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能否与幸福连用

经历能否与幸福连用

经历能否与幸福连用

我们的幸福
[论文摘要]:哈佛大学曾经开设了一门选修课“幸福课”,老师名不见经传,却因“积极心理学”成了哈佛的红人,“幸福课”的火暴让人们看到了那些貌似优秀幸福的人内心强烈的沮丧、消沉、绝望……于是我们禁不住问:为什麽我们不幸福?我认为,在如今这个充满焦虑和压力的“幸福大萧条”社会,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在奋斗与追求的道路上应该要学会积极感知幸福,努力把握幸福. 关键词]:幸福;人生价值目标;青年幸福感;感知把握
鲁迅说:“惟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贝多芬说:“我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啊,多麽幸福的时刻啊!当我能接近这地步时,我该多麽幸福啊!”。吴运铎说:“即使自己变成了一撮泥土,只要它是铺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让自己的伙伴们大踏步地冲过去,也是最大的幸福。”幸福问题是一个当今心理学界极为重视的研究课题,跟随着哲人们的思考,我们开始探讨我们自己的幸福。 一、 幸福的内涵
从字面上看,幸福二字从宋代以后开始连用,但是连用起来的意义,却远非近世对于愉悦、舒适、如意的生活或境遇的描述。最早使用“幸福”,应该是把“幸”字当“祈望”、“盼想”的动词。倘若“幸福”二字的连用,能还原成将“幸”字当做动词,那“幸福”就不是一个已完成的状态,而是一个渴望的过程„„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言: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
现代社会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渴望幸福,追求幸福,千百年来无数东西方哲人都曾探讨过幸福这一话题,但众说纷纭,没有定论。简单概括起来,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可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以外界的标准界定的幸福; 第二:以内在情绪体念为标准界定的幸福; 第三:以个体的主观判断为标准界定的幸福。
由次可见人的主观的内在动机在人追寻幸福的过程中占有很大的权重,但是,我们知道幸福的主观性不能脱离其客观性而存在。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是享受与劳动的统一,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幸福是主体价值得以实现的体现,与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理解分不开。但幸福归根到底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条件

决定的,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环境的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
通过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我们了解到(一)、幸福的客观性决定幸福的主观性,幸福的主观性依存于幸福的客观性。生活在大社会中的我们的幸福感离不开我们自己的主观体验,我们追求幸福所以我们想实现我们的愿望与理想,然而我们所有的欲望是建立在我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条件上的,所以我们只有通过努力实践,通过将主体的欲望与客体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幸福的彼岸。(二)、幸福不仅仅来自对自然需要的满足,也来自对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人们追逐物质享受,可是当我们的物欲横流,只抱着物质金钱昏昏入睡时,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精神世界就这样随着物欲的激流渐行渐远渐无痕,这时,人们难免会对物欲产生厌倦,精神生活的贫乏只会让我们慢慢丧失幸福感。(三)、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幸福不仅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享受,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参与进一步的创造。劳动是我们生存的基本方式,当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实现了自己的期望,在肯定自我的同时,我们也满是幸福。正如徐特立所言:“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幸福,那时神话。”(四)、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不可分离,社会幸福是个人幸福的基础。人始终是社会的人,幸福有其个体性,但是幸福绝对不是个人的私事。“只有整个人类的幸福才是你的幸福”狄慈根如是说。当人们懂得这一份大爱时便拥有了一份难得的幸福。
当我们把追求幸福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时,又听到了哲人振聋发聩的声音。“当你幸福的时候,切勿丧失使你成为幸福的德行。”莫罗阿如是说。道德规范是幸福的必要条件。“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中国古人也意识到道德与幸福的关系。同样的西方也有类似的观点,“人始终不渝地谋求幸福,他的软弱无力不断地提醒他:没有他人的帮助,就无法得到幸福,他也知道,怀有与他同样希望的人是无穷无尽的,他每时每刻都相信,他的幸福依赖于别人的幸福,而行善是他当前的幸福首要和最可靠的手段。”可见,当我们乐此不疲地追求幸福时,当我们带着内心的欲望和期待上路时,要记得配上一把道德的标尺,过有德的生活,做有德的幸福的人,这样,我们才不会坠入欲望的苦海不能自拔,真正的爱人,爱物,爱生活,得幸福。把德性本身当作人生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幸福当作追求的结果,把精神上尤其是道德上的需要看作是真正的幸福,所谓"仁者无忧","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0-09
幸福的经历。可以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10-09
可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