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能力不足要怎么改善?

如题所述

首先要热爱逻辑学,学习逻辑学,多看看逻辑学方面的书。深入的和逻辑学交朋友打交道。记得培根有说过这样一句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变。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可见,学习逻辑修辞学对自身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善于思考,勤于思考。要想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仅靠感觉,感知,感官是不行的,那只是浅显的认知,经常思考,大脑才可以有效地进行思维活动,从而间接地、概况地、更加深刻地认识世界和事物的本质,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怀着一颗怀疑的心探究事物。坚持以一颗质疑的心探究事物,我们的思维能力才能发展到创造水平,要知道,一个人要想拥有一个高的逻辑思维能力,首先需要有一个独立的属于自己的思维,因此,在平时考虑问题或者看某个事件事物时,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而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思考。不盲从,不依赖,不轻信,多听听自己的声音。

多观看哲学方面的书籍,学习哲学。生活其实就是哲学,学习哲学,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生活,以及世界上的事物,有利于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让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更清晰,让我们的逻辑思维更严密,形成真正的哲学智慧——辩证智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23

《教父》中有这样一句台词:“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只有能够快速抓住事物本质的人,才能让自己脱颖而出。

要抓住事物的本质,这关乎到一个人的逻辑能力。

那么什么是逻辑呢?

维基百科给出的定义是:“逻辑又称理则、论理、推理、推论,是有效推论的哲学研究。”逻辑思维是思维的基础和核心。

1、逻辑的重要性

恩格斯指出 :“形式逻辑首先是探寻新结果的方法,由已知到未知的方法 。”

我们知道,哈维的血液循环学说 、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都是逻辑思维的结晶 ,20 世纪最伟大的创新一 一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同样是逻辑思维的成果。

在中国高等教育界,“钱学森之问”激荡着无数人的心灵。“为什么中国总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很多人都在思考,都在寻找答案。

钱学森自己是怎样 回答的呢? 他认为,中国没有一所大学是按照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的“模式”举办的。

那么,什么是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的“模式”呢? 他说 :“这种模式就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训练并重实施的教育”。

2、我们需要擅长的两种逻辑方法

常用的逻辑方法有两种,归纳和演绎,这是两条基本的认知事物和思考的逻辑法则。我们不仅要学会,而且要擅长。

简单通俗来说:归纳,是把具备某种相同属性的事物,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寻找共通点。

譬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是归纳(龙,风,老鼠各为一类)。

归纳一般能帮我们找出事物的客观规律,运用客观规律指导行动,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死磕和弯路。

演绎,是把互相之间形成影响的因素,按照事物因果顺序、时间先后顺序,重要程度顺序排列出来,再寻找突破口。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演绎(由太极开始,向后递推的顺序)。

演绎往往能够起到见微知著的作用。

梁启超说:“善观者,观滴水而知大海,观一指而知全身,不以其所已知蔽其所未知,而常以其所已知推其所未知,是之谓慧观。”

3、如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那么,如何通过训练提高我们的逻辑能力呢?我根据我所知道的,给大家提供三个建议:

1、建议看悬疑类,破案类电影

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我嗜好的只有两类:一是喜剧类的,可以每天给自己的精神带来一些欢乐,每天哈哈大笑之后,不由地呼吸舒畅,神清气爽;二是推理类的,这类影片常常可以激发好奇心,让人处于思考和探索的状态,能够有效地锻炼到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至于破案类电影,给大家推荐《神探夏洛克》系列,这系列的推理电影非常烧脑,有不少影迷反映第一遍没有看懂。

2、利用逻辑性较强的经典著作训练逻辑思维

读一些逻辑性较强的经典著作,要抓住著作的条理性和逻辑,建立在理解书中概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模仿其中的推论,复现书中的关键内容为止。

这时候,我们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我们是通过思维而获得知识,而不是通过大量的熟背强记知识,知识更具有逻辑的使用价值。

反之,那些只求生吞活剥别人思想的人,无异于让别的母鸡在你的脑袋上下蛋,即使博学多识,却也深陷大量的知识而无法自拔。

托尔斯泰曾说过: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证记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

心理学家罗伯特·依·布伦南说:“如果没有基本法则的知识,就得处理一串串冗长的信息,我们的记忆必定负担繁重。最完美的记忆方法是把现象按因果关系联系起来,因为哲学的任务是研究这种关系,所以我们可以主要通过培养哲理头脑来弥补记忆力的不足。”

3、认识逻辑的一些基本原理

逻辑的一些基本原理、规律可以做作为思维工具的知识,这一类知识不仅仅要读懂,而且要永久记住。因为我们的知识的大厦往往是由这些基本原理、定理做根基,如果不能牢牢掌握住这一类的知识,知识大厦往往摇摇欲坠。

