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线强势城市重庆,成都,武汉,杭州排名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依据最大数据,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对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再次排名。这份排行榜主要考虑了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

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地位不可动摇,15个“新一线”城市依次是:成都、杭州、武汉、重庆、南京、天津、苏州、西安、长沙、沈阳、青岛、郑州、大连、东莞和宁波。东莞和郑州成为了新晋的新一线城市。

过去一年,华为终端总部和企业数据中心从深圳搬到东莞,算得上是中国城市中发生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甚至引发“东莞取代深圳”的争论。

东莞,有1064平方公里商业面积,代表城市基础商业指数的餐饮店和杂货店数量在全国前十。如今东莞有了7家优衣库、31家星巴克、喜茶也来了,东莞已经不再是那个“土气”的代工厂。

以电子制造业为核心支柱、拥有海量工厂的东莞,已经有了OPPO、vivo等手机行业佼佼者,未来华为加入。东莞给了许多年轻人机会,并用更好的生活将他们留了下来。

郑州得益于它的城市枢纽地位改善。2016年10月,郑徐高铁开通,这意味着郑州通过高铁联通了河南、安徽、江苏3个省份,盘活了中原地区与长三角城市群。现在,郑州能通过高铁直接抵达129个城市,是全国高铁直达城市数量排名第6位的城市。

不是所有城市都要做互联网、金融消费、房地产,每座城市都有它擅长的领域,这些领域有着把相同追求、不同特性的人吸引在一起的能力,这就是城市的魅力所在。

以后,单靠某一个方面的优势并不足以使一座城市成为好的城市。中国新兴城市证明,沿着自己擅长的轨迹,它们也能逐渐进化。这种进化意义在于,为城市带来更多有潜力的人,并把他们留下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6

这份2017年最新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沿用了上一年的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

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但15个“新一线”城市的席次有了一些改变,依次是成都、杭州、武汉、重庆、南京、天津、苏州、西安、长沙、沈阳、青岛、郑州、大连、东莞和宁波!

一、商业资源聚集度:在消费领域,商业品牌选择城市和具体的店址时,都会在针对城市当下消费力和未来潜力展开充分研究后作出理性决定。

二、城市枢纽性:城市并非孤立的个体,任何一座城市都有将自身资源辐射给其他城市的潜力。可以通过交通、物流等途径,将商品、资金、人才和文化资源传输到周边城市,并使自己成为整个城市网络的中心!

三、城市人口活跃度:城市人是构成城市活力的主体,

互联网平台上的用户行为数据是检视这种活跃度的最佳数据来源之一,既能体现城市在分秒间的变化,也意味着年轻人的聚集!

成都:成都,简称蓉,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市,中国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枢纽,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武汉: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和特大城市,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16年末,全市下辖13个市辖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8494.41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1076.6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9.7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68%。

杭州:杭州,简称“杭”,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长三角宁杭生态经济带节点城市、中国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之一,新一线城市。截至2015年,杭州下辖9个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1659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70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901.8万人,城镇化率75.3%。2016年,杭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116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76.20亿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