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各阶段年龄的心理?

我想了解人生年龄阶段的心理,什么样的年龄会有什么样的心理,谁能来谈谈?

第一阶段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从出生到十八个月左右是婴儿期。

第二阶段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从十八个月到三、四岁是童年期。

第三阶段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四到五岁是学前期。

第四阶段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从六岁到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第五阶段获得同一感而克服角色混乱。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是青春期。

第六阶段获得亲密感而避免孤独感。从十七、八岁至三十岁是成年早期。

第七阶段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 (繁殖对停滞)。这是中年期与壮年期,是成家立业的阶段。

第八阶段获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这是老年期,亦即成熟期。

扩展资料:

人的心理不是一般物质的运动,而是人的机体,首先是人脑这种以特殊方式组织起来的物质的机能、活动过程或运动。人一旦离开脑就不存在心理活动,无脑的或患有脑缺陷的婴儿不能发展或不能健全发展心理。

人脑的不同区域有相对的分工,各具有不同的作用,某一区域的损伤或病变会招致与之相应的心理活动的紊乱以至丧失。儿童心理的发展非单纯决定于却依存于机体特别是脑的发展。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它们之间的联结,它们的分子组成,以及脑中的各种化学物质,都与特定的心理现象有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第一阶段 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

  从出生到十八个月左右是婴儿期。这是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阶段。所谓基本信任,就是婴儿的需要与外界对他需要的满足保持一致。这阶段婴儿对母亲或其他代理人表示信任,婴儿感到所处的环境是个安全的地方,周围人们是可以信任的,由此就会扩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

  婴儿如果得不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与照顾,他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以致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顺利发展。

  第二阶段 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

  从十八个月到三、四岁是童年期。这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阶段。个体在第—,阶段处于依赖性较强的状态下,什么都由成人照顾。到了第二阶段,儿童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如想要自己穿衣、吃饭、走路、拿玩具等,他们开始去探索周围的世界。这时候,如果父母及其他照顾他们的成人,允许他们独立地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表扬他们完成的工作,就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获得了一种自主感,能够自己控制自己。

  相反,如果成人过分爱护他们,处处包办代替,什么也不需要他们动手;或过分严厉,这也不准那也不许,稍有差错就粗暴地斥责,甚至采用体罚。例如,孩子由于不小心打碎了杯子,尿湿了裤子,成人就对其打骂,使孩子一直遭到许多失败的体验,就会产生自我怀疑与羞耻之感。

  第三阶段 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

  四到五岁是学前期。这是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阶段。个体在这阶段的肌肉运动与言语能力发展很快,能参加跑、跳、骑小车等运动,能说一些连贯的话,还能把自己的活动扩展到超出家庭的范围。除了模仿行为外,个体对周围的环境(也包括他自己的机体)充满了好奇心,知道自己的性别,也知道动物是公是母,常常问问这,动动那。这时候,如果成人对于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行为不横加阻挠,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自由参加各种活动,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不是嘲笑;禁止,更不是指责,那么,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与进取心。

  反之;如果父母对儿童采取否定与压制的态度,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的游戏是不好的,自己提出的阀题是笨拙的,自己在父母面前是讨厌的;致使孩子产生内疚感与失败感(所谓内疚感,就是认为自己做错了事情,做坏了事情),这种内疚感与失败感还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

  第四阶段 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

  从六岁到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这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阶段。学龄初期儿童的智力不断地得到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广泛,而且有一定的深度。他们的能力也日益发展,参加的活动已经扩展到学校以外的社会。这时候,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已经不是父母,而是同伴或邻居,尤其是学校中的教师。他们很关心物品的构造、用途与性质,对于工具技术也很感兴趣。这些方面如果能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与赞扬,则能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这些方面发生兴趣。

  埃里克森劝告做父母的人,不要把孩子的勤奋行为看作为捣乱,否则孩子会形成自卑感,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应该鼓励孩子努力获得成功,努力完成任务,激发他们的勤奋感与竞争心,有信心获得好成绩;还要鼓励他们尽自己最大努力与周围人们发生联系,进行社会交往,使他们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聪明的,任何事情都能做得很好,即使是参加赛跑,也会认为自己是跑得很快的。总之,使他们怀有一种成就感。

  第五阶段 获得同一感而克服角色混乱

  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是青春期。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

