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军吃的都是牛肉罐头,为何日本军人却说连猪食都不如?

如题所述

因为好吃的牛肉罐头是早期的,到了抗战后期,日本的牛肉罐头已经不是牛肉做的了。日本侵华初期,因为日本当时经过明治维新,彻底摆脱沦为殖民地的命运,使自己的国家变得强大,于是在后勤保障方面做得非常好。

再加上日本倾举国之力来供养这些“为国征战的英雄”,所以在抗日初期,日本的牛肉罐头是真真正正的纯牛肉制作,加上各种各样的蔬菜,炖制而成,是真真正正符合日本人口味的好料。但是随着后期,叫嚣着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日本军队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中国的仗还没打完,贪得无厌的日军又南下侵略其他国家,由与美国在太平洋爆发战争。

大量的侵华日军甲级师团被抽调出去和美国海军陆战队进行斗争,死伤惨重。日军兵力不足,便开始大肆扩张,这样一来,明治维新攒下的有限家底就被败光了,日本国库一下子有些捉襟见肘起来。因此,后勤工作也相对没那么好了,供应日军的牛肉罐头就开始偷工减料,从大块牛肉变成了牛肉碎。

即使是这样,日军吃得也比我国八路军、新四军好上太多了。再后来,牛肉罐头中牛肉几乎不见了,反而是牛杂、牛血成为主料,再掺杂一些粗粮以及蔬菜,所谓的牛肉罐头便成了牛血加粗粮和蔬菜的不知道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添加在一起的罐头,据说吃在嘴里又腥又臭,和猪食没有区别,因而被日军吐槽为猪食,甚至连猪食都比不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7

日本士兵之所以会认为牛肉罐头不如猪食,主要还是因为二战后期日本后勤保障乏力,导致配给部队的饮食质量下降导致的。下面船夫就和大家详细聊一聊日本人与牛肉罐头的故事。

日本人与牛肉

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人是几乎不吃牛肉的,这一方面是因为日本的地理环境决定的,因为四面环海,岛上还多山,导致在日本根本无法大规模的发展畜牧业。另一方面是因为日本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加上佛教不杀生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形成了一股不食用牛肉的风气。

但不吃肉或者很少吃肉会影响人体的蛋白质摄入,于是我们会发现日本人非常热衷于海洋捕捞业,而且不管是鲸鱼还是海豚,都在其捕捞范围,其很大一部分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但拜直射入问题。


直到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人逐渐开始西化,在明治天皇的带领下日本才逐渐开始吃牛肉,而且为了弥补与白种人身高上的差异,不少人本人开始模仿西方人的饮食习惯,吃牛肉便是其中很重要一环。

军队的牛肉罐头

看完上面这段分析,我们就会理解,为何在日本军队的后勤补给中,会强调要有牛肉罐头,其目的便是为了模仿西方人的饮食习惯。但牛肉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还是很稀缺的资源,尤其是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美国海军开始袭击日本商业船队以后。

上船船队的大量损失,让日本的进口贸易受到极大影响,无法从国外获得足够的牛肉,那在做牛肉罐头时,就不得不偷工减料,甚至偷梁换柱。开始用牛杂替代牛肉,再后来更是直接将粗粮混进了牛肉罐头里。


虽名为牛肉罐头,但实际上却成了大杂烩。就是这样的罐头,被补给到了前线,一线军人在用其填饱肚子时,自然会抱怨牛肉罐头的难吃。不过连猪食都不如的说法明显是有些夸张了。因为越是到战争末期,敌我双方的战略资源被消耗的越彻底,能够在战争结束前吃到“偷工减料”的牛肉罐头,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事情了。

比牛肉罐头更好的“补给”

有这件事不禁想起了看日英雄杨靖宇,以及其带领的东北抗联队伍的故事,他们在敌我双方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拖住了大量日本关东军精锐,为中原战场分担了不少压力。

但他们的后勤补给却十分简陋,很多时候甚至只能吃草根。在杨靖宇死后,其尸体被解刨后,日本人惊奇的发现,这位与他们斗智斗勇几个昼夜的看日英雄,胃里却只有草根树皮和一些棉絮!正是对中国民族的热爱,以及对侵略者的痛恨,让杨靖宇用平凡之躯做出了不符合常规的奇迹。相比较日本的牛肉罐头,爱国之情才是最好的精神食粮!

第2个回答  2020-09-19

图片里的“牛肉大和煮”罐头是“大和号”战列舰罐头储备食品当中的现代仿品…不清楚味道是否与1940年代“大和号”上的一样。

罐头在日本出现的时间也不长,并且牛在日本是“生产工具”,明治维新之前也没有拖拉机,耕地是要靠牛的…虽然没有出现法律上禁止屠牛,但是日本人在明治维新之前极少吃牛肉,不但牛肉极少吃而且猪肉也很少吃,原因是粮食太少人都不够吃哪有多余的去喂猪?当时的日本人主要的蛋白质获取只有鱼(大米是富人吃的),所以日本直到现在海洋鱼类消费量也多于其它国家,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现代版的“猪肉大和煮”,仿制的是二战期间日本供应量第二多的军用罐头,所谓大和煮有些类似我们东北的“乱炖”,除了猪肉外里面要方一些根茎类蔬菜,比如:萝卜、土豆、牛蒡…还要加上日本特有的:味噌、味啉。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执行“脱亚入欧”的国策,国家从上层阶级开始,政治体制和生活习惯全面西化(明治本人带头吃肉)…也带动了国民也开始吃畜肉,罐头也随“西风”进入到日本,甚至出现了商业出售…。

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虽然也参战,但只是在青岛与德国进行了小规模战斗,不过日本军队派出大量的军事观察员去欧洲观摩,也对欧洲军队的后勤保障有了很深的了解…一战结束之后日本军队的野战食品配给也开始往西方军队靠拢,罐头类食品也出现在日本军队当中,由于日本农业不发达只有鱼类罐头可以满足需求,肉类罐头的原料只能向畜牧业发达的美国和加拿大,甚至巴西去购买。

“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为了战争准备,每一年都从“美加两国”购买几万吨的牛肉制作牛肉罐头进行战备物质储备,可数量还是太少并且大多数牛肉罐头都供应给了海军,原因是海军是要打败“英美鬼畜”,必须要吃的好一些…“陆军马鹿”只能分配到很少的数量,“七七事变”之后英美为了自己再华利益,对日本实施经济制裁牛肉的进口来源也断绝了,牛肉罐头成了稀罕之物,随着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的参战日本在两条线上作战的压力下,国内资源更加缺乏,物质储备也耗尽!军需物品的质量和品种也大幅度下降,牛肉罐头虽然还有,但已经分成了两个档次,一种是佐级以上军官吃的真正牛肉罐头,另一种就是用:牛血、牛肉的边角料、淀粉…等物做成的“代用牛肉罐头”,这种罐头是给低级士兵们吃的猪食!

第3个回答  2019-09-28
因为随着日本战争后期物资紧缺,伙食供应乏力,罐头的质量也随之下跌,牛肉罐头里的牛肉越来越少,甚至最后拿牛血和一些菜渣混在一起做成罐头,所以最后日本军人说,连猪食都不如。
第4个回答  2019-09-27
说明他们吃腻了。另外当时的技术水平不行,密封性能不是那么好,运输也没那么快,所以防腐方面可能盐等其他起到作用的放的多些不如他们在驻地的伙食。就是让我们天天吃也受不了的,中国军人现在还有移动厨房了呢。另外当时的技术水平不行,密封性能不是那么好,运输也没那么快,所以防腐方面可能盐等其他起到作用的放的多些不如他们在驻地的伙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