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和精神病医生的区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你好.
汉语"心理"常与"精神"混淆,其实两者是近义词。心理障碍与精神障碍,语意上也有一定区别。心理障碍较通俗,多指日常生活中际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包括认知上的囿于己见、感情上的迷惘、轻度不协调、意志发育的不成熟等等;精神障碍一词见于精神医学书刊,精神病医师基本上全用精神障碍,很少用心理障碍、心理病之类词语。精神卫生与心理卫生也因此完全混淆。十多年前,台湾出现两个法律名词:"心理卫生法"、"精神卫生法",好多人搞不明白:这是两个法律么?非也,原来是一个法律,名称叫法不同,引起了一些争论,翻译家也为此犯难,英语mental与psychological均有"精神的"、"心理"的两种译法,精神医学上几乎全译为"精神的",心理学工作者相反,几乎全译作"心理的"。你只要细辨一下,说"精神的"或"心理的",有点不同感受。这点在心理医生与精神病医生上的差异更大。
  都是矫治、预防"心病",心理医生与精神病医生至少有三大显著区别:
  一、
心理医生与精神病医生的服务对象不同。心理医生服务对象是心智比较正常乃至完全正常的大众,精神科大夫专治精神病人,他们与现实的分离相当显著,心智扭曲到令正常人莫名其妙的境域。我只见有存在主义哲学家认为并耐心分析道:"精神病人的心态、行为是可以理解
quot;。精神病人的病态言行称为精神症状,心理障碍则一般不称为"病",心理医生是不爱用"心理病"标签的,忌"病"这一词素。
  二、
心理医生和精神病医生的工作方式乃至作风不同,心理医生的工作方式,目前以心理咨询为主,强调与患者(注意:称"患者",不称"病人")作心灵上的沟通、交流、启迪,提供人生道路上的最佳选择方案或策略思考。林立医生提供的心理治疗、心药,基本上是无形的,物质形态的药物仅偶尔使用,起的是辅助作用;精神病大夫则每见提供病人或患者大剂量的(一般内科医生不敢用到如此剂量!)抗精神病药,多数属镇定剂,比安眠药所属的镇静剂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强的多。由于种种原因,精神病医生与病人之间,通常谢绝工作(查房、门诊为主)的任何交往,以免惹麻烦。心理医生对此则较为热情,少顾忌。
  三、
心理医生和精神病医生的知识结构有差异。心理医生与精神病医生的知识容量要求均非常大,但后者为接触到的是精神病人,有点欠缺或差忽难得让人揭底,对象的监察力量微小。心理医生要兼备广泛的人文科学与生物学知识。心理医生务必具有精神医学与心理卫生常识,能大致识别精神病的不同种类。作为心理医生,心理学、健康学与精神医学知识含量均相当高。知识目前限于心理医生专业的学科化还很不完善,高品位的心理医生很少,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因而类似民间草药土郎中般的心理医生,凡富有真诚敬业献身精神者,也应得到尊重,他们的劳动于人民健康有助益。
  精神病人在发病时期,与正常人无法沟通的时候,心理医生工作难度很大。但他们在康复时期和两次发病的间歇期,心理医生的作用不可缺,应强化心理治疗。正常人与精神病人之间有一个开阔的过渡带,优秀的精神病医生,也当能胜任一般心理医生的职能。所以要指出心理医生与精神病医生有三大区别,只因两者毕竟有许多共通和协同之处。
希望我的回答能为您解惑,新年快乐!
引用资料.[心理社区门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5
都是矫治、预防"心病",心理医生与精神病医生至少有三大显著区别:

  一、 心理医生与精神病医生的服务对象不同。心理医生服务对象是心智比较正常乃至完全正常的大众,精神科大夫专治精神病人,他们与现实的分离相当显著,心智扭曲到令正常人莫名其妙的境域。我只见有存在主义哲学家认为并耐心分析道:"精神病人的心态、行为是可以理解 quot;。精神病人的病态言行称为精神症状,心理障碍则一般不称为"病",心理医生是不爱用"心理病"标签的,忌"病"这一词素。