  “同一性”这一概念是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非常广泛的含义。它可以理解为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个体的主我与客我的统一,个体的历史性任务的认识与其主观.愿望的统一;也可理解为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全面认识到意识与行动的主体是自己,或者说能抓住自己,亦即是“真正的自我”,也可称为“核心的自我”。

  青少年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方法,他们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们从别人对他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了自己。此时,他们逐渐疏远了自己的父母,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 ——种内在的连续之感,也认识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上与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别。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这就是同一性,即心理社会同一感。

  埃里克森认为,这种同一感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以及了解自己与各种人、事、物的关系,以便能顺利地进入成年期。否则就会产生同一性的混乱。如:怀疑自我认识与他人对自己认识之间的一致性;做事情马虎,看不到努力工作与获得成就之间的关系。同一性混乱,还表现在对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看不清,要么持对立情绪,要么盲目顺从等。在两性问题上也会发生同一性的混乱,认识不到两性之间的同一与差异等。

  第六阶段 获得亲密感而避免孤独感

  从十七、八岁至三十岁是成年早期。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这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

  第七阶段 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 (繁殖对停滞)

  这是中年期与壮年期,是成家立业的阶段。这是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阶段。这一阶段有两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向积极方面发展,个人除关怀家庭成员外,还会扩展到关心社会上其他人,关心下一代以至子孙后代的幸福。他们在工作上勇于创造,追求事业的成功,而不仅是满足个人需要;另一种可能性是向消极方面发展,即所谓“自我专注”,就是只顾自己以及自己家庭的幸福,而不顾他人的困难和痛苦,即使有创造,其目的也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第八阶段 获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

  这是老年期,亦即成熟期。这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阶段。如果前面七个阶段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成分,就会在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回顾—生觉得这一辈子过得很有价值,生活得很有意义。相反,如果消极成分多于积极成分,就会产生失望感,感到自己的一生失去了许多机会,走错了方向,想要重新开始又感到为时已晚,痛不胜痛,于是产生了—.种绝望的感觉,精神萎靡不振,马马虎虎混日子。

  埃里克森在分析每个阶段肘,都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例如,他认为,一个人不应该对任何人都信任,不信任感也有一点用处,有了不信任感后,对于外界的危险会有一种准备,对于外界不愉快的事情可有一种预期,否则一遇社会挫折就感到不可思议或束手无策,不利于自我的成长。但埃里克森认为,在人际关系中信任与不信任感要有一定的比例,信任感应该多于不信任感,以有利于心理发展。

  他还认为,自主感也不能无限制地发展,也必须有—定的怀疑感与羞耻感,如果过分相信自己,以后就不容易适应社会准则,变得独断孤行。埃里克森认为,自主感应强于怀疑感与羞耻感。儿童的勤奋感中也应该有一点失败的经验,以便今后能经受住失败的挫折,但又不能过分地经常地遭受失败,经常失败就会产生自卑感。

  以上是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的八个阶段,从中可以看到自我的形成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也可以看到自我与社会生活在个体人格发展中的作用。他的八个阶段是他临床经验的总结,尚缺乏严格的科学事实作依据,但比起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生物学观点来,侧重了社会文化因素在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他的理论有相对的合理性,在西方心理学界有相当太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的八个阶段在具体的年龄段上的划分有些偏前,因此如果我们看到自己所属的心理发展阶段小于自己的生理年龄时不必沮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5-23
1、定义:

指受孕到分娩的280天左右。

2、影响:

头三个月母体若受到感染、营养不良、中毒、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含某些药品)、物理放射线,则可使后天的心理生理发育收到影响。

3、发育特点:

2个月开始,试听觉产生;4个月产生皮肤冷觉;5个月产生味觉和皮肤温觉,6个月产生视觉,7个月产生痛觉。

4个月开始蠕动或扭动;6个月开始冲撞或踢脚。

妊娠期母体的情绪状态明显影响到孩子出生后的心理良好程度。

4、关于胎教:

正确的方法是针对胎儿感觉的发育进程,给予对应的良性的信号刺激,而不是要传授什么知识。音乐胎教是胎教的一种简便易行的重要手段。

二、新生儿期。

1、定义:

指从出生断脐带到1个月间。

2、发育特点:

