休一个国家收回一个编制,现在再进入高校任教的教师都不再给予编制了。

第4个回答  2018-07-3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是许多人从小学时代就已熟知的一句话,我国教育发展到现在,已经证明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就是印证这句话的一个侧影。

在从前,大学是在绝大多数人才走入社会以前培养人才的最后一道门坎,二三十年以前不要说大学教师的学历,就连能上大学的人都很少,由整体教育水平决定了大学教学者的水平,因此当年即使大学老师整体学历水平没有现在这么高,但作为传道授业者还是足够资格的。

而如今不光是全民整体受教育的水平越来越高,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知识不再像从前那样匮乏,学生们可以从各种渠道汲取知识,由此一来中学生的科学知识累积也越来越高,想要教育这群年轻人,自然就需要教学者的段位更高一些。

最后,随着的教育的不断改革、开放、创新,我国的高学历人才积累也越来越多,从前能考上硕士已经是凤毛麟角,而如今硕士、博士都不稀缺,在有更多选择余地的前提下,高等院校自然是更愿意选择高学历人才。而一个高校的师资力量,也会反过来影响到学校的评级和生源的质量。

总之,大学教师学历要求高,是顺应发展的结果,也是一件好事,毕竟教师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教师整体素质提高,也是“教育为本”的体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