  二、 心理医生和精神病医生的工作方式乃至作风不同,心理医生的工作方式,目前以心理咨询为主,强调与患者(注意:称"患者",不称"病人")作心灵上的沟通、交流、启迪,提供人生道路上的最佳选择方案或策略思考。林立医生提供的心理治疗、心药,基本上是无形的,物质形态的药物仅偶尔使用,起的是辅助作用;精神病大夫则每见提供病人或患者大剂量的(一般内科医生不敢用到如此剂量!)抗精神病药,多数属镇定剂,比安眠药所属的镇静剂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强的多。由于种种原因,精神病医生与病人之间,通常谢绝工作(查房、门诊为主)的任何交往,以免惹麻烦。心理医生对此则较为热情,少顾忌。

  三、 心理医生和精神病医生的知识结构有差异。心理医生与精神病医生的知识容量要求均非常大,但后者为接触到的是精神病人,有点欠缺或差忽难得让人揭底,对象的监察力量微小。心理医生要兼备广泛的人文科学与生物学知识。心理医生务必具有精神医学与心理卫生常识,能大致识别精神病的不同种类。作为心理医生,心理学、健康学与精神医学知识含量均相当高。知识目前限于心理医生专业的学科化还很不完善,高品位的心理医生很少,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因而类似民间草药土郎中般的心理医生,凡富有真诚敬业献身精神者,也应得到尊重,他们的劳动于人民健康有助益。

  精神病人在发病时期,与正常人无法沟通的时候,心理医生工作难度很大。但他们在康复时期和两次发病的间歇期,心理医生的作用不可缺,应强化心理治疗。正常人与精神病人之间有一个开阔的过渡带,优秀的精神病医生,也当能胜任一般心理医生的职能。所以要指出心理医生与精神病医生有三大区别,只因两者毕竟有许多共通和协同之处。
第2个回答  2020-12-16
人的感知、思维、情感、行为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活动,在精神病学上称之为精神活动。因此,心理与精神是一回事。

  但是,心理学主要从社会、人的个性特点等角度研究心理活动,精神病学主要从生物学角度研究精神活动,现在也越来越多的加入了社会、心理学因素。

  对于普通的心理问题,如日常生活、工作、婚姻、恋爱、家庭中遇到的问题,引起的烦恼,对生活、工作影响不大,自己有解决的愿望,以看心理医生为好。

  对于明显的精神异常,如不合常理的想法、怪异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日常的生活、工作、自己反而不认为是问题,没有求助的意愿。以看精神科医生为好,这些问题多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严重的神经症等,主要靠药物治疗,单纯的心理治疗效果差。

  有些人认为看精神病医生会加重病人的病情,其实这是误解,病人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才会加重病情,这时环境对病人的影响是次要的。当分不清两者区别时,以先看精神科医生为好,排除精神科疾病,如把重病当心理问题对待就会延误治疗。

  有些家属不愿带病人就诊精神科医生,仅找普通医生就诊、治疗,使病情就拖不愈,使病情转为慢性,人为造成难以治疗。有些病人家属只相信中医,认为中医治本,西医治标,造成病情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增加了治疗难度。
第3个回答  2020-12-15
一、心理医生与精神病医生的服务对象不同。心理医生服务对象是心智比较正常乃至完全正常的大众,精神科大夫专治精神病人,他们与现实的分离相当显著,心智扭曲到令正常人莫名其妙的境域。我只见有存在主义哲学家认为并耐心分析道:"精神病人的心态、行为是可以理解?quot;。精神病人的病态言行称为精神症状,心理障碍则一般不称为"病",心理医生是不爱用"心理病"标签的,忌"病"这一词素。
二、 心理医生和精神病医生的工作方式乃至作风不同,心理医生的工作方式,目前以心理咨询为主,强调与患者(注意:称"患者",不称"病人")作心灵上的沟通、交流、启迪,提供人生道路上的最佳选择方案或策略思考。林立医生提供的心理治疗、心药,基本上是无形的,物质形态的药物仅偶尔使用,起的是辅助作用;精神病大夫则每见提供病人或患者大剂量的(一般内科医生不敢用到如此剂量!)抗精神病药,多数属镇定剂,比安眠药所属的镇静剂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强的多。由于种种原因,精神病医生与病人之间,通常谢绝工作(查房、门诊为主)的任何交往,以免惹麻烦。心理医生对此则较为热情,少顾忌。
第4个回答  2020-05-22
心理医生一般是帮普通人解决生活上的一些烦恼,
精神病医生则是为一些心理已经出现问题的病人治病的.
其实两者都是为人提供心理服务的,只是病人的病情不同而已.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