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慢写,楷书快写”,究竟怎么理解呢?

如题所述

速度比节奏更重要,它可以改变书法作品的形貌气韵,甚至会带来质的变化。书写速度内涵十分丰富,我曾在群里说过,什么是书法之妙?有快有慢,有实有虚,有正有欹,有圆有方,有妍有拙,方为书法妙品。

以抱庸为例,硬笔楷书的书写速度为每分钟10个字,平均6秒一个字;行楷快一倍,每分钟20个字左右;行草则为每分钟30个字。大致是这个速度。行草写慢了,就嫌迂愚,有损凌厉之气;行楷写慢了,就觉阻涩,如梗在喉扭捏不爽。所以,每个人的书写速度要根据自身基础和书写习惯来合理选定。

启功先生曾言:“行书宜当楷书写,其位置聚散始不失度。楷书宜当行书写,其点画顾盼始不呆板”,主要讲得是字法,但其中也包含着速度的问题。

抱庸以为,熟能生巧。总的来说,书写速度是随着书法养成逐步提高的。书学者应遵循个人实际与客观规律,可以逐步强化提高,但不可舍本逐末揠苗助长。

抱庸浅谈。文中插图为抱庸硬笔习作。至于楷书快写,和行楷也就差不多了,顿笔少了。正如赵孟頫的楷书,有些人说是行楷,其实,只是笔画间的顾盼、呼应更明显了而已。楷书快写,本来就这效果,看下赵孟頫的楷书就明白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8

楷书和行书无先后关系,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学术体系,拥有相对独立而又有一定共性的书法基础。启功先生在《论书札记》:“行书宜当楷书写,其位置聚散始不失度。楷书宜当行书写,其点画顾盼始不呆板。”行书宜当楷书写,楷书宜当行书写的原因:行书要聚散不失度,楷书要顾盼不呆板。

楷书章法的整体感,首先是整齐,字的排列形式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等距,给人一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这种形式最适合严格意义的楷书。结字的宽窄、长短不同的造型产生局部参差变化,使整齐一律而不呆板拘谨的楷书不会出现不和谐或单调之弊。楷书属于静态书体,讲究的是一丝不苟,合乎法度,我们学习楷书主要是取法古人的用笔技巧和结体规律。书写的时候要求笔画精到,结体严谨,法度要求森严,给我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小。在布置章法时,不应该忽略每个字的细节,诸如字的造型、长短、欹正的变化,轻重的节奏感等,都需要慎重地考虑,严密地设计,并且要坚持不懈地经过较长时期磨练,始能自由地进行章法处理,表现出一种似乎没有设计的设计美,达到书法艺术的较高境界。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行书更多追求的是整体的气韵,要求笔画有呼应,笔势要连绵,结体上也更为多变,给创作者留下了很大的创作空间。行书笔画的起笔更加直接多变,露锋为主,虽然也要求含蓄内敛,但在藏头护尾上并不过多强调。收笔处的变化更加明显,为了体现行书笔画之间的连带关系,很多行书的笔画都做了折笔出锋的处理,并且出锋方向不固定,主要依据下一笔画的起笔位置而定。行与楷的显著不同就是书写时行书运笔的速度快于楷书。书写速度加快使得线条变化多姿,粗细、曲直、枯湿、燥润、浓淡、虚实都得以表现,令人看来有丰富多彩、心旷神怡的感觉。

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和草书差不多,但没那么草。行书的快写不是绝对的,要根据内容情节、根据书者写意抒情的需要靠临场发挥来表现,该慢则慢,当快则快,快慢结合。当然,快写自不待言,即使是慢写也比楷书要快许多。

第2个回答  2020-12-13
行书慢写是说在写行书的时候速度要慢一些,这样子才能将字体结构布置的更加完善,而楷书快写则是说写楷书要速度快一些,这样字体才能更加灵活。
第3个回答  2020-12-12
行书虽然写起来洋洋洒洒,要快一点,但是也需要慢下来用心把字的结构写好,写的更美观。楷书非常端正,需要认真书写,但是也不能过慢,要稍微提速,不然就失去了写字的本意,成了画画了。
第4个回答  2020-12-13
行书慢写行书只有在耐下性子才能写得出它的节奏和韵味,楷书快写,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