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昭仪"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

如题所述

昭仪,读作zhāo yí,为中国古代后宫嫔御的一种。昭仪始置于西汉元帝时期,当时为仅次于皇后的位号,位同丞相,爵比诸侯,北魏亦沿用。后世至明均曾设置,地位已经下降,多位列九嫔之一。

西汉元帝时,元帝的妃子傅婕妤有殊宠,冯婕妤舍身救主有功,且都生有皇子(傅婕妤生定陶王刘康、冯婕妤生中山王刘兴),为了显示出两位宠妃的异宠。

但汉元帝仍在位,两妃无法称王太后,于是在婕妤之上新设昭仪一位,取“昭其仪”之意,封傅氏与冯媛为昭仪。自此汉朝沿用之册封最高级的妃嫔,位仅亚于皇后。

三国时曹魏后宫,夫人下有昭仪,爵比县侯。 晋朝为给始祖皇帝司马昭避讳,不设置昭仪封号。但同一时期五胡十六国依然时有采用。 

北朝时期恢复昭仪封号,分左右昭仪,置2人,位在三夫人之上,用于册封最高级妃嫔;南朝则仅作为九嫔的其中一级,唐朝因之,为九嫔之首,地位仅次于四妃。自明朝前期之后,后宫不再设置昭仪。

扩展资料

1、傅昭仪

傅昭仪(?—公元前2年),傅氏,汉元帝刘奭的妃嫔,定陶恭王刘康生母,汉哀帝刘欣的祖母。其父为河内温县人,早逝;其母遂改嫁魏郡郑翁。

傅氏初为上官太后的才人,汉元帝刘奭为太子时,得以进幸。汉元帝即位,立为婕妤,甚得宠爱。生有一男一女,女为平都公主,男为定陶恭王刘康。后封为昭仪。

2、赵昭仪

赵昭仪(?-前7)即赵合德,赵飞燕妹。其姊入宫受成帝宠爱,她亦因其姊而被推荐给成帝刘骜,两人俱立为婕妤,专宠后宫,飞燕立为皇后,她被立为昭仪。居昭阳宫,受宠甚于其姊。前7年,成帝因在赵合德床上暴死,人多归罪于她,认为其为祸水,赵合德知其难逃罪责,乃自杀。

3、董昭仪

董昭仪(?—?),父董恭。汉哀帝妃嫔之一。因其兄董贤为汉哀帝刘欣的男宠,被召进后宫封为昭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昭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3-30
1、解释 昭仪,为中国古代后宫嫔御的一种。始置于西汉元帝时期,位同丞相,爵比诸侯。
2、历史沿革
(1)西汉元帝时,元帝的妃子傅婕妤有殊宠,冯婕妤舍身救主有功,且都生有皇子(傅婕妤生定陶王刘康、冯婕妤生中山王刘兴),为了显示出两位宠妃的异宠,但汉元帝仍在位,两妃无法称王太后,于是在婕妤之上新设昭仪一位,取“昭其仪”之意,封傅氏与冯媛为昭仪 。自此汉朝沿用之册封最高级的妃嫔,位仅亚于皇后。
(2)三国时曹魏后宫,夫人下有昭仪,爵比县侯。
(3)晋朝为给始祖皇帝司马昭避讳,不设置昭仪封号。但同一时期五胡十六国依然时有采用。
(4)北朝时期恢复昭仪封号,依然用于册封高级或最高级妃嫔;南朝则仅作为嫔的其中一级,唐朝因之,为九嫔之首,位次四妃。
(5)自明朝前期之后,后宫不再设置昭仪。
3、拼音 zhāo yí
第2个回答  2006-11-14
昭仪为中国古代宫廷女官,即中国古代宫廷妃嫔的称号。始置于西汉元帝时期,其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在三国时魏主之妾夫人下有昭仪,爵比县侯。后代皆有沿用,但地位不及汉魏时尊崇。
第3个回答  2006-11-15
皇帝妃子的一个等级
第4个回答  2018-07-30
昭仪,古代嫔妃封号。为中国古代后宫嫔御的一种。始置于西汉元帝时期,其位相当于丞相,爵比诸侯。魏晋至明均曾设置,但地位已经下降。
  西汉元帝时,元帝的妃子傅婕妤有殊宠,冯婕妤舍身救主有功,且都生有皇子(傅婕妤生定陶王刘康、冯婕妤生中山王刘兴),为了显示出两位宠妃的异宠,但汉元帝仍在位,两妃无法称王太后,于是在婕妤之上新设昭仪一位,取“昭其仪”之意,封傅氏与冯媛为昭仪 。自此汉朝沿用之册封最高级的妃嫔,位仅亚于皇后。
  三国时曹魏后宫,夫人下有昭仪,爵比县侯。
  晋朝为给始祖皇帝司马昭避讳,不设置昭仪封号。但同一时期五胡十六国依然时有采用。
  北朝时期恢复昭仪封号,依然用于册封高级或最高级妃嫔;南朝则仅作为嫔的其中一级,唐朝因之,为九嫔之首,位次四妃。
  自明朝前期之后,后宫不再设置昭仪。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