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当鸡头,不当凤尾,这种说法对吗?

如题所述

中国传统的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环境,担心环境不好会影响孩子,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为了让孩子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有些家长会想尽办法让孩子去重点班学习,认为在重点班当最后一名比普通学生好很多。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谚语,“宁做鸡头,不做凤尾”。那么这个想法正确吗?如果孩子真的进了所谓的“重点班”,对成绩有帮助吗?

首先我们可以考虑,在重点班当“凤尾”有什么不好?

1.孩子的情绪变化

老师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尤其是“重点班”,更依赖孩子的自学能力,老师会根据大部分孩子的进步来指导教学,而对“凤味”的关注自然没有那么强。这样孩子的学习热情就会受到打击,在普通的课堂上,孩子面对各科老师都会有很强的作为鸡头的成就感。孩子的成就感越强,他们就越有信心,学习的动力就越大。

2.学习进度不一样

重点班的孩子已经掌握了不同于普通班的高强度学习模式,与老师的配合也很默契。学习不是一天能培养出来的,而是一个需要适应的长期过程。孩子突然从普通班进入重点班,肯定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一旦跟不上,就找不到人帮助解决,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以后的学习。

普通班整体成绩虽然比较一般,但也有一些优秀的学生,老师会比较关注这些学生。但是老师未必能照顾到重点班排名靠后的同学,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成绩好的同学升到重点班后开始走下坡路的原因。

孩子要有自知之明,明确判断自己的能力,分析自己的优缺点。他们可以在“小世界”中提升自己,收获很多。不要为了一时的冲动和面子,让自己做出错误的决定。

不妨先问问孩子的意愿。你的孩子会对自己的位置更有信心。不要把孩子放在会让他自卑的环境中。在这件事上,父母不应该盲目。在做决定之前,他们应该从多方面进行权衡和思考。每个孩子的条件和能力不同,吸收知识的能力也不同。不是所有的孩子进重点班后一定会提高成绩,但要考虑到各方面的情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2
我认为不对。人生就应该有奋斗目标,即使失败了也不遗憾。做不了凤头,做凤尾也代表自己曾经努力过。而不是去妥协去当鸡头。
第2个回答  2021-04-12
宁当鸡头,不当凤尾,这种说法对的。我就是这样类型的人,如果当鸡头,有得到比较多的关注,会更有动力学习,反而学得更好,而如果当了凤尾,有很强的挫败感,破罐子破摔,就越来越差了。
第3个回答  2021-04-12
不对。如果是我就更愿意在优秀的环境下生活,自己不是顶尖人物也无所谓。
第4个回答  2021-04-12
当然不对,一个人人成功与否不在于是不是第一,而是看有没有找到合适自己定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