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的原因是什么

我是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在检查时发现右眼视盘出血。据说视盘出血,说明病情依然有进展。青光眼的原因是什么

1、解剖原因:眼轴短、前房浅、晶体厚、角膜直径小,导致前房角狭窄,房水排出障碍,眼压升高,青光眼形成。

2、年龄、性别:开角型青光眼多发于30岁左右,高度近视眼患病风险增高,无明显性别差异。闭角青光眼患者中,45岁以上的占青光眼病人68.2%-76.8%,女性多于男性。

2、全身疾病:尤其是糖尿病,会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继而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3、用药引起青光眼,常见的为激素性青光眼,无论局部还是全身应用激素,比如皮肤病、关节炎、免疫系统疾病需要长期应用激素时,必须定期测眼压。更有局部需要点激素性眼药水的患者一定定期测眼压。

尤其注意的是很多慢性结膜炎的患者,在无医生指导下经验性自行长期用激素性眼药水,引起激素性青光眼,此类青光眼眼压上升缓慢,大多无任何症状。

4、遗传原因引起青光眼:青光眼属多基因遗传性病变,有家族史者,发病率高于无家族史的6倍,占整个发病人数的13%-47%,患者亲属发病率为3.5%-16%。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5-29
原因1、有青光眼家族史 。如果家族史中有患青光眼的,那每一位其他成员应该定期的做一次全面检查,为了了解青光呀你是怎样形成的有必要定期的检查,特别是60岁以上的家庭成员更要仔细的检查。

 

原因2、忽视检查。开角型青光眼和少数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一般是没有任何症状,患者并不清楚自己的眼睛有毛病,一旦发现已是晚期或已失明。

 

原因3、不合理用药。激素类眼药水在临床上常常拿来应对一些眼科炎症,有些则在病人做完手术后用来稳定视力,如长期使用就很可能导致眼压增高,诱发激素性青光眼,而青光眼所造成的视功能损伤是不可逆的。

 

原因4、视疲劳。这种情况常见于近距离工作时间较长者。眼痛通常为酸痛、睁不开眼,易流泪,休息后常好转。如果伴有屈光不正,双眼屈光度差别较大,老年性的眼调节力下降,配戴眼镜不合适更容易出现眼酸痛、疲劳的感觉。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青光眼是一种引起视神经损害的疾病。视神经由很多神经纤维组成,当眼内压增高时,可导致神经纤维损害,引起视野缺损。早期轻微的视野缺损众通常难以发现,如视神经严重受损,可导致失明。生活中要保持心情的舒畅,情绪不要过度波动。饮食上要清淡,不要吃辛辣的食物。控制饮酒,禁止吸烟,作息要有规律。最好每天喝点 9味瞳仁茶,缓解眼部疲劳,阻止青光眼恶性发展。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0-10
原发性青光眼根据眼压升高时前房角的状态,分为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又根据发病急缓,分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是由于眼内房角突然狭窄或关闭,房水不能及时排出,引起房水涨满,眼压急剧升高而造成的。多发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占90%,女性发病率较高,男女比例为1:4,来势凶猛,症状急剧,急性发病前可有一过性或反复多次的小发作,表现为突感雾视、虹视,伴额部疼痛或鼻根部酸胀。发病时前房狭窄或完全关闭,表现突然发作的剧烈眼胀、眼痛、畏光、流泪、头痛、视力锐减、眼球坚硬如石、结膜充血,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急性发作后可进入视神经持续损害的慢性期,直至视神经遭到严重破坏,视力降至无光感且无法挽回的绝对期。
2.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发病年龄30岁以上。此型发作一般都有明显的诱因,如情绪激动、视疲劳、用眼及用脑过度、长期失眠、习惯性便秘、妇女在经期,或局部、全身用药不当等均可诱发,表现为眼部干涩、疲劳不适、胀痛、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虹视、头昏痛、失眠、血压升高,休息后可缓解。有的患者无任何症状即可失明,检查时眼压可正常或波动,或不太高,20~30mmhg,眼底早期可正常,此型最易被误诊。如此反复发作,前房角一旦粘连关闭,即可形成暴发型青光眼。
早期症状有四种:①经常感觉眼睛疲劳不适。②眼睛常常酸胀,休息之后就会有所缓解。③视物模糊、近视眼或老花眼突然加深。④眼睛经常感觉干涩。
3.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人,25%的患者有家族史,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常是疾病发展到晚期,视功能严重受损时才发觉,患者眼压虽然升高,前房角始终是开放的。
第4个回答  2019-12-09
本病是一组以视乳头姜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疾病。
病理性眼压增高是青光眼的主要危险因素。青光眼眼压增高的原因是房水循环的动态平衡受到了破坏。少数由于房水分泌过多,但多数还是房水流出发生了障碍,如前房角狭窄甚至关闭、小梁硬化等。除眼压升高外,青光眼的发病还可能与眼球局部解剖学变异、年龄、种族、家族史、近视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流变学异常等有关。
三大致盲眼病之一,人群发病率1%,> 45岁2%。
相似回答