关于提高逻辑的书籍,这里我也推荐几本:《逻辑思考力》、《金字塔原理》、《批判性思维工具》、《系统之美》。

公众号:读书方法论,主要分享对学习、工作实用的知识。其中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干货、名人治学经验、记忆方法、思维方法等,运用这些方法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

第2个回答  2020-06-23
怎样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第一条:有理有据
我们一起看看下面这两句话
1.敬则怀忠,畏则怀乱,不治民则民怨怒,民怨怒则必生乱。
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论语·子路》
环环相扣,看完之后回味无穷有木有
其实这就是说话有逻辑的体现,但这两句话仍然不算是逻辑严谨。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上面所有的语言都是在陈述观点和推理,没有论据。用另一句比较通俗的话讲,这种表达方式属于YY。
你没有证据,怎么说服我?
逻辑思维第二条:同一律
逻辑学家提出,我们在沟通时,必须遵守一个基本原则:同一律。也就是前后提及一个概念时,内涵和外延必须保持同一。
什么叫“概念”
概念,有两个部分:内涵,和外延。比如,“产品”这个概念,它的“内涵”是人们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新物体。那“外延”呢?就是所有拥有这个内涵的物体:苹果做的手机,你太太做的饭等等。
这世界上的概念,几乎无穷多。但是,文字是有限的。人类必须用有限的文字,表述无穷的概念。于是,大量明明不同的概念,只能共用一个名字。人类语言系统的这个BUG,就给“偷换概念”者,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来练习一下,看看你是否能识别无意识的“混淆概念”,和有意识的“偷换概念”。
第3个回答  2020-06-23
提高或改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这样做:

一、多看推理电视剧
推理是逻辑思维带来的,而推理能力的提升同样可以带来逻辑思维的提升,所以看些柯南,狄人杰之类的电视剧有利于逻辑思维的提升,看的时候不要光等着出结果,要自已用心推理一番。

二、多做数学题
数学是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问,多做数学题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做的时候不要怕难,要尽量的自已想出答案,实在想不出来的可以看答案,但看完答案后要把答案中的解题思路弄明白,实在看不懂的可以请教他人。

三、遇事多思考
遇事多思考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这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可以提高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还有利于更好的适应社会,了解社会,也有利于一个人更好的在这个社会上生存。

四、A4纸笔记法
具体做法:将A4纸横放,每张纸写一个主题,1页写4至6行,每行20字至30字。一张纸控制在2分钟之内,每天写10页。换句说,就是每天用10-20分钟时间手写笔记。在做的过程中头脑和情感会得到快速的整理,理清头绪。一旦坚持做3个星期到1个月时间的笔记,脑海中的语言就会层出不穷,甚至在做笔记之前,就已经想到该怎么表达了。

五、把自己置身于问题之中
要使自己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最有效的办法是把自己置身于问题之中。当有了问题和需要解决问题时,思维才能活动起来,思维能力才可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
第4个回答  2020-06-23
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做事情更有章法,思考问题更加的全面和透彻,分析能力,决策判断能力也相对会比较优秀。

同时,逻辑思维能力还影响着我们的表达能力,包括了写作,演讲,以及日常的说服力。
通常意义上的思维,涉及所有的认知或智力活动。它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 思维对事物的间接反映,是指它通过其他媒介作用认识客观事物,及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已知的条件推测未知的事物。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它对一类事物非本质属性的摒弃和对其共同本质特征的反映。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除了逻辑思维之外,还有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顿悟等等思维形式的存在。
看各种高深的逻辑思维知识,如同将天下最高的武功秘籍,教给一个菜鸟,在没有武功底子的情况下,不仅学不好,而且容易走火入魔。更可怕的是,一旦自己没有讲清楚什么,思考问题出了岔子,就会埋怨自己逻辑没有学好,甚至逻辑成了自己心中的魔障。
通过具象化的形式,去揭露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一种认知方法。

形象思维的立足点,就是各种清晰可见的形状、颜色、声音、场景等因素,所以这种思维表达出来的效果,就会给人一种非常直观和具体的感觉。

当我们要理解一个不太明白的概念时,如果通过形象思维去包装它,那么我们理解起来就会更加轻松和易懂。
把横向和纵向思维组合起来,思考的时候,先从横向上进行整体性地思考,尽量做到完整不遗漏,考虑到每一个可能的要素,再从纵向上进行深入拆解和分析。
把问题拆分成两组核心要素,然后进行组合,横轴代表其中的一个要素,纵轴代表另一个要素,这样就把需要思考的内容分成了四个象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