出生后即能有效分辨人生和铃声;3天能学会对声音的条件反射;1周后能用眼睛追踪光亮;2周能形成哺乳姿势的条件反射;3周时能注视客体。

3、注意事项:

新生儿期,具有心理学上讲的是人生第一次分离的重大意义,此后还将面临人生的种种分离情绪――如毕业、亲友亡故、失恋等等。

新生儿期的心理和生理满足,与双亲与孩子的和谐、良好的关系紧密相关。

三、婴儿期。

1、定义:

指出生后1个月到3岁间。医学上的定义则是1岁以内――作者注。

2、发育特点:

2个月时显露情绪反应,此期是高速生长期,需要大量的热量和蛋白质,但消化系统也正不成熟。

3、注意事项:

三岁看大。此期是建立安全和信任感的关键时期,若能顺利度过,则其心理的社会化发展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主要是先和母亲,再和父亲,再是其他人,使个体逐渐认识自我和自我价值,以获得安全感。

要遵循诸如“七坐八爬周会走”的一般规律,让孩子爬够走够,才可避免将来落下诸如多动症的隐患。

四、幼儿期。

1、定义:

3到6、7岁阶段。

2、发育特点:

是词汇增长最快的时期;

思维活动开始摆脱动作的束缚;

直觉形象的认知模式;

随意和不随意注意注意皆在发展;

随意记忆开始在教育影响下发展;

情绪体验相当丰富但外显且控制力差;

出现自控性高级情感反应;

理智感表现为好奇、探究、拆装玩具;

自我意识与评价反应形成。如“宝宝要”变成“我要”。

3、注意事项:

七岁看老。此期孩子在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行为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都有了一定发展,此间的生活经历和挫折对其日后的成人生活,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故要尤其重视幼儿期的教育和培养。

五、童年期。

1、定义:

6、7岁到12岁阶段。

2、心理特点:

语言:口语迅速、理解语言。

认知:颜色、方位、空间识别;随意和不随意活动;注意集中时间增长;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

个性:小学生动作行为进一步发展;出现更大社交范围,社会情感成份逐渐占据主导;勇敢、果断、仔细认真、有组织性、有同情心、坚韧不拔,还是相反的个性心理逐渐形成。

3、注意事项:

此期处于对异性反感期,倾向于与同性交往;此期对于个性形成至关重要。

六、青春期。

1、定义:

12岁到16、17岁。

2、特点:

认知: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主导,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抽象发展;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叛逆“性逐渐加强。

性心理:对异性心理渴望,行为回避,易出现手淫、早恋。

个性:既熟又生,既独立又依赖;承认感、幼稚性、冲动性并存;整体不稳定。

七、青年期。

1、定义:

18岁到28岁间。(1998年WHO将青年上限确定为44岁――作者注)

2、特点:

早期以学习、升学、家庭、学校矛盾为主;后期以学习、同学交往、婚恋、工作矛盾为主。

八、中年期。

1、定义:

35岁到59岁间。

2、特点:

知识积累增长至高峰,经验累积丰富,生理功能开始呈现下降趋势;独立观察、思维,组织安排人生;情绪趋于稳定;智力水平最佳;人际交往完善;自我意识明确;工作家庭负担沉重。

九、更年期。

1、定义:

女性45岁到55岁,男性50岁到60岁。

2、特点:

生理和心理呈现明显衰老迹象,谓“多事之秋“;中枢神经系统某些功能开始衰退;容易出现以躯体疲劳感和心理烦躁感为主的更年期综合征。

十、老年期。

1、定义:

60岁以上。

2、特点:

全面衰退;容易产生失落感、孤独感、抑郁情绪;唠叨、任性、情绪不稳、返回幼稚状态(如老年痴呆)等。
第3个回答  2010-05-23
小时候的叛逆,青年后的冲动,中年后的稳重,
第4个回答  2018-10-30
埃里克森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他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婴儿期(0~2岁)
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儿童期(2~4岁)
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学龄初期(4~7岁)
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学龄期(7~12岁)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里克森说:"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
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埃里克森说:"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
青春期(12~18岁)
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埃里克森,1963年)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成年早期(18~25岁)
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压制异性间遗传 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
成年期(25~50岁)
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当一个人顺利地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以后的岁月中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他将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他认为,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
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人们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
成熟期(50岁以上)
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车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
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阶段和第1阶段首尾相联,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
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